5月8日,天上下着大雨,县委书记書記,县委常委、擂鼓镇党委书记贺德斌,县政协副主席王治国一行驱车来到竹山中强钒业制造有限公司。
中强钒业公司是2005年由外地客商郑元强投资兴建在擂鼓镇落户的,主要利用当地钒矿资源,生产用途广泛的五氧化二钒。公司成立以来,运行状况一直不大理想,董书记专程来看看。
一下车,董书记一行在郑元强的陪同下,来到相对简陋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忙着生产。董书记详细了解了生产流程、工艺,并不时和工人进行交谈。
该公司产品主要销住浙江、安徽、河南等地,市场需求量还是很大,就是价格不好。董书记对郑元强说,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企业一方面要与市场接轨,随时掌握市场行情,形成科学的营销策略,另一方面要在企业自身下功夫,以人为本,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管理,算好成本帐,与同行其他企业相比,中强公司有资源优势和地方党委政府的政策扶持,一定会赢利的。
中强公司现有工人90多人,大多是当地农民工,农民工的素质较低是让郑元强头痛的问题。他告诉董书记,他曾经安排5个工人干活,有一个没来,其他4个就一直在那玩儿,非要5个到齐才开工。董书记对郑元强讲道,外商企业的本土化是大势所趋,面对农民工素质低这一客观现实,只有加强经常性的全员培训,多途径向员工灌输企业理念,强化技能培训,切实把员工的观念由过去的给集体、给国家干转变为给老板干、给自己干,把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日本的企业管理为什么先进,就是他们注重对员工的终身培训,造就了一批高素质的产业工人。
董书记是抓工业的行家,他深有感触地对郑元强说,以前国有企业为什么不行,大多不是市场、外部环境等方面的问题,而是企业自身出了问题,现在的民营企业一定要引以为鉴,先找准企业内部存在的不科学、不完善的地方认真研究加以解决,夯实基础,再加速发展。同时,地方党委政府也会全力为企业搞好服务,董书记笑着对郑元强说:“我们政府为企业服务,就是要为你们这些老板搞好服务,当好参谋,有什么问题需要地方支持的,尽管提出来。”
一席话下来,郑元强也显得更有信心了。公司运行状况的不理想,一度让他失去信心,擂鼓镇党委政府也经常派专班到企业帮企业解决问题,使企业慢慢有了好转。郑元强正在对公司领导层进行调整,完善制度抓落实,同时请来技术专家对生产工艺进行改进,解决废气、废水问题。董书记高兴地对郑元强说:“过段时间我还要来看!”
回去的路上,董书记一再叮嘱县委常委、擂鼓镇党委书记贺德斌:“对这些来我县投资的外地客商,我们一定要尽我们所能为他们出谋划策,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的企业能在我县扎根,并茁壮成长起来!”(冯家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