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新农村建设启动两年来,农村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农民生活质量有了质的飞跃。建党节前夕本报特推出“新农村建设两年回眸”专栏,全面回顾新农村建设历程,以展示成绩、再鼓干劲、再创辉煌。
初夏时节,骄阳当空。走进双台乡田沟村,立刻感受到新农村建设的热潮扑面而来:群众自发组织的9个施工队,带领百余村民正在浇铸水泥路、整修加固农房、建垃圾池和沼气池……
田沟村仅仅是我县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近两年,我县在多方争取项目、争取政策资金的同时,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激励,整合资金2亿多元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较好地破解了建设新农村的资金难题,激发了全社会共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
农民投资主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县变过去“政府先拨钱、农民再干事”为“以奖代补、实物补助”的办法,实行先干先奖、多干多补、不干不补,引导和激励群众投资投劳建设家园。这种愿者先建、建好就补的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户投资建设的积极性。仅去年,全县就有5000多农户踊跃建设沼气池,为验收合格的3608户农户兑付补助资金360.8万元。通过发挥扶持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全县农户自愿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达8000多万元。
部门扶持帮建。去年以来,我县从县直108个单位和规模企业抽调300多名干部职工,组成了76支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工作队驻村帮建后向群众公开作出承诺:“不建办公楼、要建村委会”,“单位挤一点、干部助一点、把帮建村建靓一点”。县民政局自联系帮建宝丰镇喻家塔村以来,千方百计压缩办公经费,组织动员机关干部捐资捐物,先后扶持该村30多万元资金。城关镇二道坊村由于整体滑坡治理,72户群众需要移民搬迁,县国土、城建、供电等部门共同伸出援助之手,累计投入资金及减免各种费用200多万元,建起12幢安全美观、配套设施完善、既有乡村特色又有城镇风味的移民新村。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驻村后,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与76个村城乡携手共建新农村。
社会捐资助建。我县通过开展新农村建设进村入户宣讲和“创业之星”、“和谐文明新村”评选等活动,使在外创业的能人及时了解家乡、支持家乡,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建设新农村,许多创业能人和社会人士慷慨解囊,为新农村建设捐款捐物达500多万元。常年在外打工的擂鼓镇农民谌德全,听说家乡建设新农村后,专程回乡为家乡兴建通村水泥路捐款30万元。吕正明、王福德、刘孝明等一大批民营业主也自发组成社团,积极为新农村建设出谋献策、捐款捐物。
我县在新农村建设中不等不靠,通过财政帮一点、捆绑涉农资金投一点、帮扶单位助一点、受益农户出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的办法,举全县之力形成了强大的建设合力,成功破解了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资金难题,为群众建设新农村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喻成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