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做大做强蔬菜产业
6月1日,从县泡菜加工情况碰头会上获悉,今年我县农民新发展的2500亩辣椒等蔬菜作物长势旺盛。位居宝丰工业园区的泡菜加工企业正从各方面做好菜源收购加工的准备工作,投资400万元的厂房车间、窖池建设已近尾声,收购蔬菜所需的350万元流动资金正在组织当中。全县2000余菜农将在夏秋季蔬菜销售中拿回现票子。
我县自上世纪末实施“菜篮子”工程,初步形成了以城区集镇周边为主的城关镇南门、漩鼓洲,溢水东川,田家坝、宝丰等一批小规模蔬菜基地,使城镇居民“菜篮子”短缺问题得到缓解。但因设施投入跟不上,缺乏加工、储藏技术,产品结构不合理,农民种菜仍停留在大路菜、季节菜上,菜农种菜效益不是很好。
如何将蔬菜产业做大做强,使菜农种菜实现由“菜篮子”到“钱袋子”的转变?近几年,县委、县政府从加大基地建设,提高科技含量,优化结构品种,向区域化、规模化、设施化和高档化方向努力,将“堵河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及蔬菜深加工项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县四家领导多次深入到田间地头调研,并将其作为“十一五”期间推动全县经济发展的三大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全力组织实施。捆绑用活国家以工代赈扶持、财政扶贫和新农村建设多项政策,在抓好天然山野菜基地发展的同时,鼓励支持兆华山野菜公司、深河山野菜合作社等蔬菜加工企业和农村合作组织发展,以他们为龙头带动蔬菜产业快速发展。
为打造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今年3月,我县通过底门槛招商,引进具有3A企业资质的重庆万州歇凤泡菜有限责任公司进驻我县。公司走“合作社+协会+农户”的管理模式,通过向农户提供种子、肥料,免费技术指导服务,与农户签订最低保护价回收合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菜积极性。生产供应从以城市郊区为主转变为城郊与农区并举,新增宝丰、擂鼓大规模蔬菜产业基地2000多亩,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民、经营者、企业、协会组织参与到蔬菜产业发展中来,增强菜农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目前,蔬菜产业基本可解决本县城镇居民餐桌需求,而且将成为鼓起农民钱袋子的重要产业。今年,已发展的2500亩辣椒等蔬菜,预计初加工泡制半成品菜1.5万吨,销售收入可达2000万元,除成本,亩平纯收入在3250元以上。(陈兴云 乐 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