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
新农村建设两年回眸之5:奏响乡村的“和弦”
发布时间: 2007-06-14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6月9日,柳林乡党委、政府组织召开了一场特殊的表彰大会,为10位农民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这10位村民因自身权益受到损害时不走上访之路,不挑祸端,不闹矛盾,而是用调解的办法和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益,维护了乡村和谐发展。
  柳林乡这一做法,实际就是实行理事会制度进行调解。据统计,我县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简明管用的村务管理新机制,已组建各类协会、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90多个。潘口乡小漩村曾家油坊社区村民强烈要求修路,少数村民因要占用自己土地坚决不同意,双方为此产生矛盾,甚至要打起来,在经过矛盾纠纷调解理事会的调解后,不仅化解了矛盾,而且还达成一致意见,实现水泥路院院相通。宝丰镇喻家塔村、秦古镇的双河村、楼台乡三台村也都是在理事会的作用下,使村庄变得更和谐了。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县委、县政府始终把物质与精神建设扭在一起抓,全县以开展“十星级文明农户”、“和谐文明新村”、“十佳好婆媳、好妯娌”等系列创评活动来提升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广大群众的文明素质得到了提高。全县还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村民休闲、娱乐等活动场所,让农民朋友享受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起到了明显效果,打牌、赌博、封建迷信等现象逐渐减少,淳朴而文明的乡风初步形成。柳林乡在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的基础上,又创造性地开展了“十星级计划生育文明户、中心户长、文明职工、文明学生、幸福母亲”的评选和“学身边典型,争做文明居户”等系列活动,并充分挖掘和发扬具有柳林特色的堵河文化,成功创建了2个社区文化中心,推出了26户文化中心户,成立了15支高山锣鼓表演队,开辟了4个农民运动场和文化活动室。通过组织群众参与创评,促使农民群众在参与中学习科学知识,养成文明习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逐步形成了文明和谐的新风尚。
  据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介绍,通过一年多的新农村建设,我县已有100多个村庄,呈现出乡风文明、邻里和睦、案件较少的良好局面。       (袁平凡)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