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记者在县统计局看到,每个领导办公桌上都放着一套《反腐倡廉理论与实践研究》书籍。该局副局长张秀兰说:“只有了解财经制度,加深思想认识,有意识地避免政府经济行为中可能发生的错误,才能从源头上抗腐防变,健全自我约束机制,把关口提前。”
今年来,该局积极开展“六个一”的教育活动,即:悬挂一条廉政标语、刻制一份廉政承诺卡、开办一个网络廉政新闻专栏、组织一次廉政宣誓教育、主讲一次廉政党课、进行一次50户廉政问卷调查。同时在宣传教育月期间?全局干部积极参加了唱廉政歌曲大合唱汇演,取得了优秀奖。在全县举办的“读书思廉”演讲大赛中,统计局选派的选手荣获优秀奖。“我们单位成员经常都会相互转发廉政短信,提醒大家时刻不忘廉洁自律。”局党组书记方应斌告诉记者,每逢过年过节,该局都会及时召集全局干部职工就切实抓好元旦、春节期间禁止用公款公物送礼的工作进行提前警示教育,并明确提出顶风违纪者严惩不贷,将预防和关口真正前移取得很好的实际效果。
教育为先,防范在前,这些是统计局开展抗腐防变工作的一个方面。“我们主要还是从机制入手,成立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在廉洁自律方面出现任何问题,该小组领导直接承担连带责任。”局长杨青林介绍说。该局根据工作实际继续坚持实行多年的“周五例会学习制度”,每周五下午用3个小时的时间来集中学习上级有关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的相关文件,在学习的同时做好学习笔记,撰写心得体会,同时结合每月开展的业务轮讲活动,组织干部职工参加计算机、信息网络等新知识、新技术培训。
在机制的引导和制约下,全局上下党风廉政建设取得实效,抗腐防变能力增强。在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中,个别乡镇为追求经济效益,上报的部分经济数据失实,该局严厉指出这种做法的错误性并严格填写实际普查数据。在这种良好作风的带动下,全局形成了浓厚的风气,带动了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14门专业技能在省市评比中获奖,并多次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最佳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全 正 郑治明)
短评:教育,抗腐防变“必杀技”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金钱至上的价值取向逐渐腐蚀到了社会中的部分人,部分单位干部职工也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所以各机关单位通过建立机制,引导和制约干部职工不断增强抗腐防变的能力和自觉性显得尤为重要。县统计局正是运用机制这个“必杀技”,通过定期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思想教育活动,反腐防变,树立了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