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联动抓争创 固本强基促发展
我县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助推新农村建设
编者按:开展以争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五好”乡镇党委和“五好”村党组织为主要内容的“三级联创”活动,是推动农村党的建设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县委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主题和争创“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的目标,提升创建标准,强化创建措施,增强创建实效,营造了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开创了农村党建工作新局面。本报从本期起推出“三级联创特色展示”系列报道,以总结经验,启迪思路,营造氛围,不断把争创活动引向深入。
盛夏时节,上庸大地处处呈现生机盎然的景象: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防汛抗灾井然有序……走进广袤的乡村,扑面而来的是“三级联创”活动带来的滚滚热潮和勃勃生机。
舞活乡镇“龙头”。在深化“三级联创”活动中,县委注重发挥乡镇党委“龙头”地位,大力推行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工作、问题在一线解决、措施在一线制定、业绩在一线创造、形象在一线树立的“一线工作法”,促进乡镇职能转变。深入开展“两转一推”活动,全县先后有351名乡镇干部参与其中,领办产业基地155个78530亩。扎实推进“双培双建”活动,累计从致富能人中培养党员2580名,687名党员能人被推选为“村官”;成立专业合作社20个,组建产业协会25个,覆盖农户3.4万人,年人均增收500多元。
筑强村级“堡垒”。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县委把阵地建设作为“三级联创”活动的基础工作来抓,着眼于提升整体功能,全面加强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全县共筹集资金500余万元,在全面完成纳入省级规划的46个新建项目村和60个改扩建项目村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了100个示范村的办公场所建设。得胜镇圣水村依托村级办公场所开展茶叶技术培训,带动400多户农民走上致富“茶道”。坚持以村干部职业化管理激活“领头雁”,完善“一证四卡”管理制度,为村主职干部办理养老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建立健全了村干部培养、选拔、培训、考评、保障“五位一体”的保障机制。
激活党员“细胞”。为了建立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全县各级党组织深入开展了“公开承诺创十星”活动。11名县委常委就作风建设向社会公开“十不”承诺;4000余名机关党员围绕“比学习、比业绩、比奉献”作出承诺;9000多名农村党员结合新农村建设承诺践诺,比致富,赛帮扶,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2万件。宝丰镇韩溪河村农民党员周长成打工致富后不忘家乡建设,今年年初承诺捐资5000元修缮村小。同时,我县还探索建立了流动党员党支部27个,使900余名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
推动和谐促发展。围绕发展抓创建,抓好创建促发展。“三级联创”活动的深入开展,为县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近年来,我县先后被授予“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等多种荣誉称号。去年9月,全国扶贫开发与构建和谐文明新村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总结推广我县经验。全县先后有36个基层党组织、116名党员受到省委和市委表彰,有5项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得到省、市委组织部嘉奖。(甘成平)
短评:农村党建的好载体
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重心在基层,需要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近年来,县委坚持三级联动抓争创,固本强基促发展,找到了一个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推进、常抓不懈的有效载体。
实践证明,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对于调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创造性,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需要寻求有效载体,建立形成长效机制。只要我们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主题,全面深化“三级联创”活动,不断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建设生态水电大县、构建和谐文明富裕新竹山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