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腰店:和谐富美新家园
策划组稿:苗东升 蔡成胜
兴产业富民又强村
图书室培育新农民
警务室撑起和谐天
卫生室方便了群众
家园如诗居入画
背 景
概况 下腰店村位于溢水镇东部,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351户1436人,耕地面积1855亩,其中水田416亩。
收入 全村经济总收入550万元,其中务工经济收入250万元,2006年全村人平纯收入1876元。
数 字
产业发展 全村建有高标准板栗基地2000亩,常年外出务工人员400人。
新农村建设 新修通村水泥路4.5公里,通组入院水泥路3公里,整治村庄示范点4个,71户农户对房屋进行改造和修缮,绿化庭院71户,新建沼气池65口,农民新建和在建楼房76户,设有村卫生室、图书室、警务室,村里建有移动和联通机站,通信入户率达80%。
现场:山乡变化日日新
8月中旬,记者来到下腰店村,映入眼帘的是条条曲径通庭院,潺潺流水映翠竹,房前屋后果香溢,活动室里笑开颜……好一幅多姿多彩的新村风景画!
在下腰店村小集镇上,记者看到公路边40多幢楼房正在紧张建设之中。在此建房的村民刘全坤兴奋地说:“过去我家住在偏远的老8组,是个滑坡体。今年村里结合新农村建设实施迁移扶贫,让我们到村繁华地段建新房,还免除了一切建房审批费用。我计划盖的3层楼房现在主体工程已完工,预计9月份就可以搬新家了。”据了解,今年下腰店村有76户农民在建新房,其中在村集镇上建楼房的就有48户。
村庄变成“大花园”。今年,村里启动了“三改一建”工程,对农村自然院落进行统一规划,帮助农民兴建沼气池213口。村民们说,沼气做饭火力不比老式灶差,不但净化农家环境,还节省森林资源;有的村民还形象地说:“家有沼气,如有贤妻。”村支部书记常兴军介绍说,全村农民改造维修房屋100多户,其中还有71户在门前建起了花坛和绿化带。村民院落错落有致、绿树成荫,到处充满着现代化的气息,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走入了寻常百姓家。
让农民感到更开心的是,全村新修通村水泥路4.5公里,入院到户水泥路四通八达,如今他们也象城里人一样走上了水泥路。一组村民陈世言对公路的变化感受最深,他家居住偏远,去年通村水泥路他家旁边穿过,今年村里又将入户路修到他家的庭院内。为方便村民,村里还建了卫生室,村民看小病不出村就可以就近医治了;县水务局作为驻该村新农村工作队,今年投资5000多元为村里建起图书室,购买2000多册科技、法律等书籍,丰富了村民生活;今年溢水派出所还在该村设立了警务室,帮助维护社会治安,方便群众就近办理事务。
在新农村建设中,下腰店村把富民强村作为最高追求,帮助村民发展产业,选定致富项目,开展科技培训。几年前该村就建了1500亩板栗基地,去年开始挂果。为了提高产出效益,今年3月,该村从罗田县请来林业专家,上门为栗农传授板栗嫁接、修剪、管理等技术,开展科技培训,农民都掌握了板栗管理要领。今年,全村板栗长势喜人,挂果率提高。村民吴远福高兴地说,他家种植了8亩半板栗,去年初花就收了2500多元,今年毛栗苞长的又多又大,待全部挂果后,这些“摇钱村”每年可以为他家增收2万多元。为了扩大规模,今年村里又组织村民新发展了500亩板栗基地,还建起了400亩红薯淀粉原料基地,跟农民签订了订单产销合同。
村两委把政务、村务公开和基层民主建设作为新形势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举措来抓。全面推行村级事务 “一会两票”决策制,对村级重大事务和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村务要事,都通过召开村民议事会,然后提请党员投建议票、村民代表投表决票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今年民主决策村级事务6项,党员、群众的参与面分别达到100%;对村级财务开支也实行公开,村级支出由村民理财小组把关签字审批,有效消除了群众许多疑虑,激发了党员和群众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提高了村级事务民主决策和管理的水平,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感言: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溢水镇党委书记、镇长毛昌盛:山区新农村建设要想真正实现农村文明、和谐和富裕,就要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有效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培育优势产业,不断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对优势产业要咬定目标不放松,加强科技投入和后期管理,才能真正让产业成为农民的“摇钱树。”
下腰店村结合实际建立了2000亩以板栗为主的核心基地,因基地有个周期问题,刚开始农民看不到效益,对管理积极性不高,镇党委、政府和村里督促加强基地管理,已初显成效,如今农民把基地看成“宝地”,管理热情高涨。另外,要大力引导农民转变观念,主动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下腰店村通过多途径的强势宣传,许多农民在“三改一建”中主动比着干,很多家庭拿出万余元资金改造和修缮房屋、新建楼房、绿化美化庭院,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启示:突出特色全力推进
农村要实现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立足点”: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立足自力更生,改革创新,改善农村面貌;立足从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实际的利益入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落实“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发展方略。
下腰店村的新农村建设突出了两大特色。一是以板栗为主导产业,壮大了基地规模,提高了产出效益。建立产业,需要科技支撑,该村注重加强科技培训和扩广,培育懂技术、善管理的新型农民,为新农村“生产发展”打牢了基础。二是致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得到实惠是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首要认可条件,为此,该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整合各方力量,千方百计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村民办成了许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从而广泛调动了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