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域文史
乡间奇人“蔡大苕”
发布时间: 2003-12-23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堵河上游的官渡街上,民国初年出了一个异人。姓蔡名炳生,浑名“蔡大苕”。光绪十二年,他出生在湖广黄州府一小商贩家中。其父早亡,母亲一力操持,将他兄弟带大。蔡炳生成年以后,重操先父旧业,也做了商贩行当。二十四这年,他从军头儿混战中得了一笔小财槽。将此做本,贩得一些绸缎、布疋、辗转来到郧阳府的它较小镇落下脚来。大家沉得熟了,不免随便起来。因他生得中高马大,官渡衔人便送他一个浑各“蔡大苕”。其实他真正的苕处.倒不全在他五尺开外的身材,最使他“大苕”出名的。倒是他那虎狼一样的吃相。他能生吞黄鳝,活吃毒蛇。他和别人打赌,十斤一块的生牛肉,连刀也不用,双手捧了,象吃火烧馍一个样,三下五去二便生吞活咽了。有一次在庙弯帮沈家小店做事,当时沈家少掌柜沈德江早听说“蔡大苕”食量大得惊人,有心一赌风采。便嘱咐他母亲多做些饭,看他倒底能吃多少。其母本来生性善良,吃斋念佛,乐善好施。到响牛做饭时,大大的搅了一锅苞谷糁糊糊。“蔡大苕”拿了一个兰边大陶碗,自吃自添,不消一袋烟功夫,一大锅稠巴巴的苞谷糊糊,他连锅巴也铲起来吃了。当时新街保的曹保长的儿子曹锦堂也在观察大苕吃饭,他打趣儿地的问道:“大苕,吃饱了吧?”“要有还能吃。”蔡大苕一边嚼着锅巴,一边回答。沈母又将上午剩的一盆子大米干饭倒进锅里热了(其实不热也行,这是沈母的善良处),又端给他吃。蔡大警依旧用那个吃糊糊的兰边碗,一碗碗又将那一面盆米饭也吃净了。众人见越发惊奇。曹锦堂问道:“大苕,这该吃饱了吧?”“要有,还能吃。”蔡大苕还是那句话。曹锦堂一时兴起,对蔡大苕说:“我再买十个发面馍给你打一赌儿,你要把十个馍吃完了,算我送你吃了,你要吃不完,哪怕剩上点儿也不行,你要给我二十个馍的钱。”“那有么不行呢!’蔡大苕并不推辞,满回答应。曹锦堂起身就到隔壁王家熟食店里拿了十个发面馍,一衣兜兜了过来。一个馍足有二两干面粉的基子。当时还是捌顶拾的老秤,十个馍就有二斤四两面粉。只见蔡大苕一顿大嚼大咽,不消一会儿,十个馍馍又被他送进了五脏庙。看得众人都大张嘴记。曹锦堂偏不信邪,心想,哪有填不满的肚子,你再狠也是个人。“来,大苕,我再添十根油果子,我总不信填不起来你那肚子皮。”说着又到隔壁王家熟食铺里拿了十根油果子。这时庙弯一街两行的人都围拢来看稀奇,热闹至极。不多时,十根油果子一根也不剩。看行人都惊呆了。蔡大苕仍是不慌不忙地伸出舌头舔那嘴唇上的油腻。那样子明在说:还赌多少呢?曹锦堂惊得大张着嘴,半天合不拢。白白地丢了几吊钱,哪里还敢再问。他真有些疑惑,是不遇到了妖怪。
  有一次下是六月三伏天。竹林寺里奇谢家一头猪壳郎病死,丢在水沟边。都三天了,烂得臭哄哄。蔡大苕从小为转来碰见,敦脚惋惜道:“日哒哒啦啦的,见好的东西,丢了几可惜。”说着挥开一群苍蝇,嗡嗡乱飞。他就手拔去猪毛,扒开五脏,拖回去吃了三顿死猪臭肉。在官渡街方园几十里的人都晓得有个生吃臭肉,活嚼黄鳝、食量大如牛的蔡大苕。他在三十六岁那年,回过一趟黄州老家。临行时炒了一斗黄豆,一斗苞谷,都炒得半生不熟,装在搭连口袋里。朝肩上一搭,一千八百多里路,七天七夜就跑到了。一路从没住过店,没歇过脚。他是双脚不停的一直走了七天七夜。在路上,他逢集过镇,就到盐铺里去买盐,老板见他搭那大两个搭这口袋,以为星个大主顾,便笑脸相迎,热情接待。可是他买盐有个规矩,先要抓一把尝尝威不咸,老板心说,哪有盐不成的。任他去尝。他一抓一大把,放进嘴里咯崩咯崩嚼,连喊“不咸,不咸。”老板以为他是疯子,只得打发他走了算了。殊不知蔡大苕却一点也不苕。他是在算省俭帐。吃盐口渴,老起来喝水,便不觉饿了。省下干粮二顿吃。只因蔡大苕是出了名的“喀得星”,一般财主、店铺老板都喜欢顾他去讨帐。只要他一去,从没空手回来。再赖皮的欠帐主,只要见是蔡大苕来讨帐,生啥法子也要对付一点,快快打发地走。
  这倒不是他有好大狠气,皆因他吃得太多,一般在户人家供他不起,如不及时开发走,一天下来,几顿饭一吃,开销倒多于欠帐数了。何况欠帐也赖不掉,倒不如及早结清。打发他转身,最好是一顿饭也不用管。纵是如此。蔡大苕也吃过一次大亏。这正如俗话说的: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有一次他到桥五沟张家院去讨债,这家人见是蔡大苕来一时又凑不齐债款,便生了个歹毒的主意:蔡大苕进屋,全家人热情相待,先好言安抚,急忙置酒办菜,那酒是自家烤的苞谷大曲酒,性极烈。萝卜白菜,豆渣洋芋,酸菜辣子倒是铺排了满满一桌。蔡大苕本好贪杯,又加主人殷情相劝,便左手杯右一杯地狂饮起来。没用多长时间,便把他灌的烂醉如泥,爬在桌上不醒人事。张家着俩个小伙子将他一架,丢在石桥下牛网刺架里。直到第二天天亮,蔡大苕方才醒来,只觉浑身疼痛,却又动弹不得,原来这倒挂钩的牛网刺部刺进了皮肉。后来还是遇到两个过路的好心人费了好大劲儿,才帮他爬出刺架。回去从身上挑出七十二根刺尖尖。吃过这一次大亏以后,他再也不去帮别人讨帐了。
  蔡大苕死于一九四九年,享年62岁。膝下只一女,早已儿孙满堂。凡岁数本的人,都还记得蔡大苕的一些事情,常常讲给自己的晚的辈们当古今儿听。
  陈德明收集整理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