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域文史
高家花屋
发布时间: 2004-01-14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一)鄂西北

  鄂西北虽然地处华中,也长久被视作荒蛮之地。唐时,伟大的武家则天女皇帝登基前,把她的儿子皇帝李显,就流放在这里。该子后来颇不争气,武皇驾崩其复帝位,竟然又让他老婆韦氏皇后弄得个大唐朝阴风骤起。当然,站在当今男女平等的立场看,也可以说那时政治开明爽朗;明亡时,李自成旧部的最后根据地也是鄂西北这一带,至今尚有很多遗迹;清,白莲教起义被剿灭,著名女侠王聪儿也是在此走完最后的人生之旅……从房县沿316国道西行百公里,是竹山县,古麋鹿国所在。
  继续西行,出竹溪县城几十公里,公路要经过一些绵延的大土堆和残墙,这是楚长城。
  好了,咱不往西走了,再走就是陕西地界了。古时,此为“朝秦暮楚”之地,现在,仍是这样。
  回返。从竹溪、竹山间的一条大道向北,便是竹山县竹坪乡的高家花屋。


  (二)有大戏台的超级豪宅

  高家花屋即使在鄂西北,目前也还是也鲜为人知的老宅子。
  说起鄂西北著名的老宅子,丹江口市浪河镇的“均州古宅” 以年代久远见长,竹山县田家坝镇的“三盛院”以规模宏大著称,都已经小有名气。但若论建筑工艺的精细程度以及保存的完整性,依笔者愚见,还是这高家花屋可拔头筹。
  初见高家花屋,不由就被它那古朴凝重的气势所折服。在这如此偏远之地,能有这样一座清新雅致的古宅,实属罕见。古时的人们仅凭肩挑背扛,翻山越岭,从数百里之外运来建筑材料,并历时三十年将其建成,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高家花屋屹立在竹坪乡解家沟村的白马山上。就是现在,此地交通仍极为不便。
  四顾都是灰灰的大山。几里外有一条无名小河,没多少水了。这条河从走向看是流入堵河,然后进汉江,汇入长江奔向大海。据说,当年高家华屋的很多令现在我们这些现代人也嘡目的大型建筑材料,就是从遥远的汉口走汉江运上来的。——在没有汽车、火车、飞机的那些年代,先辈们的沟通依靠天然江河最为便捷省时省力。——而汉江,也在此地百里之外。剩下的这百里山路,就全靠人被马驮了。
  这座超级四合院究竟怎么建起来的?寻访当地的最老的老人也说不清楚了。此地倒有民谣曰:“高家盖房,三十年散板”……这种说法是建了30年,从1810 年到1840年。
  远远望去,高家花屋每个屋角上都有四只龙爪状的飞檐狰狞伸向空中,既增加了房屋的气势,又兼有避雷的作用。近观房檐下,两侧有各长约十几米的长幅壁画,分别取材于民间故事:有豪华铺陈的"隋炀帝下扬州";有衣锦还乡的"状元游街";有热闹非凡的民间娶亲图;还有武王伐纣、华山探母等传说故事。图中人物刻画细致生动,线条简洁流畅,经过了上百年的风吹雨打,仍色彩鲜艳。
  正门楼两侧的门柱上各有一只张牙舞爪的动物,民间称之为"吞口",它头朝下,张着血盆大口,望着所有从这儿进出的人。据说,不肖子孙难逃此兽之口。
  高家花屋的大门高约12米,门匾上"庆衍共城"四个大字,庄重饱满而有力度,应是出自名家之手。
  门楼两侧墙壁上的石板雕刻精细深入,一刀一凿皆见功底。壁画的题材想象力丰富;右边一幅刻的是"李渊过临潼",讲的是李渊被隋炀帝杨广追杀到临潼时,被秦琼所救的故事;而左边一幅,悠闲的姜太公后面却站着求闲若渴的刘,关,张,这显然是石刻工匠们给后人开了个历史玩笑。听老乡介绍,壁画中还有"刘海戏金蟾"、"孟子哭竹东三省"、"王全救母卧寒冰"等故事,而今都被文革的标语给粗暴覆盖了。转了一圈,细看那些壁画,似乎都围绕这一个主题——“孝道”,后来听了这座庞然大物最初建造者高方的故事,寓意除了对子孙后代的教化更多的应该是对母亲的缅怀和纪念。
  沿着十三级青石板台阶而上,跨过门楼就是前厅。这个台阶令人想起宫殿或者庙宇的风格,一般民居竟然有这样的超级台阶,有些令人非议所思。
  天井两头是用大青石砌起的条案,从前是摆放花卉和金鱼等玩物之所。
  与我们见过的一般民间豪宅不同的事,高家华屋的前庭二楼还有一个大戏台。
  站在回廊上,面对已被烟火熏黑,漆面斑驳的破旧戏台,恍惚间有回到了一百多年前的道光年间,戏台上的民间艺人们正操着厚重的楚音, "咿咿呀呀"地唱着当地流传已久的汉二簧,观戏台上悠闲的主人和劳作了一天的佣工们正看得如醉如痴……
  登上二楼的17层台阶,在回廊上和至今还住在花屋中的高家后人聊天:高家鼎盛时期,从竹山、竹溪源源不断地运往高家花屋的粮租,竟要八十多匹骡马驮运,当时就是从这个台阶上一个接一个的驮上二楼的粮仓,这是何等壮观的场面啊……

  (三)花屋与“赌神”

  据高方的后人介绍,这座高家花屋原有房间57间,除正房、粮仓外,还有吊酒房、当铺、钱庄等商业用房十几间,逢年过节,方圆一百多公里内都有人上这儿来典当、拆借,高家的风光由此可见一斑。这57间房,经过百年的风吹雨打、天灾人祸之后,有48间幸存了下来。
  高家花屋的几进院子的各处大理石座、柱子、栏杆、褪了色的窗棂,甚至是滴水瓦上都是精美的花鸟虫鱼、人兽字画图案,或刻或画,皆堪称精品。至今我们还能清晰地分辨出石榴、梅花、麒麟、喜鹊、人物等近二十多种图案,每幅都维妙维肖,生动自然。
  这也许就是这座豪宅为何北当地人叫做"花屋" 的原因吧。
  吸引我们来到这极僻远的所在的除了这早年的豪华建筑——眼前的一切比我们预想的还要使人惊奇——还令我们强烈好奇的是高家花屋的缔造者高方。
  此人在当地北传说的颇富传奇,当地人言,高方堪称“赌王”,从某种意义上讲,高家花屋就是高方赌来的。
  我们寻访到的故事说:高方祖籍武昌,自小乞讨,十八岁时与相依为命的母亲一路讨要到湖北省竹山县秦古、竹坪一带,停了下来。 相比“九省通衢”的武昌和“上庸古国”竹山县城以及沿途经过的襄阳、随州等地,秦、竹一带可谓是穷乡僻壤、荒野偏郊。不知是出于对讨要生活的厌倦,还是被山民的善良所打动,反正,高方就在这里停留了下来。
  高方从山上砍下树木在白马山下搭起一片小茅屋,安顿苦命的老娘有了个窝,一心一意地与老娘度日,很快就完成了从流民到一个地道农民的转化。
  虽然长期颠沛流离,营养不良,但高方生就一副好骨架,干起活来一个顶俩。不久,这个好劳力被竹坪大户董员外一眼看中,收他做了长工。
  高方在董员外家做长工不久,董员外就发现像牛一样肯下力气的高方却有一个令天下所有的东家都讨厌的毛病——嗜吃如命。据说,肠胃功能异常发达的高方一顿饭竟能食米三升、肉三斤、酒无数。如此豪量,东家怎会喜欢?不久,高方发现,不仅是主人开始嫌弃他,就连长工们也开始想着办法捉弄他。
  一日,伙房做馒头,伙计们为了捉弄他,专门做了几个大馒头,并把这个大馒头做成了一个“饵”。一般馒头都是用小麦面,而这几只馒头却是外层用小麦面,中间是荞麦。高方收工吃饭时果然中计,因为这厮吃饭一向不识礼数,这次也不例外,抢着大的就吃,吃着吃着发现不对:别人的馒头都是雪白的,而自己的馒头怎么是越吃越黑?而且口味也越来越粗糙!高方心知上当,却也无可奈何——谁让自己抢大的呢?
  有一年过年,主人杀猪宰羊犒劳辛苦了一年的长工们。为捉弄高方,伙计们又心生一计:把肉切成块,有大有小,小块煮熟,大块夹生,高方吃肉必抢大块,这样大家就有的笑话看了。等开饭时高方果然又中了计,抢着大的就啃。啃着啃着自然难以下咽,只好丢弃一边,看着别人狼吞虎咽干瞪眼。可以想见,当时高方心中有多么难受,明知别人是在捉弄自己,却又发作不得。
  就这样,年饭窝了一肚子气的高方,郁郁地离开了主人家,独自一人向家走去。行至一黑潭边,心中愤懑依然不得释然,一怒之下,狠狠地把肩上的锄头斜刺里仍进潭中,发下狠誓:锄头浮出水面就继续下地干活;锄头不出水面,永远不再下地。
  等到天黑,锄头依然没有浮出水面,高方蹲在潭边开始大哭起来,越想越怕:这没了锄头,将来怎么办啊?天越来越暗了,高方无可奈何只好回家,途中经过一个赌场,里面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百无聊耐的高方不由自主地走了进去,这一进不打紧,高方的人生转折也就从此开始了。
  进得赌场,高方立即被眼前变幻的风景所迷。这是一间十丈见方的大房子,十几盏大粗碗桐油灯青烟滚滚,灯火把每一张赌徒的嘴脸映得通红,影影绰绰的人影投在雪白的墙上,像皮影中食人的妖魔。满屋旱烟叶的味道呛得人睁不开眼睛。“三五四六”的吆喝此起彼伏,空气被撕成千丝百缕,高方的心脏仿佛一下子被压成了一颗铁坠,沉甸甸将要透出体外。但赌徒们血一样的眼睛却紧紧盯死在赌盘上,浑然忘我,就连高方硕大的身影如何进来也无人而知。 除了偶然他不知趣地挡住了油灯的光亮,招来一声怒骂外,没有一个人正眼瞧他。但高方渐渐也变得从容起来,这赌场里的门道,经过了两三局后,他竟也瞧出了个八、九。这种赌法实际很简单:取三枚黄铜钱掷与盘中,用粗碗罩住,然后庄家一手托盘,一手抠碗,在空中用力摇十下,再把碗与盘放回桌上,庄家大叫几声:下呀,下呀!赌客则根据自己的判断把钱押到桌的四个边上,这四个边分别是“三通宝”、“两通宝”、“一通宝”、“白宝”四种答案,其中,“三通宝”即三枚铜钱的“通宝”字样朝上,“两通宝”就是两枚通宝朝上,一枚朝下,其他类推,而“白宝”则是三枚通宝都朝下。这种玩法赌的就是运气,没有别的技巧,当然也有会做“局”的,除非手法特别巧妙,否则,一旦被捉,必死无疑。高方看出门道后,心已开始痒起来,把口袋里一年的工钱——十个铜板都握出了汗,可毕竟没有勇气下注,因为屋里的老娘还等着他回家买米过年哪。高方的心内正在“斗猫”,猛觉肩上有人重重一击,惊回头,认得那是赌场的场主:
  “兄弟,要不要来一下?”
  “我哪里有钱?”
  “没钱?没钱才要来一下,赢了不就有钱了。”
  高方想想也对:“兴许呢,不行就来一个铜板,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