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网
1946年10月20日深夜,一队人马荷枪实弹,押着一个“犯人”,悄悄离开竹山县城,来到离城几十里的走马岗。迅速将“犯人”推下土坑,一个年仅28岁的生命被掩埋在了荒土岗上。这个“犯人”,就是被竹山人民誉为神明县长的许明清。
一
许明清,本名陈玉虹,1918年10月12日出生在浙江省嘉兴;1937年,陈玉虹考上了国立武汉大学,就读的是法学经济学系。在此,他有幸聆听了周恩来的演讲。周恩来对抗战的形势、抗战的前途作了精辟的分析,并且号召青年学生到工厂去,到农村去,到前线去。陈玉虹当时就向武汉大学地下党组织提出要到延安去。武汉大学的地下党组织建议他先到汉口八路军办事处报到。由于报到时间提前,等不及去延安,八路军办事处就送他到应城汤池农村合作训练班学习。
1938年1月20日,汤池合作训练班第一期顺利结业了,陈玉虹被分配到湖北的京山县。陈玉虹和同志们—道,走村串户,发动群众,发展党员,建立党团组织,储积粮食,筹措经费、物资、药品,组建“忠勇救国团”。在革命的大熔炉里,陈玉虹从—个腼腆、文静、谨小慎微的书生锻炼成了一个胆大心细、足智多谋、勇敢坚毅的共产主义战士和党的基层领导人,也在这时,陈玉虹改名为许明清。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许明清就调任鄂中专署副专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急于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1946年,蒋介石集中了30万的正规部队,包围中原解放区,6月26日夜,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中原部队分路突出蒋军重围。7月1日,中原军区第一纵队在司令员王树声的领导下,向鄂西北急进。江汉军区及独立旅在文敏生、罗厚福的率领下,许明清随独立旅行动,从安陆出发,向鄂西北进发,建立鄂川根据地。8月27日,两军在房县的上龛胜利会师,在此成立了以王树声为首的鄂西iC党委和鄂西北军区。
二
在江汉军区突围的时候,许明清率领一个团断后,阻击敌军追击,破坏铁路,阻滞敌人的行军速度,以便掩护主力部队突围。部队经宜城、过襄河、越保康、进入房县境内。攻下了房县东部的温泉,逼近了房县城,试图一举拿下房县城,但是打了—天一夜,未果。7月初,遵照上级的指示,当时的独立旅分兵两路,一路从房县的军店沿大路;另一路从竹山县的东南部迂回包抄,向竹山县城进发。我军没放—枪—炮,就解放了竹山县城。为在竹山建立新的抗日根据地,以王树声为区委书记的鄂西北军区党委决定,组建中共竹山县委和竹山县人民政府。
7月26日,以朱正传为书记,许明清为县长的中共竹山县委、县人民政府正式挂牌成立。但是由于国民党的胁迫和欺骗,多数群众已经离开了竹山县城,留在城里的多半是—些老人、小孩,他们对我党、我军和新生的人民政府可以说是敬而远之。面对这种情况,以许明清为县长的县人民政府,积极地采取措施,来争取群众,稳定民心。
首先,许明清和县委的同志分头深入到大街小巷,了解民间疾苦。许明清在北门坡广场召开群众大会。许明清在会上讲,民主政府就是给劳苦大众说话办事的。往后,各位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们有啥冤情,有啥难处,你都可以来找政府。
同时,他们还向县城的知名人士和普通老百姓,发出了宴会邀请。当时来的群众坐了几十桌,在宴席上,许明清一一地给大家都敬了酒。许明清对大家说:“今天是竹山县人民政府正式挂牌的日子,请大家来见个面,吃顿便饭。从前人们都说‘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如今不兴这一套了。大门还是朝南开,但贫苦老百姓都可以进来。”宴会结束以后,许明清亲自掌灯把这些老百姓送到大门之外。许明清也多少懂一点医术,常常也给老百姓看看病。
这些措施很快赢得了民心。一些受国民党欺骗而外逃的老百姓,闻讯以后就纷纷回到了竹山县县城,商店开了业,全城秩序井然,民心安定。许明清平易近人,深得老百姓的喜爱。仅仅在半个月的时间内,就在人民大众中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好印象。
三
就在此时,国民党185旅尾追而来,步步向竹山县城进发,敌新编川军第十师在师长罗光文的领导下,又领兵进驻竹溪,国民党新编第十旅旅长谷炳奎也抵达宝丰,对竹山县城构成了东西夹击之势,妄图一举消灭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当时竹山县城我军仅有两个营,再加上从京山、随州、南漳、天门和汉川等地随军突围的干部,武装力量不过二百多人,敌我力量相当悬殊。县委决定,把县机关全部转移到竹山县南部的官渡区六房沟。成立以许明清为书记的竹南县委,以六房沟为中心,建立竹房根据地,来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
为了探听敌情,许明清就化装,只身进入到官渡镇,这里驻有国民党的正规部队第十旅。同时派出的侦察兵回来也报告说,敌248团大部分的兵士,到茅塔押送军粮去了,这时旅部的兵力空虚。许明清当时幽默地一笑:“那好,我们就‘请’谷炳奎到这里来过八月十五吧!”
9月8日,他首先派了一个尖刀班,化装成卖柴的,担着柴先进城。许明清也带领了一个加强连,从六房沟出发,分兵两路,一路是沿山行进,一路是绕道经苦桃河,直扑敌十旅旅部。当时敌十旅旅长谷炳奎因临时改宿在宝车镇,侥幸逃脱了,但是敌十旅的旅部遭到捣毁。谷炳奎旅部遭到我军捣毁以后,谷炳奎就将旅部转移到城关,然后分兵三路去追击我军。
此时,鄂西北各军兵力也相当分散,当时独立旅主力也已经进入陕南。竹山县委只好撤进竹山南部山区。县委凭借山大林密与敌周旋。竹山南部山区就是堵河的上游,官渡、柳林一带,这个地方是个“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一个穷乡僻壤。国民党的苛捐杂税,土匪掳掠,乡绅搜刮,使竹山南部山区的人民一直挣扎在死亡线上。一天,突然我军被敌十旅一个建制营包围。因敌众我寡,在突围的时候,许明清和县委的人马打散了。
竹南县委遭袭以后,就被迫撤出了竹南。10月4日,许明清率领一个排,再返回竹南去收容那些失散人员。部队行进到官渡三池沟垴迷失了方向,正好遇到一个行路的农民,就请这个行路的农民把我军带到财神庙垭去。但是这个农民不慎泄露了我军的行踪,国民党第十旅旅长谷炳奎得到情报以后,调房县、竹溪的民团星夜出动。10月5日就赶到房县的麦浪坪,分兵五路袭击我军。激战之中,我军三位同志壮烈牺牲了,受伤的许明清和大部分人被捕。
四
进屋之前,许明清就留心观察,他发现关他们的房子是上打垒的,房前是沟,房后是树林。许明清就盘算着越狱的问题,他叫同志们假装很渴,向看守要水喝。看守就信以为真,送来了半桶水。深夜的时候,许明清就让同志们把水一瓢一瓢地浇到靠山的一面墙上,用手慢慢地挖土。水用完了,又用尿水浇了再挖。墙洞被掏穿了,一个人勉强可以通过。这个时候,许明清就指挥越狱,他让伤员先出去,自己留下作掩护。在洞口,他嘱咐同志们:出去以后,要利用复杂的形势,分散隐蔽;要保持革命的气节,要依靠群众,坚持斗争。如果再被抓进来了,要宁死不屈,决不能玷污革命军的名声。•
当战土们爬出洞口;狗吠声把酣睡的敌人吵醒了,敌人发现了洞口,这时越狱的战士已经无影无踪了,牢中只剩下许明清一个人。10月7日的时候,敌人把许明清关押在敌十旅旅部,安排了一个特务连负责看守。
五
许明清被捕后,敌人软硬兼施,欲使许明清投降,期望获得共产党部队的详细情况,一举歼灭郧、竹、房的共产党的军队。
首先是劝降。许明清被捕的第二天早上,国民党第十旅旅长谷炳奎就叫副官以他的名义给许明清送去饭菜,许明清威严地坐在那里,副官怎么说,他都不予理睬。谷炳奎急于要许明清投降,就亲自出马了,他先让副官给许明清松绑,然后以“同学”的关系,劝许明清投降了。
许明清对谷炳奎说:“你为蒋介石,我为人民。你为国民党,我为共产党。共产党得道多助,人民必胜;国民党失道寡助,蒋介石必败。这当中一个对,一个不对,比较起来,我是对的。我怎么能投降你呢?那岂不是叫太阳从西边出来吗?”为了对抗敌人的审讯、劝降,许明清向敌人严正宣布绝食。许县长接连三天不吃不喝的消息不翼而飞,全城上下家喻户晓。老百姓心疼至极,有人冒着风险给许明清送饭。
谷炳奎为要许明清早日投降,责令副官室主任甘泉清想办法。甘泉清看到老百姓,就派了一群人,伪装成社会各界的“代表”给许明清送饭。送饭的人说:“许县长,你是好人,投降了他们,还不是一样可以做好事吗?”许明清说:“老乡,你这饭是好饭,这话可不是好话!我投降了敌人还能当好人?”他意识到送饭的人绝对不是真正的老百姓。他的每一句话,都传到老百姓的耳里,送饭的人越来越多,谁都想见一见这个好人。
劝降不成,敌人又生一计,改用逼降方法。他们以许明清的名义写好了“自首书”,到处张贴,以混淆视听,蛊惑人心。为了给敌人一有力回击,许明清开始进食,并主动要求在群众大会上发表声明。谷炳奎以为许明清回心转意了,迅速召集群众开会。
在会上,许明清坚定而有力地说:“亲爱的同志们,亲爱的竹山父老乡亲们,我是共产党员,我不怕死,我永远不会背叛革命。只要大家团结起来,齐心协力,胜利一定属于我们的!竹山一定要解放的。”谷炳奎见势不妙,就怒吼着让士兵把许明清押走了。敌人黔驴技穷,终于对许明清下了毒手,谷炳奎下令活埋了许明清。
许明清被活埋的消息不胫而走,引起竹山人民极大的悲愤。人们用各种方式来祭奠他。群众在他就义的地方培土砌坟。他们甚至冲破敌人的重重阻挠,于异地建立起了一个庙堂——取名叫“许公祠”,络绎不绝的群众到庙前烧香,并把庙前长的草取名为“长生草”、“救命草”,说食之能治百病。至今,“许公祠”的香火不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