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域文史
作家书记邵子南
发布时间: 2010-04-27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丘  壑

  记得孩童的时候就听说过《三尺红绫》这本书,那时候竹山县城很小,人口很少,所以有一点谈资就能家喻户晓。《三尺红绫》所以引起人们的兴趣,是因为它写的是竹山的事儿,并且,作者曾把革命烈士许明清事迹写成《一个共产党员成了神的故事》,许多人会唱一首歌“(民国)三十七年六月间,太阳出来照竹山,来了一位许县长,为民把事办……”,每年清明,老师照例要带着学生去许明清牺牲地走马岗(即现在的北大街)祭奠烈士。兴许新华书店进货不多,只闻其名,未见其书,一部小说竟只是坊间口碑而已。直到一九八○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邵子南选集》之后,才看到收入其中的这部未竟小说《三尺红绫》及邵子南的其他作品。
  《三尺红绫》由重庆人民出版社一九五八年四月初版,三十二开本,首印二万三千册,定价三角八分。封面和内封的“邵子南遗著”颇有特点,一是作者姓名采用邵子南手迹,在当时出版的文学作品中比较少见,再是作为文学作品的小说冠于“遗著”亦很罕见。创造社、浅草社诗人邓均吾(1898—1969)在“后记”里介绍说,小说“据以整理的三份原稿,都是作者没有写完的未定稿,故事写到解放时为止。从其情节的发展来看,女主人公随着革命的胜利而获得解放的主题思想,已经揭示出来,可以成为一个段落,未竟的篇幅,已不会太多了。”从这里或许可以推断出,上述《三尺红绫》的装祯设计,不是仅仅出版作者的小说以飨读者,实在也是对才华出众的邵子南表达一种纪念之情。
  邵子南(1916—1955年)是四川资阳人,一九四九年分别担任过湖北竹山县委副书记和竹溪的县委书记职务,当年七月随军入川。《三尺红绫》是邵子南根据清匪反霸斗争中发生在竹山当地真实的一件谋杀案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因为是被汉江人民所熟知的发生在竹、房三县(竹山、竹溪、房县)及两郧(郧县、郧西)地域发生的故事,所以出版后不胫而走。小说以红绫作为贯穿的主线(或曰道具),女主人公王秀芬的命运充满感染力,也具有探案的悬疑色彩,又是没有写完的作品,这些因素增加了读者的想象空间。虽然是一部小说,几十年来被人们绘声绘色宣传,津津乐道其故事结构与人物情节,甚或是把小说当成了纪实文学作品来欣赏,更有口碑相传过程之中,有多少人转述就有多少种《三尺红绫》的“版本”,这真是有趣而有意思的事情。也因为如此,《三尺红绫》出版于重庆,却在十堰市境内尤其是竹山县有着异乎寻常的广泛影响。一部未竟的中篇小说有着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正说明英年早逝的邵子南没有被广大读者所忘怀。
  邵子南是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中篇小说《李勇大摆地雷阵》名躁一时,与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同为“抗战以来文艺作品的杰出者”(郭沫若语)。抗战时期,邵子南写了大量的街头诗和歌词,如《全民武装》、《组织起来》、《娘子关谣》、《中华民族》等等,经著名音乐家周巍峙、劫夫谱曲,在晋察冀边区广泛流传。中国歌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白毛女》来源于邵子南深入陕北民间、体验生活写出的《白毛女》长诗,可以说,没有邵子南就没有经典的《白毛女》。不少读者和文学爱好者都关注到《三尺红绫》,这部小说初版之后多次重印,并收入《邵子南选集》,已经说明了作品长久的艺术魅力。
  探究邵子南包括《三尺红绫》在内的全部文学创作历程以及作家在现代文学史上产生的影响,应该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