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资讯
炎夏适量出汗才健康 高温需防七种病
发布时间: 2009-07-15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夏季炎热多雨,不管是酷热还是阴湿,皆能伤人致病。在此,专家提醒:炎炎夏日,对于疾病的预防必须重视。
  支持专家:太和医院急诊科主任 肖敏 主管护士 李小燕
  ■记者 毛以国


  防中暑——桑拿天更要开窗通风
  太和医院急诊科主任肖敏指出,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的人群,如婴幼儿、老人、孕妇等是中暑的高危人群,在上午10时到下午4时阳光强烈、气温较高的时段要尽量避免暴露在烈日之下。夏天还要注意房间的通风,尤其在湿度比较大的桑拿天气里更要如此,好让湿气散发出去。室内开空调时,室内外温差最好不要超过5℃。
  若发现自己或他人有中暑先兆,或者发生轻度中暑时,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急救十分重要。具体做法是:首先将病人迅速移到通风较好的阴凉地方,解开衣扣,让病人平卧,用冷湿毛巾敷其头部,用扇子扇风并给予清凉饮料。轻症病人可服人丹、十滴水,也可按压曲池、百合、人中等穴位。对较重的病人要进行降温,先用10—15℃的水擦身,然后逐步降低水的温度,可在大血管处放些冰块。为使中暑者体内余热更快地散发,在用冷水降温的同时,可用扇子或电风扇帮病人扇风,以增加空气对流,并适当补充水分和无机盐类。如病人能饮水,可喂凉盐开水或清凉饮料;不能饮水者,静脉输入生理盐水。必要时要首先拨打120急救电话,或者及时将患者送往医院。
  防食物中毒——不吃腐烂变质食物
  食物中毒是夏季最常见的肠道疾病,情况严重者会有生命危险。
  预防食物中毒最为关键的是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生吃瓜果蔬菜时,一定要洗干净并消毒。因为瓜果蔬菜在生长、运输、销售的过程中,会沾染农药、化肥以及各种细菌、寄生虫卵。
  防腹泻——少吃冷饮慎食隔夜菜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各种食品极易腐败变质,人吃了这些食物易造成腹泻。夏天贪吃冷饮,肠胃受刺激后也容易出现腹泻。
  对于一般腹泻患者,除要内服抗生素等药物和注意休息外,还要特别重视饮食卫生,如不吃变质食物,隔夜菜慎吃,不喝生水;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夜间防止受凉。
  防晒伤——适当增加皮肤耐受性
  盛夏时节,长时间户外作业或者活动,皮肤受到强烈的日光暴晒,会出现急性红肿,甚至起水疱,这些可能就是晒伤(又称日光性皮炎)的前兆。部分人晒伤后皮肤裸露部位弥漫潮红,甚至肿胀,常伴有轻度的烧灼感,1—2天后红肿会渐渐转变为略红或暂时的色素沉着,之后渐渐自愈。严重者除皮肤红肿之外,还可有水疱或脱屑(即蜕皮现象)。
  预防晒伤,需要平时适量参加户外活动,增加皮肤的耐受性。同时,外出时应注意涂抹防晒霜,打遮阳伞或者戴太阳镜等。
  防痱子——注意卫生勤换衣服
  痱子是婴幼儿夏季常见的一种皮肤病,也可发于成人。除了脚底、手掌等皮肤较厚的部位外,身体其它部位都会生痱子。患处常火辣发痒,若抓破皮肤,可感染化脓转为疖子、脓疱疮等皮肤病。
  防止生痱主要是注意皮肤卫生,要勤洗澡,勤换衣服。对于易得痱子的人,洗完澡要擦干,然后涂上一点爽身粉或痱子粉。对于婴幼儿,家长尽量不要让孩子光着身子,因为皮肤少了衣服的保护更容易受到不良刺激而生痱子。同时,也不可长时间将孩子搂在怀中,这样也容易生痱子。在饮食上,常吃含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食物。蔬菜要多吃,凉开水和菜汤也应多喝,并保持大便通畅。若已经生了痱子,可使用痱子粉,千万不能用手挠抓,以免感染化脓。

 相关阅读:

  汗水没干冷水莫沾

  ■《生命时报》

    夏日炎炎,每天回家都是一身汗,很多人迫不及待地去“冲个凉”,寻找清凉的感觉。其实这对身体非常不好,古谚有云“汗水没干,冷水莫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中医认为:冷水灌汗,有形之水郁遏皮毛。说的是人在出汗时,皮下血管扩张,毛孔放大,血液循环加快,如果这时突然用冷水浇身,皮下血管会立刻收缩,身上散热的渠道便堵死了,体内的热量不能继续散发,使人感到皮肤发热,所以并不凉快,还容易患感冒或其他疾病。
  因此在出汗时不要立即用冷水擦身或洗冷水澡,要稍休息一会,把汗擦干或让汗收了以后再用温热水洗浴。热水洗澡虽不能马上降温,但热水能扩张皮肤的毛细血管,毛孔开放之后,有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和机体排热,也有利于去除皮肤表面的油腻。
  那夏天下班回家后,运动健身后也不能先用冷水洗脸吗?其实可以先用冷水洗手,因为手部皮肤厚,受外界影响小,但是最好不要用冷水洗脸。尤其是对爱美的女性而言,夏天脸上出油现象比较严重,如果盲目用冷水洗脸的话,脸上的油遇到冷水后会凝固。当脸上全是汗水、油腻和灰尘的混合物时,再用冷水来洗脸,会大大影响整个洗脸的效果。
  防感冒——睡眠充足适量运动
  夏日感冒,中医称之为“热伤风”。此种感冒常不能迅速恢复健康,尤其是老年人与儿童,易转化为其他病,因此要重视预防:避免过度消耗体力,睡眠应充足;衣着随凉热添减,晚上睡觉不要将风扇开得太大或者空调温度调得太低,以免受凉;西瓜、冰镇食物不要吃得太多;注意补充营养,适量运动,以提高身体抵抗力。由于感冒不仅通过呼吸道传染,还可通过手的接触传染,所以要注意手部的清洁卫生。
  防“心病”——大面积胸痛赶快就医
  有心血管慢性疾病者,如果感觉胸部大面积疼痛,疼痛时间比较长,休息20分钟还不能好转,要立即口含硝酸甘油,并尽快到医院查血、做心电图。劳累会加重症状,因此最好乘车前往医院,避免奔波。
  夏季预防心血管病发作,尤其要在生活、饮食等方面加以注意。患者在室外活动时应注意防晒和补充水分,桑拿天气,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运动时尽量避开早上6—9时冠心病高发时段;注意避免刚从炎热的室外回来后就对着空调机的冷风直吹,否则容易使人体血管调节功能紊乱,导致意外;要保持情绪稳定,起居有序,睡眠充足;饮食上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可适当吃一些瘦肉、鱼类,尽量少吃过于油腻或高脂肪食物。
  防中风——出汗后赶紧喝杯水
  夏天是脑血管疾病(即中风)容易发生的季节,预防中风的一个关键是尽量避免各种失水状况。
  脑血管疾病可分为缺血性、出血性两大类,而夏天更容易罹患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由于夏天天气热、出汗多,患者难以觉察自身失水量增加,身体容易陷于轻度脱水状态,这时血液更趋黏稠;而为了增加散热,人体表面和外周的血管扩张,使血压较其他季节偏低。如果此时缺乏对血压的有效监测,降压或利尿药不能随之调整,会对血压形成不利影响。此外,有些人天热时常常乘凉到深夜才睡,导致后半夜睡眠很深,此时血压降得很低,血流速度特别缓慢。以上都可能促使血液更易凝结形成血栓或引起组织供血减少,造成各种脑梗死。
  因此,夏季防中风,要严格控制各种基本疾病,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等。勤于监测血压,调整药物,避免血压大幅波动;避免各种失水的情况出现,及时补充水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睡眠习惯,使身体健康状态不恶化。
  夏季家中宜常备防暑、外伤药
  夏季不仅各种疾病多发,外伤发生几率也相应增多,因此,每个家庭在夏季可准备以下常用药品,以防急用。
  防中暑药:主要用于祛暑解毒,消除中暑引起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胃肠不适等。常用药品有藿香正气液、十滴水、人丹、暑症片等。
  外用药:用于消毒创面,缓解烫、烧、扭伤,开放性伤口、蛇虫叮咬等。常用药品有伤湿止痛膏、万花油、扶他林乳胶剂、创可贴、75%酒精、碘酊、风油精、消毒纱布等。
  助消化药:用于缓解食欲不振以及消化系统出现的腹痛、腹胀、泛酸、恶心等症状。常用药品有霍香正气液、午时茶冲剂、吗叮啉、罗内咀嚼片。
  特别提醒:许多药物都有其禁忌,且各不相同,如风油精和清凉油不适合皮肤有溃烂或易过敏的人;风油精含有樟脑,不适合孕妇、幼儿及产妇。慎用防暑药,服用前要仔细研究成分,弄清禁忌。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