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当前,一些国家爆发了甲型H1N1流感疫情,群众非常关注。为了加强对公众防控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健康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能力,记者就甲型H1N1流感的防治知识采访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张奎华。
问: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什么病?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答: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属于国家法定管理的传染病之一,病人为主要传染源,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如咳嗽、打喷嚏,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引起感染。
问: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会有哪些表现?
答: 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的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腋温≥37.5℃)、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和(或)腹泻。
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加重。 重者会继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问:哪些人是甲型H1N1流感的易感人群?
答:人群普遍易感。
问:哪些人较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
答:下列人群出现流感样症状后,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妊娠期妇女;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19岁以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肥胖者;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年龄≥65岁的老年人。
问:如果出现流感样症状,如感觉身体不适,发高烧,咳嗽和(或)喉咙痛,应该怎么办?
答:1)及时到当地设有发热门诊和感染性疾病科的医院就医确诊。 不要自行到药店购药;2)减少与其他人的接触:使用口罩,或与其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3)尽可能呆在家中,不要上班、上学或去人多的地方;4)休息并大量饮水。5)咳嗽和打喷嚏时用一次性纸巾掩住口鼻,并适当处理用过的纸巾;6)经常和彻底地用肥皂和水清洗双手,特别是在咳嗽或打喷嚏之后。7)寻求他人帮助来处理需要与其它人接触的家务活,比如采购东西。
问: 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答:密切接触者是指在没有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情况下接触传染期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人群,具体包括:诊断、治疗或护理、探视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人员;与病例共同生活或有过近距离(等于或小于两米)接触的人员;或直接接触过病例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
问: 针对密切接触者的措施是什么?
答:根据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初期、流行高峰或流行后的不同阶段,针对密切接触者的措施可适时作出相应调整。
· 根据实际情况,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指定场所集中医学观察或居家医学观察。
·医学观察期间是指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污染物品等最后一次接触之日起顺延至第7天结束。
· 密切接触者的主要管理措施包括:进行7天医学观察;尽量减少外出活动;疾控机构负责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随访,每日测量体温和健康询问,做好登记。居家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及同居所的人员不得外出,集中观察的密切接触者应保障分室居住。
· 医学观察期间,密切接触者如出现急性发热或呼吸道症状,在采取有效防护条件下,应立即到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并对与其有密切接触的全部人员进行医学观察。如密切接触者排除甲型H1N1流感,与其有密切接触的全部人员解除医学观察。
·医学观察期满,如密切接触者无异常情况,应及时解除医学观察,并由负责医学观察的医疗卫生机构出具书面健康证明。
问:对佩带口罩有何建议?
答: 1) 如果你没有患病,就不必戴口罩;2)如果你正患病,要戴口罩,尽量呆在家中,避免与人接触,保护好家人和他人;3)如果你正在护理病人,就应当戴口罩;4)所有口罩应经常清洗消毒。
问: 公众应如何预防甲型H1N1流感?
答:采取一般流感预防措施防止感染。1)居室要经常通风。2)不要与看起来身体不适和有发烧和咳嗽症状的人密切接触。3)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4)经常和彻底地用肥皂和水清洗双手。5)咳嗽和打喷嚏时用手或纸巾掩住口鼻,用过的纸巾要立即丢进垃圾桶。6)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包括睡眠充足、营养膳食和坚持锻炼。
问:甲型H1N1流感是否可怕?
答:不可怕,因为甲型H1N1流感可防、可控、可治,无论是从全球还是全国发现的病例,绝大多数的病例的症状和季节性流感病例差不多,国家出台了完善的防控和治疗方案,因此不必过度担忧。
问:甲型H1N1流感的重点防控人群有哪些?
答:主要有:1)5岁以下儿童;2)60岁以上老年人;3)患有慢性疾病人群;4)医务人员;5)孕妇;
假如患了甲型H1N1流感不必恐慌,保持良好的心态,请就近到医疗机构就诊,治疗费用按以下途径解决:1)属于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医疗保险或其他保险的,按报销政策;2)未参加上述保险的,医疗费用自理。 (陈兴云)
问: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什么病?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答: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属于国家法定管理的传染病之一,病人为主要传染源,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如咳嗽、打喷嚏,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引起感染。
问: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会有哪些表现?
答: 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的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腋温≥37.5℃)、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和(或)腹泻。
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加重。 重者会继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问:哪些人是甲型H1N1流感的易感人群?
答:人群普遍易感。
问:哪些人较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
答:下列人群出现流感样症状后,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妊娠期妇女;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19岁以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肥胖者;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年龄≥65岁的老年人。
问:如果出现流感样症状,如感觉身体不适,发高烧,咳嗽和(或)喉咙痛,应该怎么办?
答:1)及时到当地设有发热门诊和感染性疾病科的医院就医确诊。 不要自行到药店购药;2)减少与其他人的接触:使用口罩,或与其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3)尽可能呆在家中,不要上班、上学或去人多的地方;4)休息并大量饮水。5)咳嗽和打喷嚏时用一次性纸巾掩住口鼻,并适当处理用过的纸巾;6)经常和彻底地用肥皂和水清洗双手,特别是在咳嗽或打喷嚏之后。7)寻求他人帮助来处理需要与其它人接触的家务活,比如采购东西。
问: 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答:密切接触者是指在没有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情况下接触传染期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人群,具体包括:诊断、治疗或护理、探视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人员;与病例共同生活或有过近距离(等于或小于两米)接触的人员;或直接接触过病例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
问: 针对密切接触者的措施是什么?
答:根据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初期、流行高峰或流行后的不同阶段,针对密切接触者的措施可适时作出相应调整。
· 根据实际情况,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指定场所集中医学观察或居家医学观察。
·医学观察期间是指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污染物品等最后一次接触之日起顺延至第7天结束。
· 密切接触者的主要管理措施包括:进行7天医学观察;尽量减少外出活动;疾控机构负责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随访,每日测量体温和健康询问,做好登记。居家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及同居所的人员不得外出,集中观察的密切接触者应保障分室居住。
· 医学观察期间,密切接触者如出现急性发热或呼吸道症状,在采取有效防护条件下,应立即到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并对与其有密切接触的全部人员进行医学观察。如密切接触者排除甲型H1N1流感,与其有密切接触的全部人员解除医学观察。
·医学观察期满,如密切接触者无异常情况,应及时解除医学观察,并由负责医学观察的医疗卫生机构出具书面健康证明。
问:对佩带口罩有何建议?
答: 1) 如果你没有患病,就不必戴口罩;2)如果你正患病,要戴口罩,尽量呆在家中,避免与人接触,保护好家人和他人;3)如果你正在护理病人,就应当戴口罩;4)所有口罩应经常清洗消毒。
问: 公众应如何预防甲型H1N1流感?
答:采取一般流感预防措施防止感染。1)居室要经常通风。2)不要与看起来身体不适和有发烧和咳嗽症状的人密切接触。3)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4)经常和彻底地用肥皂和水清洗双手。5)咳嗽和打喷嚏时用手或纸巾掩住口鼻,用过的纸巾要立即丢进垃圾桶。6)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包括睡眠充足、营养膳食和坚持锻炼。
问:甲型H1N1流感是否可怕?
答:不可怕,因为甲型H1N1流感可防、可控、可治,无论是从全球还是全国发现的病例,绝大多数的病例的症状和季节性流感病例差不多,国家出台了完善的防控和治疗方案,因此不必过度担忧。
问:甲型H1N1流感的重点防控人群有哪些?
答:主要有:1)5岁以下儿童;2)60岁以上老年人;3)患有慢性疾病人群;4)医务人员;5)孕妇;
假如患了甲型H1N1流感不必恐慌,保持良好的心态,请就近到医疗机构就诊,治疗费用按以下途径解决:1)属于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医疗保险或其他保险的,按报销政策;2)未参加上述保险的,医疗费用自理。 (陈兴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