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8-7(农历7月初7),星期四.
蜀道难,难在其山之高,其山之险峻,其峡谷之深幽,其路之窄、险而闻名天下。生活在鄂西北山区小城的我,见惯了山区的山山水水,但比起四川汉源的山水来说,自是小巫见大巫了。今日的皇木、马烈、永利乡之行使我们更进一步体会到了蜀道之难了。
汉源属川西南山地亚热带气候区,地势山高谷深起伏较大,从河谷到低山、低山到中山,有亚热带、温带、亚寒带之分。气候的特点是:一是垂直变化显著;二是降雨量集中;三是河谷地区较干热少雨;四是河谷低中山地带有向川西南干热河谷气候过渡的特色。县内四季的长短,也随海拔高度的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河谷低山春长秋短,冬长于夏,四季分明。
出城向西行进约5公里,便沿山向上绕行,至安乐乡与马烈交界的村,才行至山腰,在山下已是小雨纷纷,至山腰已无雨,却是山雾缭绕,透过雾看对面的山,若隐若现的山顶疑是乌云。然后顺山而下至马烈乡,工作完毕已是中午1点,在乡政府每人吃完一碗面条后又沿山而上,至海拔两千多米的高山,一路险情不断,沿途尽是郁郁葱葱的亚寒带植物,雾也越来越浓,能见度只有30米,车辆缓缓而行,有一种“人在山中行,雾在身边过”的腾云驾雾的感觉,过雾海,转过山至南面的山,眼前豁然开朗,地势渐趋平坦,一栋栋白色的建筑掩映在群山之中,汉源王猛介绍,这就是皇木镇了,留下四人在此开展工作,我们一行五人又向一个更高的乡--永利乡行进。此时天已晴,可见对面的永利乡了,王科长说“下米喊人饭熟到”,两山之间是深不可测的峡谷,在仅容一车宽的道路上行驶,车下就是淡淡的雾和陡峭的山崖,望见对面的山,如刀砍斧劈一般,随行的队员小徐都不敢向下望,车子小心的行驶着,越过一个叫“一线天”的地方,便到了永利乡卫生院所在地,全院只有3名职工,院长是一名工作了四十年的临时工,朱锋队长在仔细检查后,同老院长和一名妇保人员攀谈起来,给他们提出了很多切合实际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返行时,老院长送出了好远。一路而来,没有专职司机,车辆由队长朱锋和十堰市卫生监督局的曾文兵同志小心的驾驶着,回到驻地已是晚上10点多。
今日之行,我们深深体会到5、12地震后,救人之险、救灾之难,人民子弟兵陆航部队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采取的求援行动是需要何等的勇气。
湖北省第二批对口支援汉源卫生监督队十堰分队:秦世灯 朱锋
二〇〇八年八月七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