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堵河两岸
要人情之美不要人情之累
发布时间: 2011-02-02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李智勇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对于中国人来说,没有一个节日能像春节这样喜气洋洋。说“欢笑声中一岁除”,是写实,不是夸张。
  然而,也不光只有欢笑,多多少少,也有点小烦恼。
  比较普遍的烦恼,当数应酬太密。
  现代人工作生活半径都大,一家人平时天南海北的,借过节团圆一回,吃吃饭、说说话,这叫难得一聚,并不让人烦恼。怕的是八竿子打不着的那些——有位朋友给笔者倒过苦水:只要一回老家过年,各种应酬马上排满,除了早餐,基本都在酒桌上度过,甚至晚上还要加一场,加班加点!各门亲戚依次走一遍,然后等他们回访又是一遍,各种应酬名目繁多:从小学同学聚会、老街坊嫁姑娘到当兵20周年纪念……不一而足。他感慨:我说是回家探望父母来了,可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不超过半天,其他时间都在酒桌上!说是放假,我怎么比上班都累!
  对于在外地工作的小夫妻,还有一个纠结之处:到底到谁家过年。家家都是独生子女,不上谁家,谁家冷清。不去婆家,婆家挑理;按老规矩办,娘家又不干了:什么年代了,还男尊女卑呢!两家都跑,本来票就不好买,还经得起这么折腾?……
  要解开这些疙瘩,没有别的办法,必须做减法。
  有些老习惯、老规矩,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取舍,并不一定都要恪守;对于一些陈规陋习,比如大搞铺张浪费的宴请,烦琐无谓的“礼尚往来”,还是要敢于说不,还是要有些移风易俗的勇气。重视人情,淳风俗而厚人伦,这是我们民族的宝贵遗产,值得继承,但要有分寸:不要让人情之美,异化为人情之累。  
  对于“团圆”,要用宽容的心胸去追求。要有这样的心态:能阖家聚齐了守岁,当然是好;假如聚不齐,也没什么,不必执著。信息时代了,跟见不着面就音讯不知的时代大不相同,没必要恪守聚在一起的形式。谁家都是家,哪个妈都是妈。把住对等原则,今年你家明年我家,甚至各回各家,不都挺好?
  过节的节,应当是“清省有节”,不该过成“繁文缛节”啊!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