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动态
我县女青年张慧出版长篇小说《那年夏天》
发布时间: 2013-08-16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今日竹山网消息 由我县青年女作者张慧创作的37万字长篇小说《那年夏天》,近期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发行。  
  张慧,今年26岁,现供职于县文体局。自称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娃儿”,出生于官渡镇中场村(原梁家乡),父母是个体工商户,两个弟弟都是退伍军人。13岁开始文学创作,作品散见于各种刊物。 
  《那年夏天》是一部以当代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励志言情长篇小说,讲述了三个性格迥异的农村少女到大都市打拼的艰辛生活。作者以鲜明的笔触,细腻的雕琢,呈现了每一个人物在理想和现实中,面对各种选择时的无奈、挣扎、担当和责任,透析奋斗在底层的草根一族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情观。故事虽虚构而不失真实,虽现实而不无浪漫,虽言情而不无深刻。县文联主席华赋桂在该书序中说“读完之后,我被这部作品深深感动了,这是我久违的感动! ” 
  目前,该书已在县新华书店上架,三天卖出100余本,引起购书热潮。

  本真的丧失与回归 
  冬天的一个下午,我收到一叠厚厚的手稿,打开一看是一部长篇小说,名为《那年夏天》,作者是张慧,一位“85后”女孩,来自大巴山深处的竹山县官渡镇。那里是武陵真源,也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她家就住在武陵河畔。一位来自世外桃源的瘦弱的像林黛玉似的小姑娘写的会是一部怎样的小说呢?读完之后,我被这部作品深深感动了,这是我久违的感动!   
  作品以三个“桃花源”中的少女到城市打拼的经历为主线。单纯善良的林小凡、正直淳朴的姜橙橙、大胆外向的沈琪,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姐妹。高中毕业后三人一起来到一个如诗如画的小镇打工。在这里,林小凡邂逅了来自湖南的大学生肖唯。肖唯是业余歌手,自幼父母离异,一直半工半读。冷峻不凡的他总会在不经意中吸引众多女孩的目光,可他却只对可爱单纯的林小凡情有独钟。他骑着自行车哼着歌带着她走遍了水乡的每一个角落,并约定等自己大学毕业后一定带她去断桥和周庄。他们的爱情就像那个古镇一般浪漫、唯美,却也注定带着伤感。林小凡最好的姐妹沈琪也同样被肖唯深深吸引,为了得到肖唯的爱,沈琪用尽千方百计却最终难以如愿。在痛苦和失落之中,她渐渐迷失了方向,误入歧途被富商包养……面对自己的不幸,沈琪把仇恨的矛头都指向林小凡,她不间断地对这个柔弱的女子展开了一系列的疯狂报复。 
  姜橙橙自幼由爷爷一手带大。中学时暗恋上自己的老师,原本以为毕业后可以和他在一起,可没想到她最爱的老师却又复婚了,在伤心失望中接受了一直爱慕着自己的陆岩。在酒店做打工时,陆岩和人打架致人重伤,被判十年有期徒刑。姜橙橙在等待陆岩时,又逢至亲的爷爷去世,以为是自己不懂医学常识所致,遂萌发学医念头。 
  林小凡因为沈琪的陷害被迫离开肖唯,回到家乡办起养殖厂,却又在不久之后被查出鼻咽癌晚期,只好接受化疗放疗。得知自己命悬一线,她决定写一部长篇小说。母亲则一方面把希望寄托在“桃花源”山中的草药上,另一方面学着上网通过QQ与肖唯取得联系。 
  相隔十二年之久,肖唯始终惦念着她。当得知林小凡已死的讯息他时痛不欲生,守在坟前,在绝望中为挚爱的女孩吹起竹笛,无意中引来了一位砍柴老人,从老人口中得知一个秘密...... 
  三个天真未琢的女孩从“武陵真源”的偏远山村出发,经历了城市生活浪潮的冲击,在现代文明的大潮中颠簸得眩晕已极。在灯红酒绿、车水马龙、厂房林立的闹市里,她们面对全新陌生的人群和生活方式,不知道是进入了“天堂”抑或是“地狱”。在种种戏剧性故事中,她们有的坚守住自己的本真,有的在坚守中身心俱伤,有的则随波逐流丧失了自己的天性,沦为“现代文明病”的牺牲品。她们从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田园牧歌中一路走来,历经了从农民到市民的痛苦转换。这就像是一部当代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商社会转型的寓言书。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走过的一段路相当于西方几百年走过的路。城市化、工业化、商品化纷至沓来,农民及其子弟措手不及,他们仿佛一步迈入一个全新的世界。社会转型带着他们向前飞奔,他们别无选择。 
  小说的主要人物是三个大山深处的农村女孩,她们怀揣着美好的梦想走向城市,可不几年,生活的激流把她们冲撞挟裹得遍体鳞伤。城市生活、工业文明远远不如当初她们所想的那么简单美好。这里面有阴谋、陷阱、暴力、欺诈、贪欲、邪恶,同时也不乏正义、良知、热忱、美好。生活并非如人们当初所设想的,而是充满变幻无常与深刻的苦难。面对全新的生活,三个女孩因个性使然采取了三种不同的态度面对。林小凡忍辱退让,善良宽容,历尽坎坷,怀揣唯美爱情和崇高理想,有情人终成眷属。姜橙橙乱象中坚守本真,敢爱敢恨,正直乐观,终于等到恋人出狱,共同追逐她的医学梦想。沈琪则追逐爱情不得转而追逐声色犬马,沦为富商“小三”,沦落为风尘女子。幸而遇到不计前嫌的肖搏,终能改邪归正,忏悔前愆。这是中国文学古典式意味深长的“大团圆”结局,象征人的本性、本质历经“异化”后的回归,所有人重新回到自己的本真上来了,其回归的舞台上仍然是诗情画意的山水田园,永恒的故乡——“世外桃源”。只有在这里,人们受伤的心灵才能得以修复,人才能活得像真正意义上的人,而并非社会化工具或奴仆。 
  这个故事很单纯,然而生活的容量却很大,它承载了这一代人在社会转型期的所有磨难和苦痛。当社会大张旗鼓快速奔向工商化城市化时,我们不禁追问:是谁毁灭了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的心灵在哪里能找到“诗意的栖居地”? 钢筋水泥垒砌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楼房还有楼房里金属的敲击声、金钱的碰撞声、欲望激流奔涌的惊涛声.......难道这就是我们所要的现代文明吗? 
  面对我们正在创造的陌生世界,我们不禁又要追问:人的本真在哪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又在哪里? 
  唯美中有几许悲壮,虽是描写挚烈的爱情,作者的笔调却是平静而安详、从容而淡定,高尚的人文精神洋溢字里行间。理想主义的精神旗帜在小说中得以展现。作者以超乎她年龄和阅历的笔力与巧思讲述了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当代寓言”和“美妙童话”。也许,“桃花源”所承载的人性的本真已经永恒地鲜活地存在于张慧的《那年夏天》之中……(华赋桂) 
                                 
  和我一起关注农村 
  ——《那年夏天》作者张慧访谈
  记者:先介绍一下你自己。 
  张慧:我在农村长大,小时候会爬树、打陀螺、捉蛐蛐,喜欢玩“超级玛丽”、“90坦克”,帮外婆打过猪草、劈过柴。长大后,喜欢纯音乐、古诗词、书法;喜欢黄家驹、董贞、理查德·克莱德曼;喜欢好莱坞电影……我的性格坦诚、单纯、心直口快,朋友们都叫我“傻妞”。 
  记者:怎么会想到写长篇小说呢? 
  张慧:这是我从小的梦想,17岁时我就已经写好《那年夏天》的小说提纲,但苦于缺少阅历和素材,期间多次搁笔。我渴望能和所有同年孩子一样去外面打工、积累写作素材,可是没人支持,我一直没能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我不想认命,就在极度的痛苦中再次拿起了笔,甚至可以说是痛苦让我选择了坚持到底。痛苦也是一笔财富,它能让人变得更加坚强! 
   记者:请简单地介绍一下这本书。 
  张慧:这本书承载着60后至90后的共同回忆。书中既有音乐、篮球、街舞、网游等流行元素,也有关于老人、孩子、动物等催人泪下的故事。虽是言情小说,但我想通过人情冷暖唤醒部分人泯灭的良知,也呼吁社会各界能真正去关注农村,去帮助那里的贫苦农民、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待业青年以及濒危动物。同时,我也想借此机会,让更多的人了解“桃花源”,爱上“桃花源”。 
  记者:有没有读者认为你就是小说中的某一个人物? 
  张慧:昨天就有很多读者问过我是不是“林小凡”,答案是否定的,当然不是!“林小凡”的单纯和善良跟我有些相似,但并不是以我为原型。书中所有人物、情节等都是虚构的,请大家千万不要误会哦! 
  记者:对于书的出版你想说些什么呢? 
  张慧:感谢县新闻办和县文联,感谢父母、亲人和所有关心我的朋友。衷心希望看过这本书的人,加入“那年夏天读者群”给我提建议和意见。对于我个人而言,小说的出版只不过是完成了一个心愿,没有任何值得炫耀的。我永远都是那个说话会脸红的普通女子,希望大家还是和以前一样直呼我的小名儿或者叫我“傻妞”。
    记者:今后有什么打算? 
  张慧:学无止境。我会努力学习,全身心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希望以后有能力拿出部分书款帮助弱势群体,也期待更多爱心人士的加入,和我一起关注农村,关注老人、孩子和动物。(李永芳)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