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网讯 通讯员 胡义华 报道:7月上旬,竹山县56名农民工前往蒙古从事建筑装修工作。至此,该县已累计有2200名技能人才走出国门,从事电力建设、修筑铁路、建筑安装等工作。
近年来,为有效转移剩余劳力就业,竹山县县委、县政府把外派劳务作为富民增收的一项支柱产业来抓,成立外派劳务工作领导小组和外派劳务服务中心,出台发展外派劳务经济的鼓励政策,建立县、乡、村三级外派劳务网络,与20多家外派劳务公司建立劳务输出合作关系,在全县培植外派劳务专业村50多个。该县立足外派需求,坚持先培训后外派的原则,加强外派人员的劳动技能、法律安全知识、诚信和派驻国风俗民情等教育培训,提升技能水平和文明素质,外派人员年收入均在5万元以上。该县官渡镇桃园村范媛参加培训学得一技之长,在韩国一家企业找到工作,月薪6000多元。
2007年,该县组织200余名技能型农民工,分赴俄罗斯、土耳其、阿尔及利亚等国家,今年,该县已与湖北工建公司等5家外派公司签订450名的外派劳务合同,分赴利比亚、土耳其、阿尔及利亚、蒙古等国家,从事建筑、海员、农业灌溉等工作,承担的项目资金达1亿多元。
从零星向国外输出到政府有组织的外派劳务输出,历经10余年,该县已累计组织2200名技能工人赴美国、日本、毛里求斯、沙特阿拉伯等21个国家打工,累计获得劳务收入9400万美元。目前,该县已被列入我省五个外派劳务基地试点县之一,是十堰市唯一的外派劳务综合基地试点县。(编辑 黄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