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网讯 特约记者朱本双 通讯员 金智勇 报道:近年来,竹山县麻家渡镇着力打造“十星级文明农户”、“秦巴宝石之乡”和“钡盐之都”三张名片,助推经济飞跃,建设经济强镇。
“十星”璀璨耀山乡
1996年,麻家渡镇罗家坡村因首创“十星级文明农户”评选活动,从“腰缠万贯的精神乞丐村”一举成为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村,实现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丰收”。各类报道、各路记者纷至沓来,麻家渡镇因此而名躁全国。
近年来,该镇借“名”助势,不断创新“十星”内涵,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为经济强镇建设提供不竭动力和坚强保障。一方面充分宣传、引导群众认识参与扶贫、生态、信用、文化、平安、健康等“六大工程”的好处,不断深化和延伸“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链条”。另一方面,注重创建氛围的营造。在示范村十字路口,用山石兴建绿松石观赏石造型、白玉石等村标,凸显各村发展特色,张扬群众的创造精神;特别是在罗家坡、刘家河、总兵安等村的院落中间,树立公民道德规范告示牌,建设“十星歌”文化墙,刷写100余条精神文明创建的标语口号,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在村委会,建起规范的“十星级文明农户”评选档案,将“十星级”内容标准、对应关系图、评选一览表等信息上墙,促进创建工作走上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轨道;各农户悬挂崭新的“十星级文明农户”匾牌,成为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约束的活教材。“十星级”创评使群众有了新的认识,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平不断提高,村风更加和谐,民风更加淳朴。
今年上半年,全镇共评出“十星级文明农户”4658户,占全镇总户数的68%;“十星级文明农户示范户”达1100户。罗家坡村“十星户”达80%以上,先后被县、市、省授予“双文明村”、“和谐文明新村”等称号,2005年被中央文明委、文明办授予“全国创建文明村镇活动先进村”。同时“十星级”文明单位、文明企业、“十星级党员”等系列创建扎实开展、深入人心,一大批示范点、示范单位成为全县乃至全省、全国关注的焦点,进一步擦亮了“十星级”品牌。
“宝饰” 享誉海内外
绿松石开采,从清朝乾隆年间至今,经过几百年的延续发展,全镇绿松石加工贸易已享誉海内外,尤其以中美合资绿松石加工企业——麻家渡绿松石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的458个绿松石加工贸易专业户为代表,可精加工200多个系列600多种绿松石珠宝饰品,畅销欧美、中东、日本、广州、西藏等国际国内市场,年创产值3000多万元。产品红遍欧美、日本等地区,成为鄂西北唯一一家自营出口企业。其中罗家坡村成为名副其实的绿松石专业村,常年从事珠宝行业人员800人,拥有加工机械800多台(套),年产值600万元。全镇初步形成了集开采、加工、运销为一体的绿松石开发体系,有4500人通过从事绿松石生意而脱贫致富。
“钡盐之都”呼欲出
该镇境内喇叭山重晶石矿品质优、含量高、储量丰富、开发周期长(按年产4万吨硫酸钡和10万吨重晶石粉计算,可保证开采100余年)。麻家渡镇提出了“以重晶石矿资源开发为重点,以招商引资为依托,以环境效益为目标,拓展开采开发领域,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实现产品新、技术新、效益新的‘三新’目标”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为工业强镇富民绘制了发展蓝图。
2004年6月,成功引进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襄樊隆福超细粉体有限公司进镇开采开发喇叭山重晶石资源,并组建股份制民营公司,成为竹山县在建的最大亿元工业企业,年产值可达1亿元。通过资源整合及技术引进使之真正成为“钡盐之都”,一举实现工业大镇、经济强镇“两大”目标。
据悉,今年,竹山县麻家渡镇预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2.5亿元,农村社会总产值达1.8亿元,工业产值突破1.5亿元,财税收入突破250万元,同比增长25%;出口创汇突破100万美元以上,实现翻两翻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458元,比上年净增199元。(编辑 黄良)
“十星”璀璨耀山乡
1996年,麻家渡镇罗家坡村因首创“十星级文明农户”评选活动,从“腰缠万贯的精神乞丐村”一举成为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村,实现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丰收”。各类报道、各路记者纷至沓来,麻家渡镇因此而名躁全国。
近年来,该镇借“名”助势,不断创新“十星”内涵,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为经济强镇建设提供不竭动力和坚强保障。一方面充分宣传、引导群众认识参与扶贫、生态、信用、文化、平安、健康等“六大工程”的好处,不断深化和延伸“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链条”。另一方面,注重创建氛围的营造。在示范村十字路口,用山石兴建绿松石观赏石造型、白玉石等村标,凸显各村发展特色,张扬群众的创造精神;特别是在罗家坡、刘家河、总兵安等村的院落中间,树立公民道德规范告示牌,建设“十星歌”文化墙,刷写100余条精神文明创建的标语口号,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在村委会,建起规范的“十星级文明农户”评选档案,将“十星级”内容标准、对应关系图、评选一览表等信息上墙,促进创建工作走上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轨道;各农户悬挂崭新的“十星级文明农户”匾牌,成为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约束的活教材。“十星级”创评使群众有了新的认识,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平不断提高,村风更加和谐,民风更加淳朴。
今年上半年,全镇共评出“十星级文明农户”4658户,占全镇总户数的68%;“十星级文明农户示范户”达1100户。罗家坡村“十星户”达80%以上,先后被县、市、省授予“双文明村”、“和谐文明新村”等称号,2005年被中央文明委、文明办授予“全国创建文明村镇活动先进村”。同时“十星级”文明单位、文明企业、“十星级党员”等系列创建扎实开展、深入人心,一大批示范点、示范单位成为全县乃至全省、全国关注的焦点,进一步擦亮了“十星级”品牌。
“宝饰” 享誉海内外
绿松石开采,从清朝乾隆年间至今,经过几百年的延续发展,全镇绿松石加工贸易已享誉海内外,尤其以中美合资绿松石加工企业——麻家渡绿松石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的458个绿松石加工贸易专业户为代表,可精加工200多个系列600多种绿松石珠宝饰品,畅销欧美、中东、日本、广州、西藏等国际国内市场,年创产值3000多万元。产品红遍欧美、日本等地区,成为鄂西北唯一一家自营出口企业。其中罗家坡村成为名副其实的绿松石专业村,常年从事珠宝行业人员800人,拥有加工机械800多台(套),年产值600万元。全镇初步形成了集开采、加工、运销为一体的绿松石开发体系,有4500人通过从事绿松石生意而脱贫致富。
“钡盐之都”呼欲出
该镇境内喇叭山重晶石矿品质优、含量高、储量丰富、开发周期长(按年产4万吨硫酸钡和10万吨重晶石粉计算,可保证开采100余年)。麻家渡镇提出了“以重晶石矿资源开发为重点,以招商引资为依托,以环境效益为目标,拓展开采开发领域,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实现产品新、技术新、效益新的‘三新’目标”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为工业强镇富民绘制了发展蓝图。
2004年6月,成功引进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襄樊隆福超细粉体有限公司进镇开采开发喇叭山重晶石资源,并组建股份制民营公司,成为竹山县在建的最大亿元工业企业,年产值可达1亿元。通过资源整合及技术引进使之真正成为“钡盐之都”,一举实现工业大镇、经济强镇“两大”目标。
据悉,今年,竹山县麻家渡镇预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2.5亿元,农村社会总产值达1.8亿元,工业产值突破1.5亿元,财税收入突破250万元,同比增长25%;出口创汇突破100万美元以上,实现翻两翻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458元,比上年净增199元。(编辑 黄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