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日报》特约记者曹明权
【案例概述】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爆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竹山县的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短缺、产品销售困难等一系列困难。为了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确保企业健康发展,竹山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十大亿元企业、规模工业企业及当年“小进规”企业中开展为期10个月的“解困促产、扩规增效”活动,帮助企业“减负、解难、融资、保产”,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正常,促进了全县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1至6月,该县66家规模企业中,除3家因季节性原材料收购和项目扩建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外,其余63家企业均实现了满负荷生产。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5.6亿元,占年计划的52%,同比增长21%;实现销售收入11.2亿元,占年计划的50.9%,同比增长19.7%;完成工业增加值4.7亿元,占年计划的53.4%,同比增长19%;实现税金3980万元,占年计划的53.1%,同比增长20.1%;实现利润4900万元,占年计划的51.58%,同比增长18.3%。
【主要措施】
推进管理创新,提升竞争能力。竹山县坚持引导企业从基础工作入手,苦练内功,外抓市场,内抓管理,向管理要速度,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引导企业大力开展增收节支、增产节约、节能降耗和挖潜增效活动,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引导企业学习、借鉴和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实现企业管理思想、管理体系、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科学化,全面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切实增强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
创新营销方式,拓宽销售渠道。县工业主管部门在认真做好市场调研和分析监测工作的基础上,帮助企业准确定位市场,把握市场趋势,同时引导企业把产品营销作为第一生产车间来抓,进一步转变营销观念、创新营销方式,提高市场营销水平。年初以来,着重抓好了现已形成规模生产能力的发供电、肚倍、葛根、板石、水泥、红砖、肥料、石煤、五氧化二钒、硫化钡、绿松石、金银珠宝饰品等适销对路产品的增产增效。
搭建信贷平台,拓宽融资渠道。该县把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题作为解困活动的重要措施,通过组织召开银企恳谈会、贷款供需对接会等途径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先后协调农行、信用联社、农发行等金融机构为天新公司、女娲山绿松石公司等企业发放贷款1300万元,为企业生产经营、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提供了资金支持。
出台优惠政策,争取资金支持。该县在认真落实国家税制、税率改革对中小企业的优惠扶持政策的同时,出台了《关于努力推进全县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在企业土地使用、财税政策、扶持奖励、融资服务、市场开拓、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实行让利于企业的优惠政策,先后为新潮建材公司等5家企业减免土地出让金600多万元,兑现以奖代补资金250万元。同时,经济、发改、科技、财政等部门抓住国家加大投资的政策机遇,积极帮助企业申报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等重点项目,今年以来,共有天新公司肚倍规模开发等15个项目被列入全省技术改造扶持计划,争取扶持资金1000多万元。
【几点启示】
在“解困促产、扩规增效”活动中,竹山县获得了以下几点启示:
加强组织领导是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该县成立了“解困促产、扩规增效”活动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县长佘立柱为组长,县委副书记赵哲,县委常委、副县长全照明为副组长,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督办指导。各乡镇、县直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也积极参与本地本部门“解困促产、扩规增效”活动,使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开展调查研究是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基础。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各有关部门领导经常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广泛开展 “三问三帮”活动(问企业资金状况,帮助筹集资金;问企业市场情况,帮助拓宽销路;问企业要素供给情况,帮助解决具体困难),全面摸清企业在生产经营、项目建设、产品营销等方面存在的困难,采取 “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的办法,现场办公,加以解决。
健全工作机制是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障。该县建立健全了工业经济运行月度分析会、重点项目督办检查通报会、企业业主座谈会及银企关系协调会“四会”制度,进一步加强政府与企业、银行与企业、执法执收部门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及时化解影响工业经济发展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从而促进全县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案例概述】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爆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竹山县的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短缺、产品销售困难等一系列困难。为了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确保企业健康发展,竹山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十大亿元企业、规模工业企业及当年“小进规”企业中开展为期10个月的“解困促产、扩规增效”活动,帮助企业“减负、解难、融资、保产”,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正常,促进了全县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1至6月,该县66家规模企业中,除3家因季节性原材料收购和项目扩建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外,其余63家企业均实现了满负荷生产。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5.6亿元,占年计划的52%,同比增长21%;实现销售收入11.2亿元,占年计划的50.9%,同比增长19.7%;完成工业增加值4.7亿元,占年计划的53.4%,同比增长19%;实现税金3980万元,占年计划的53.1%,同比增长20.1%;实现利润4900万元,占年计划的51.58%,同比增长18.3%。
【主要措施】
推进管理创新,提升竞争能力。竹山县坚持引导企业从基础工作入手,苦练内功,外抓市场,内抓管理,向管理要速度,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引导企业大力开展增收节支、增产节约、节能降耗和挖潜增效活动,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引导企业学习、借鉴和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实现企业管理思想、管理体系、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科学化,全面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切实增强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
创新营销方式,拓宽销售渠道。县工业主管部门在认真做好市场调研和分析监测工作的基础上,帮助企业准确定位市场,把握市场趋势,同时引导企业把产品营销作为第一生产车间来抓,进一步转变营销观念、创新营销方式,提高市场营销水平。年初以来,着重抓好了现已形成规模生产能力的发供电、肚倍、葛根、板石、水泥、红砖、肥料、石煤、五氧化二钒、硫化钡、绿松石、金银珠宝饰品等适销对路产品的增产增效。
搭建信贷平台,拓宽融资渠道。该县把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题作为解困活动的重要措施,通过组织召开银企恳谈会、贷款供需对接会等途径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先后协调农行、信用联社、农发行等金融机构为天新公司、女娲山绿松石公司等企业发放贷款1300万元,为企业生产经营、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提供了资金支持。
出台优惠政策,争取资金支持。该县在认真落实国家税制、税率改革对中小企业的优惠扶持政策的同时,出台了《关于努力推进全县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在企业土地使用、财税政策、扶持奖励、融资服务、市场开拓、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实行让利于企业的优惠政策,先后为新潮建材公司等5家企业减免土地出让金600多万元,兑现以奖代补资金250万元。同时,经济、发改、科技、财政等部门抓住国家加大投资的政策机遇,积极帮助企业申报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等重点项目,今年以来,共有天新公司肚倍规模开发等15个项目被列入全省技术改造扶持计划,争取扶持资金1000多万元。
【几点启示】
在“解困促产、扩规增效”活动中,竹山县获得了以下几点启示:
加强组织领导是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该县成立了“解困促产、扩规增效”活动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县长佘立柱为组长,县委副书记赵哲,县委常委、副县长全照明为副组长,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督办指导。各乡镇、县直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也积极参与本地本部门“解困促产、扩规增效”活动,使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开展调查研究是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基础。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各有关部门领导经常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广泛开展 “三问三帮”活动(问企业资金状况,帮助筹集资金;问企业市场情况,帮助拓宽销路;问企业要素供给情况,帮助解决具体困难),全面摸清企业在生产经营、项目建设、产品营销等方面存在的困难,采取 “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的办法,现场办公,加以解决。
健全工作机制是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障。该县建立健全了工业经济运行月度分析会、重点项目督办检查通报会、企业业主座谈会及银企关系协调会“四会”制度,进一步加强政府与企业、银行与企业、执法执收部门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及时化解影响工业经济发展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从而促进全县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