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网讯(十堰日报)特约记者 黄治荣 夏行武 报道:“竹山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开发利用得好,旅游产业大有作为。”7月12日下午,在竹山举行的文化旅游产业讲座上,北京工业大学教授王国华精辟分析了竹山旅游资源优势、开发思路等,激发了聆听讲座的200多名县、乡干部全力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要支点,做大做强生态旅游产业的热情。
竹山县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红豆杉、大鲵等多种珍稀动植物,被中科院专家誉为“天然动植物园”;山水风光如画,美景众多;人文文化丰厚,是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圣地,也是上庸古国都所在地,还是首义元勋张振武、劳工大律师施洋故里,竹山高腔、民歌、皮影、剪纸等堵河民俗文化堪称艺术瑰宝。
近年来,该县立足优势资源开发,多渠道融资,建成了女娲山、九华山等景区,举办了四届女娲文化旅游节和三届圣水茶叶文化节、秦巴民歌擂台赛,启动了武陵峡、木鱼湖等景区建设,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粗具雏形。
今年,该县抢抓省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机遇,廓清思路,创新举措,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着力打造“三大品牌”,重点建设“三大工程”,致力把竹山建成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支点。一是打造女娲文化品牌,推进女娲山景区配套工程建设。在女娲山景区现有景观的基础上,建设女娲庙、游客中心等配套工程,提档升级13公里上山公路,争取省、市支持,将女娲文化旅游节打造成全省重要节庆品牌,把女娲山打造成祭拜女娲圣母的目的地。二是打造隐逸文化品牌,推进武陵峡·桃花源景区建设。武陵峡长30多公里,峡谷平均高800米以上,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原型地——桃花源即在其内。依托武陵峡·桃花源景区奇山幽峡秀水,打造隐逸文化品牌,兴建游览栈道、五柳池、游船码头等,开发观光、休闲、探险旅游,吸引八方游客“看人间仙境、探世外桃源”。三是打造山水风光品牌,推进“潘口湖”景区建设。利用潘口电站建成后的高峡平湖、一线穿珠美景,把田家坝、官渡建成具有秦巴风情的生态文化旅游名镇,带动潘口库区观光、休闲和水上运动、娱乐旅游开发。田家坝徽派风格新集镇上,即将动工复建三盛庄园、黄州会馆,正在筹建“丹桂飘香园、水上乐园”等景点,让厚重历史文化与山水风光交相辉映,展现生态文化旅游魅力。
竹山县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红豆杉、大鲵等多种珍稀动植物,被中科院专家誉为“天然动植物园”;山水风光如画,美景众多;人文文化丰厚,是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圣地,也是上庸古国都所在地,还是首义元勋张振武、劳工大律师施洋故里,竹山高腔、民歌、皮影、剪纸等堵河民俗文化堪称艺术瑰宝。
近年来,该县立足优势资源开发,多渠道融资,建成了女娲山、九华山等景区,举办了四届女娲文化旅游节和三届圣水茶叶文化节、秦巴民歌擂台赛,启动了武陵峡、木鱼湖等景区建设,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粗具雏形。
今年,该县抢抓省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机遇,廓清思路,创新举措,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着力打造“三大品牌”,重点建设“三大工程”,致力把竹山建成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支点。一是打造女娲文化品牌,推进女娲山景区配套工程建设。在女娲山景区现有景观的基础上,建设女娲庙、游客中心等配套工程,提档升级13公里上山公路,争取省、市支持,将女娲文化旅游节打造成全省重要节庆品牌,把女娲山打造成祭拜女娲圣母的目的地。二是打造隐逸文化品牌,推进武陵峡·桃花源景区建设。武陵峡长30多公里,峡谷平均高800米以上,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原型地——桃花源即在其内。依托武陵峡·桃花源景区奇山幽峡秀水,打造隐逸文化品牌,兴建游览栈道、五柳池、游船码头等,开发观光、休闲、探险旅游,吸引八方游客“看人间仙境、探世外桃源”。三是打造山水风光品牌,推进“潘口湖”景区建设。利用潘口电站建成后的高峡平湖、一线穿珠美景,把田家坝、官渡建成具有秦巴风情的生态文化旅游名镇,带动潘口库区观光、休闲和水上运动、娱乐旅游开发。田家坝徽派风格新集镇上,即将动工复建三盛庄园、黄州会馆,正在筹建“丹桂飘香园、水上乐园”等景点,让厚重历史文化与山水风光交相辉映,展现生态文化旅游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