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网讯(十堰日报)通讯员章 磊 张吉鸿
“早上乘公交车出门,晚上坐公交车回家,一天能挣100多块!”金秋时节,居住在竹山县溢水镇五房沟村的胡群斯,针对秋收农村劳力短缺的状况,组织同村7名农民工,在305省道沿线的溢水、麻家渡、宝丰等乡镇,收玉米、割谷子挣短工钱,忙得不亦乐乎。
近年来,竹山县交通运输行业得到了全面发展。2011年公交车开通后,每隔半小时就有一辆公交车通过305省道,途经溢水、麻家渡、宝丰等乡镇,为当地农民朋友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公路密度每平方公里达0.48公里
“你看,就这1公里多路不通,我们到隔壁九华村要绕道六七公里。现在有了通村水泥路,可方便多了。”竹山县深河乡井泉村党支部书记陈善典指着刚刚与九华村接通的通村水泥路,满脸洋溢着笑容。
据竹山县农村公路管理局局长纪宏伟介绍,今年以来,像井泉、九华村这样打通了村际断头路的村有12个,共计37公里。
2009年起,该县着手对村际断头路联网路进行勘测、设计等前期工作,到今年9月,共建成9条长171公里的村际断头路,涉及7个乡镇、17个行政村,惠及村民20多万人。
为优质高效完成建设任务,该县交通运输局积极统筹协调,与乡镇政府密切配合,认真把好质量关;工程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加强技术指导;完善各项监管制度,层层签订责任书,确保安全施工。
截至目前,该县拥有等级公路3120公里,其中二级公路450公里,县乡公路370公里,通村水泥路2300公里,公路密度每平方公里达到0.48公里,比5年前提高40个百分点,农村交通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乡村通车率达90%
入秋以来,溢水镇东川村陈善农种的蔬菜卖得快、价格也高。他高兴地说:“这主要得益于现在乡村开通了便民车,想到哪儿去,打个电话,小客车就开到了家门口。而过去,道路不通,蔬菜销售不及时,每年冻害造成的损失都有六七百元。 ”
近年来,该县加快发展农村客运,实行农村客运站一体化建设。2009年,该县成立了城乡公交公司,启动了“村村通客车工程”,投资300万元购买了10多台豪华客车,开通了20个村的通村客运。2011年,县运管部门通过市场运作,引导210台客运面的车投入到通村客运,满足农村乘客的需求。
为加快农村客运发展速度,该县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相关部门按照“限”、“免”、“补”、“定”、“办”的要求,尽快办理各种市场准入手续,对通村客运车辆给予适当优惠,减免相关费用。对建设乡镇五级站的补25万元,建候车棚每个补1万元,建招呼站每个补500元。据统计,近5年来,竹山县交通局、财政局累计对从事农村客运的200多台通村客运车辆、农村水路客运船舶发放了燃油补贴350万元,促进了该县农村客运的发展。
目前,该县已开通农村客运线路229条,建成5级客运站12个、候车棚210处、招呼站350个,256辆客运面的车从事通村客运,90%的行政村通了客车,受益农民达40余万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