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强县 绿色发展 城乡统筹 开放先导
竹山跻身全省二类县市行列
秦楚网讯(十堰日报)特约记者黄治荣报道:装机18万千瓦的龙背湾水电站大坝悄然长高,投资10亿元的国际绿松石城完成三分之一工程量,辐射27万人口的百里城镇带建设亮点纷呈……今年前三季度,竹山县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实现翻番,跻身全省二类县市行列。
站在转型跨越、后发赶超新起点上,竹山聚力实施“工业强县、绿色发展、城乡统筹、开放先导”四大战略,正用巨笔书写新传奇——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小漩、潘口、松树岭、龙背湾等40多座水电站星罗棋布,总装机达90万千瓦,水电大县之梦正在实现;火热建设的潘口水电开发区、明清农产品加工园、国际绿松石城、莲花新型工业园、宝丰循环经济园、铜皮沟生态工业园,集聚竹山绿松石、圣水绿茶、珍源单宁酸等名牌规模企业38家;20家亿元企业、100家骨干企业,助推工业产值迈向百亿元大关,撑起县域经济“半壁江山”。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依托水能资源招商引资80多亿元,全面开发堵河流域,积极开发风能、生物质能,着力建设全省重要水电能源基地;创优环境聚商,吸引潜龙矿业、成都市工商联十堰商会、福建皇家集团等矿产开发企业投资60多亿元,科学开发金银、铁、钒、重晶石资源,着力建设国际绿松石城等循环经济产业基地。
旅游产业迅速崛起。竹山风光秀丽、美景众多、文化丰厚,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是女娲炼石补天之地、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原型地,也是古庸国都所在地,还是全国“十星”文化发源地。竹山用“大文化”包装“大旅游”、用“大旅游”提升“大文化”,弘扬“十星”文化、传播“十星”文明,成功创建女娲山、九女峰等国家3A级景区,连续举办七届女娲文化旅游节、三届秦巴民歌擂台赛,启动武陵峡·桃花源、女娲天池等景区建设,唱响全国“女娲补天地、人间桃花源”生态文化旅游品牌,致力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板块。
农村发展日新月异。坡屋顶、马头檐、粉白墙、朱红门、格子窗,穿行在竹房城镇带305省道竹山县文峰乡至擂鼓镇沿线百里山乡,一座座别具风情的庸派村镇,在蓝天碧水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竹山探路山区城乡统筹发展,创新城镇建设、产业发展、环境整治、公共服务等体制机制,坚持规划、标准、风格、政策、管理“五个统一”,采取移民安置、工程拆迁、扶贫搬迁、地灾搬迁、更新改造、村庄整治“六种模式”,将305省道沿线“一城七镇百村”建成竹房城镇带核心示范区。
竹山跻身全省二类县市行列
秦楚网讯(十堰日报)特约记者黄治荣报道:装机18万千瓦的龙背湾水电站大坝悄然长高,投资10亿元的国际绿松石城完成三分之一工程量,辐射27万人口的百里城镇带建设亮点纷呈……今年前三季度,竹山县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实现翻番,跻身全省二类县市行列。
站在转型跨越、后发赶超新起点上,竹山聚力实施“工业强县、绿色发展、城乡统筹、开放先导”四大战略,正用巨笔书写新传奇——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小漩、潘口、松树岭、龙背湾等40多座水电站星罗棋布,总装机达90万千瓦,水电大县之梦正在实现;火热建设的潘口水电开发区、明清农产品加工园、国际绿松石城、莲花新型工业园、宝丰循环经济园、铜皮沟生态工业园,集聚竹山绿松石、圣水绿茶、珍源单宁酸等名牌规模企业38家;20家亿元企业、100家骨干企业,助推工业产值迈向百亿元大关,撑起县域经济“半壁江山”。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依托水能资源招商引资80多亿元,全面开发堵河流域,积极开发风能、生物质能,着力建设全省重要水电能源基地;创优环境聚商,吸引潜龙矿业、成都市工商联十堰商会、福建皇家集团等矿产开发企业投资60多亿元,科学开发金银、铁、钒、重晶石资源,着力建设国际绿松石城等循环经济产业基地。
旅游产业迅速崛起。竹山风光秀丽、美景众多、文化丰厚,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是女娲炼石补天之地、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原型地,也是古庸国都所在地,还是全国“十星”文化发源地。竹山用“大文化”包装“大旅游”、用“大旅游”提升“大文化”,弘扬“十星”文化、传播“十星”文明,成功创建女娲山、九女峰等国家3A级景区,连续举办七届女娲文化旅游节、三届秦巴民歌擂台赛,启动武陵峡·桃花源、女娲天池等景区建设,唱响全国“女娲补天地、人间桃花源”生态文化旅游品牌,致力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板块。
农村发展日新月异。坡屋顶、马头檐、粉白墙、朱红门、格子窗,穿行在竹房城镇带305省道竹山县文峰乡至擂鼓镇沿线百里山乡,一座座别具风情的庸派村镇,在蓝天碧水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竹山探路山区城乡统筹发展,创新城镇建设、产业发展、环境整治、公共服务等体制机制,坚持规划、标准、风格、政策、管理“五个统一”,采取移民安置、工程拆迁、扶贫搬迁、地灾搬迁、更新改造、村庄整治“六种模式”,将305省道沿线“一城七镇百村”建成竹房城镇带核心示范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