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汪训前)17个示范村,100多个示范院,11610个示范户,引领更多农民加入生态文明行列。竹山县以卫生星和生态星为重点,开展“创十星、洁万家”活动,颗颗星星装点美丽秦巴山区。
1993年,竹山率先探索开展以致富星、生态星、道德星、信用星、科技星、法纪星、计生星、文教星、团结星和健康星为内容的“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活动,被中央文明委、中宣部确定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示范点”。
新“三万”启动以来,竹山县将“十星级”文明乡镇、村、户系列创建作为农村工作的总抓手。县领导包片,乡镇干部包村,工作队包户,职能部门包星,组建124支工作队,派出927名队员,进驻250个村,开展结对共建生态文明村活动。
竹山在“十星级”系列文明创建中,突出文明村和文明户。全县“十星级文明户”达6.35户,“十星级文明村”达50个。他们与时俱进,11次调整星级内容,如针对十八大精神,在生态星的基础上,增加卫生星,单设文体星和义务星等。致富星一星带九星,道德星一星促九星,十星齐辉映。活动式星牌,动态化管理,半年初评,年底复评,随时摘星加星,有星户不高枕无忧,无星户奋勇争星。
抓投入,强机制,竹山十星文明创建虚实结合。该县整合各种惠农项目,建成通村水泥路2400公里,完成“一建三改”(建沼气池,改圈、改厨、改厕)4万户,建设风格统一的民居2万多户,全县80%农户用上安全水,植被覆盖率达80%。他们创建“3+X”激励机制,农户有道德星、法纪星、卫生星三颗星后,获得其他星即可得到与之相适应的惠农政策的扶持,群众争星得实惠,发展经济热情高涨。
竹山实行县乡道路综合管护路长制,258名路长分段管护210公里县乡主干公路的环境卫生和道路秩序。该县筹措农村卫生保洁经费,安排公益性岗位254个,添置垃圾箱(桶)、垃圾清运车,新建垃圾池、中转站和填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