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星光璀璨荆楚
——全省“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实现全覆盖
湖北日报讯 记者 陈会君 实习生 秦琼
罗述珍,十堰市个体工商户。想购进一块价值60万元的绿松石,一下拿不出这么多钱,凭借“十星级文明户”证书,从农村信用社贷款30万元。
刘福明,大冶市保安镇茶山村村民。爱玩牌,还赌钱。为拿到“法纪星”,戒掉牌瘾。今年春节前,顺利获得十星。
在全省,这样的评星、争星故事,还很多。
1992年开始,全省探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工作。20多年不懈努力,十星创建活动已在全省26000多个村普遍开展。截至上月底,十星创建实现全覆盖。
20年坚持实现全覆盖
一些地方在实现物质富裕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没有及时跟上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就是为了解决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的问题。
——2012年7月31日,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指出
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农户成为独立经济实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面临许多问题。1992年,全省提出“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各项任务量化成十个方面的内容,各用一颗星来表示,并制定相应的标准,号召广大农户踊跃夺星。1996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在全省农村广泛深入开展争创“十星级文明农户”活动的决定》。
多年来,省委、省政府紧跟农村形势变化,坚持形势变根本不变,将十星创建一以贯之常抓不懈。
竹山县拔尖成为典型,刘云山、刘奇葆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批示肯定。省委书记李鸿忠批示,要在全省推广竹山经验,收“墙里开花满园香”之效。
2012年7月,省文明委在竹山召开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9月,省文明委确定全省创建十星级文明户活动百镇千村示范点名单。
2013年1月,省委启动第三轮“三万”活动(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将创十星级文明户、创文明新村作为活动重要内容,8700多个工作队深入农村开展“两创”工作。目前,全省农村基本实现十星创建全覆盖。
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要着眼于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让农民群众“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在实践中得到提高”。把吸引群众参与作为开展这一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996年11月27日,中共湖北省委文件《关于在全省农村广泛深入开展争创“十星级文明农户”活动的决定》
请看竹山县一农户20年的评星记录:
1993年,六颗星,评语是家庭收入低、不相信科学、不和睦邻里、不做义务工;
1994年,七颗星,评语是不搞科学种田、邻里不和、卫生不合格;
1995年,九颗星,评语是不做义务工;
1996年,七颗星,评语是不搞科技种田,不出义务工,不送子女上学;
1997年,八颗星,评语是不引进良种,卫生不合格;
1998年到现在,都是十颗星。
可以看出,“十星级文明户”创建,紧密结合了群众生产生活。
省文明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最初,农民关心致富,就设立致富星、科技星;农民关心治安,就设立法纪星、道德星;后来强调信用,又把信用星放在突出位置;现在,大家关心环境、卫生,就把卫生星、生态星凸显出来。
十星创建宣传发动、组织协调,工作量大,完全靠基层干部推进,压力大。英山县成立农村思想道德协会,发动农村各类能人和“五老”人员参与评星工作,通过农民民主自治,创建效果好。在此基础上,我省各地农村普遍成立思想道德协会、乡风文明理事会等农村民间自治组织,在村委会的领导下,负责十星创建工作。
创建的关键是农民自评和互评。为了规范这些环节,全省印发《创建十星级文明户操作手册》和《评选注意事项和实施细则》,强调以村湾为单位,召开村民互评大会,引导各地真评真创。
建立机制实现常态化
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制定和实施惠农、强农政策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向“十星级文明户”、“十星级文明户”创建试点村镇倾斜,给予优先优惠待遇。
——2012年8月8日,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文件《关于在全省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的通知》
开头讲到的罗述珍贷款,就是夺星得实惠的典型例子。“十星级文明户”,有现金奖励,还可享受信用额度、信贷利率、子女升学、就医、农技培训等系列优惠政策。今年,省、市、县三级还将评比表彰十星级文明示范户,并给予更大奖励和更多政策优惠。
20年努力,十星创建工作形成了一项联动机制:省文明委统筹协调,省文明办具体负责,农业、金融、计生、卫生、妇联、综治、教育、文化、环保等相关职能部门参与配合。
2010年开始,建立目标管理机制:全省将创建活动纳入各市州领导班子年度目标考核,确保创建实效。
评星不搞终身制,动态管理,能挂星,还能摘星,确保创建更加公平、公正。
省委有关领导认为,“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有效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创新和基层文化建设。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深化、拓展、创新十星创建。
——全省“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实现全覆盖
湖北日报讯 记者 陈会君 实习生 秦琼
罗述珍,十堰市个体工商户。想购进一块价值60万元的绿松石,一下拿不出这么多钱,凭借“十星级文明户”证书,从农村信用社贷款30万元。
刘福明,大冶市保安镇茶山村村民。爱玩牌,还赌钱。为拿到“法纪星”,戒掉牌瘾。今年春节前,顺利获得十星。
在全省,这样的评星、争星故事,还很多。
1992年开始,全省探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工作。20多年不懈努力,十星创建活动已在全省26000多个村普遍开展。截至上月底,十星创建实现全覆盖。
20年坚持实现全覆盖
一些地方在实现物质富裕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没有及时跟上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就是为了解决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的问题。
——2012年7月31日,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指出
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农户成为独立经济实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面临许多问题。1992年,全省提出“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各项任务量化成十个方面的内容,各用一颗星来表示,并制定相应的标准,号召广大农户踊跃夺星。1996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在全省农村广泛深入开展争创“十星级文明农户”活动的决定》。
多年来,省委、省政府紧跟农村形势变化,坚持形势变根本不变,将十星创建一以贯之常抓不懈。
竹山县拔尖成为典型,刘云山、刘奇葆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批示肯定。省委书记李鸿忠批示,要在全省推广竹山经验,收“墙里开花满园香”之效。
2012年7月,省文明委在竹山召开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9月,省文明委确定全省创建十星级文明户活动百镇千村示范点名单。
2013年1月,省委启动第三轮“三万”活动(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将创十星级文明户、创文明新村作为活动重要内容,8700多个工作队深入农村开展“两创”工作。目前,全省农村基本实现十星创建全覆盖。
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要着眼于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让农民群众“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在实践中得到提高”。把吸引群众参与作为开展这一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996年11月27日,中共湖北省委文件《关于在全省农村广泛深入开展争创“十星级文明农户”活动的决定》
请看竹山县一农户20年的评星记录:
1993年,六颗星,评语是家庭收入低、不相信科学、不和睦邻里、不做义务工;
1994年,七颗星,评语是不搞科学种田、邻里不和、卫生不合格;
1995年,九颗星,评语是不做义务工;
1996年,七颗星,评语是不搞科技种田,不出义务工,不送子女上学;
1997年,八颗星,评语是不引进良种,卫生不合格;
1998年到现在,都是十颗星。
可以看出,“十星级文明户”创建,紧密结合了群众生产生活。
省文明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最初,农民关心致富,就设立致富星、科技星;农民关心治安,就设立法纪星、道德星;后来强调信用,又把信用星放在突出位置;现在,大家关心环境、卫生,就把卫生星、生态星凸显出来。
十星创建宣传发动、组织协调,工作量大,完全靠基层干部推进,压力大。英山县成立农村思想道德协会,发动农村各类能人和“五老”人员参与评星工作,通过农民民主自治,创建效果好。在此基础上,我省各地农村普遍成立思想道德协会、乡风文明理事会等农村民间自治组织,在村委会的领导下,负责十星创建工作。
创建的关键是农民自评和互评。为了规范这些环节,全省印发《创建十星级文明户操作手册》和《评选注意事项和实施细则》,强调以村湾为单位,召开村民互评大会,引导各地真评真创。
建立机制实现常态化
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制定和实施惠农、强农政策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向“十星级文明户”、“十星级文明户”创建试点村镇倾斜,给予优先优惠待遇。
——2012年8月8日,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文件《关于在全省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的通知》
开头讲到的罗述珍贷款,就是夺星得实惠的典型例子。“十星级文明户”,有现金奖励,还可享受信用额度、信贷利率、子女升学、就医、农技培训等系列优惠政策。今年,省、市、县三级还将评比表彰十星级文明示范户,并给予更大奖励和更多政策优惠。
20年努力,十星创建工作形成了一项联动机制:省文明委统筹协调,省文明办具体负责,农业、金融、计生、卫生、妇联、综治、教育、文化、环保等相关职能部门参与配合。
2010年开始,建立目标管理机制:全省将创建活动纳入各市州领导班子年度目标考核,确保创建实效。
评星不搞终身制,动态管理,能挂星,还能摘星,确保创建更加公平、公正。
省委有关领导认为,“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有效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创新和基层文化建设。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深化、拓展、创新十星创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