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十星”,精神物质双提升;道德星是基础,致富星为统领
走进竹山,在农户的门口,随处可见“星级”的匾牌。“星级”分十星,凭“星级证明”便可享受相关的惠农政策奖励。何伦兵的家是“十星级文明户”,2009年,他发现一片山地很适合养殖,无需抵押和担保,仅仅凭借“信用星”,他就得到5万元的移民致富信用贷款。在烟墩梓村,你可以看到成规模的茶叶产业基地、宽敞的村间公路、整齐的村民住宅。“我们的生活一点不比城里人差,而这都离不开‘十星’创建活动。”村民张光新以自家近几年的变化为例介绍说。
1993年,竹山县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决定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建试点活动。自1994年始,创建活动全面推开,短时间内就提升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水平。在“十星文明户”创建中,竹山县一直与改善民生相结合,以“致富星”为统领,让农民在争星创星中发展产业。现在,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比“十星”创建之初增长7倍。围绕“生态星”的创建,广大群众一起整治环境,建设以“坡屋顶、马头墙、羊角翘、白粉墙、朱红门、格子窗”为特色的庸派风格民居。如今,竹山城镇化率达到52%、植被覆盖率达到80%。“道路两侧绿树成荫,玄瓦白墙掩映其间”,已成真实写照。
“道德星”在“十星”中处于基础地位。从20载义务传唱“十星歌”的王义富,到身患重病坚守移民一线的“全省优秀共产党员”李传知,从照顾病母勤奋读书的“全国十佳好少年”徐航,到当街救人不留姓名的“最美姑娘”周丽,都是全县竞相学习的榜样。“争得十颗星,荣耀满门庭;丢掉十颗星,无脸见乡亲”,这首全县流传的顺口溜道出了竹山人的心里话。
近20年来,竹山县始终坚持“十星级文明户”的创建,并先后10次对“星级”内容进行调整:为加强集体观念,设置“五爱星”;为呼唤诚信回归,设置“信用星”……党的十八大以来,又提出用致富星“一星带九星”,让道德星“一星促九星”,迎来了全县“十星齐增辉”的精神风貌。
“星级文明户”,花开各地;树可学文明标准,增家庭幸福感
1996年11月,在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座谈会上,竹山“十星级文明户”创建经验受到高度重视,创建“星级文明户”的热潮从此在全国兴起……各地在创建活动中与当地社会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评选形式丰富多彩,评选机制多种多样,加快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改善了民生,增强了农民家庭的幸福感。
自1995年始,十堰市不断向纵深推进“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从单纯的农户创建一直发展到27大类的系列创建,涵盖全市所有机关、单位、行业、社区、乡镇。湖北省委、省政府把“十星级文明户”创建作为教育农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的重要举措,多次召开经验交流会。至3月底,26000多个行政村初步实现了“十星”创建全覆盖的目标。
1995年,北京平谷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2010年,平谷区委又决定把各部门有关家庭方面的所有评选,整合成“文明幸福家庭”创建活动,设立6条标准:“遵纪守法、婚育文明、诚实守信、科技致富、和谐友爱、爱护环境”。2001年,“星级文明户”评选率先在山东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街道陈西村展开,从最初的“三星级文明户”、“五星级文明户”,逐步发展到“十星级文明户”。2004年以来,江西在全省农村开展创评“文明信用农户”活动,2200多万农民参与其中。截至2012年底,共评选出“文明信用农户”近80万户,累计发放“文明信用农户”贷款160多亿元。
河北秦皇岛市的 “十星级文明农户” 创建活动,主要引导农民诚实守信、依法经营。近年来,当地农村没有发生一起由农民生产环节而引发出的食品安全问题。辽宁营口市启动“道德信贷金卡工程”,道德信贷金卡以“文明作担保、诚信作抵押”,拿到金卡就意味着获得创业的第一桶金。全市涌现出31962户“十星级”文明户,其中11237户获金卡。
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农村生产经营方式、利益格局、社会结构都发生深刻变化,农民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更务实,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凸显,道德建设也呈现诸多缺失。“星级文明户”的创建,及时为农民树立了具体可学的文明标准,也让诚信、有礼、互助重新成为各地乡村的社会风尚。
星级牵手文化,塑乡村新形象;建长效评选机制,提升自觉自信
全国各地的“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实际也是巨大的农村文化建设工程。每一项创建活动都与文化息息相关。活动宣传需要文化,“星级”内也无不设有文化这一“星”。各地的创建活动还与当地乡村的特色文化相结合,与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等交相辉映,广大农民在创建中提升了文化自觉性和文化自信心,塑造出当代农村文化的新形象。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冠洞村近年来以“星级文明示范户”评选活动为载体,打造“侗族百家宴”等旅游品牌,吸引了10万多人次的国内外游客,还借“款”文化促进当地的道德建设。“款”是具有权威性的侗族民约,冠洞村将“款”文化传承人列为“道德星”文明示范户,编写了男女平等、尊老爱幼的款词,让家家户户耳熟能详,自觉遵守。
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酒井乡勐根村的李娜倮上有老下有小,她与丈夫成立“老达保亚厄艺术团”。全家人都加入了传承民族音乐的行列。她创作的《快乐拉祜》等拉祜族歌曲传遍了大江南北。去年,她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
天津北辰区双街镇位于城郊结合部,在“学文重教星”创建中,他们先后推出“运河印象”音乐焰火晚会、“点燃魅力舞台”消夏文艺晚会等,承办全国传统八极拳擂台选拔赛、天津市传统武术大赛等。书法、绘画、戏曲、秧歌、广场舞异彩纷呈,22支特色文化活动队每年演出百余场,家家户户都可以在大舞台上一显身手。
山西晋城市、上海奉贤区、浙江丽水市、安徽铜陵市等地,建立了一套长效评选机制,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评选内容,公平、公正评选出各类文明户,一步步提高了农村基层的民主水平,为我国农村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家和万事兴。“星级文明户”的创建,促进了家庭,这个农村最基本的经济和社会单元崇德向善、勤劳致富,为政治昌明、文化繁荣、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打下了基础。我国有2亿多农户,每个农民都能在“星级文明户”的创建中实现中国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