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膏拆封检查折射“调包”之痛
在超市买盒牙膏,结帐时却被收银员开盒检查。商家此举,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还是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还是对消费者的不信任?
近日,陪一从外地来的朋友到寿康买东西。买了牙膏等商品后到收银台结账,收银员用读码机“读”牙膏的条形码时,特地将牙膏的外包装纸盒打开,以检查其中的牙膏与外包装是否一致。收银员这一举动引起了朋友的不满,他认为商家的这种超出常规的检查,是对消费者的不信任。虽然收银员反复解释,但语言冲突还是没能避免。
面对消费者的愤懑,商家也有苦衷,因为这一纠纷的诱因是部分素质低下的消费者频频将卖场商品“调包”。据介绍,牙膏、白酒等虽有纸盒包装,但不同档次的产品价格差异很大,如同等分量不同品牌的牙膏,便宜的每支只有1元多,而贵的每支近20元。个别消费者在选购牙膏时,将高档牙膏拿出后放进低档牙膏的包装盒,最终以低价买走了高价的牙膏。而白酒的“调包”方法与牙膏如出一辙。更让商家头疼的是,他们在损失金钱的同时,遭遇了大量的投诉,一些购买高档牙膏的消费者,在回家后发现牙膏被“调包”,十分气愤地向商家讨要说法。
为避免遭受“调包记”的伤害,商家于是在增加巡查人员和监控探头的同时,也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如将高档和低档白酒分开销售,高档酒放进封闭的柜台,付账后才能拿酒;而牙膏必须接受“开口”检查。记者从几家超市了解到,虽然“开口”检查等非常规举动颇受顾客非议,但商家依然表示要坚持下去,因为眼下实在找不到既可以降低损失又可以不得罪消费者的更好的方法。 (操儒舜)
在超市买盒牙膏,结帐时却被收银员开盒检查。商家此举,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还是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还是对消费者的不信任?
近日,陪一从外地来的朋友到寿康买东西。买了牙膏等商品后到收银台结账,收银员用读码机“读”牙膏的条形码时,特地将牙膏的外包装纸盒打开,以检查其中的牙膏与外包装是否一致。收银员这一举动引起了朋友的不满,他认为商家的这种超出常规的检查,是对消费者的不信任。虽然收银员反复解释,但语言冲突还是没能避免。
面对消费者的愤懑,商家也有苦衷,因为这一纠纷的诱因是部分素质低下的消费者频频将卖场商品“调包”。据介绍,牙膏、白酒等虽有纸盒包装,但不同档次的产品价格差异很大,如同等分量不同品牌的牙膏,便宜的每支只有1元多,而贵的每支近20元。个别消费者在选购牙膏时,将高档牙膏拿出后放进低档牙膏的包装盒,最终以低价买走了高价的牙膏。而白酒的“调包”方法与牙膏如出一辙。更让商家头疼的是,他们在损失金钱的同时,遭遇了大量的投诉,一些购买高档牙膏的消费者,在回家后发现牙膏被“调包”,十分气愤地向商家讨要说法。
为避免遭受“调包记”的伤害,商家于是在增加巡查人员和监控探头的同时,也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如将高档和低档白酒分开销售,高档酒放进封闭的柜台,付账后才能拿酒;而牙膏必须接受“开口”检查。记者从几家超市了解到,虽然“开口”检查等非常规举动颇受顾客非议,但商家依然表示要坚持下去,因为眼下实在找不到既可以降低损失又可以不得罪消费者的更好的方法。 (操儒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