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从数字看发展
发布时间: 2005-10-15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本报特约评论员
  最新统计表明,元至9月,全县完成财政收入6004.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1%,继续保持了大幅度增长。同时,我们也看到,17个乡镇有11个乡镇完成任务同比下降,其中9个乡镇完成任务的进度在50%以下,少数乡镇仅有数万元的收入入库。
  我们不是“唯数字论”者,更坚决反对搞不切实际的、甚至是虚假的“数字政绩”。但数字尤其是诸如财政收入一类的重要数字,则是衡量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不得不讲,不得不看。
  透过数字,可以看到一个地方的发展意识。同样是取消农特两税政策,有的地方积极培植财源,大力发展产业,财政收入保持了稳定甚至快速增长,有的地方则在培植财源和发展产业上积极性不高,紧迫感不足,财政收入增幅不大甚至下滑。从根本上讲,这是一种发展意识的差异。在抢抓机遇、快速发展的时代,慢进等于后退,对于我们贫困地区更是如此。
  透过数字,可以看出一个地方的思想解放程度。经济大发展需要大开放。只有把区域经济发展融入到全国乃至全球经济之中,才能不断优化生产力要素,才能抓住更多的发展机遇。经济发达地区的实践早已证明了这一点,我县引资开发的成功经验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
  透过数字,可以看到一个地方领导者的落实力度。应该说,县委、县政府谋发展、抓发展的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但在一些地方落实的很不够。财政收入反映出来的问题仅仅是其中之一。抓而不紧,等于没抓。抓落实关键在于干部作风,关键在于各级领导的率先垂范。
  透过数字,可以看出一个地方的全局观念和奉献意识。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需要全县各地、各行各业的同步快速发展。一个地方掉队,就有可能拖住全县发展的“后腿”。有的地方,国家一年投入数百万甚至上千万,但其产出效益却微乎其微。这是缺乏全局观念和奉献意识的表现。
    透过数字,还可以看到很多很多。最根本的,我们要从中看到差距,看到不足,看到压力,看到动力。财源建设和财政收入是经济发展的综合反映。只有牵住牛鼻子,才能抓住要害。当前,全县上下要把产业建设作为培植财源的重中之重,立足长远,科学规划,坚持不懈,狠抓落实。要努力创优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加快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农村经济示范户,培育市场主体,同时,增强他们的纳税意识和奉献意识。
    总之,透过数字看发展,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只有树立只争朝夕、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开放、文明、富裕的新竹山才能早日建成,建设生态水电大县的目标也才能早日实现!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