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10月中旬,县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办公室陆续收到近百封社会各阶层的特殊来信。翻阅来信,除了部分建议型信件外,91%的是称赞国家好政策和对我县推行的阳光政务作法表示感恩、谢意。这充分证明了我县政务信息社会化公开已由被动转入主动,阳光政务走进群众生活,和谐发展氛围日趋浓厚。
去年,我县全面推行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将社会关心、关注的“人”和“钱”两方面敏感政务信息通过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及时、全面地向社会公开,与群众“零”距离接触,方便查询、监督。推行“双公开”,清理财政供养人员82人,节约财政支出120余万元。
今年,又将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范围进一步“放大”。在对去年已上网公开的42项财政性资金进行整理、完善的基础上,新上网公开22项财政专项资金,资金总额达4亿余元;上网各类政策法规31个类别1200余条;同时将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纳入公开范围。如今,“两免一补”资金、人饮安全资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粮食直补、良种补贴、退耕还林补助金、城市居民低保金、移民后补资金等最受老百姓和基层政府关注的各类财政性资金和单位、人员编制基础信息,均可在全县32个免费查询点进行查询,可供查询的数据库资料达120万条。
今年8月至9月,组织开展了专题宣传月活动。组建流动查询专班深入全县17个乡镇无网络村组农户院子,运用无线网卡上网的方式,现场投影讲解政务公开的宗旨、网页内容,手把手教农民查询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数据和资料,解答村民疑虑,并发放《致农民朋友的一封公开信》,让更多的普通百姓懂得上网查询信息。同时,推行查询点建设“七个一”,加强对32个免费查询点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消除查询点信息查询盲点;并做好网上答复,化解矛盾,消除误会。截止9月底,已办理网上咨询、投诉、建议255条,回复率100%。从而使“双公开”网页成为了干部、群众关心政务、政策咨询、资料查询的基础平台,群众对政务公开的知晓率和参与率不断提升,网页点击率现已突破2万人次大关。 (贺荣猛 杨 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