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这两天,县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电话异常火热,许多家长和学生来电咨询生源地助学贷款情况,该中心主任凌彩霞告诉记者,湖北作为全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试点省,今年将继续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我县将按照省里要求在8月15日之后开始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且没有计划限制,大学入学新生和在校生不需要去银行申请,直接到资助管理中心办理。
在县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了解到,对家庭贫困的大学新生和在校大学生可凭录取通知书(在校大学生凭学生证)、户口和相关贫困证明,与家长一起到县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填写申请表,签订贷款合同。每人每学年申请到的最高额度为6000元,可贷一年,也可以贷四年或者五年,所贷的款均分年度直接打入学生就读的高校,不采取现金形式发到学生或者家长入中,其助学贷款主要用于支付大学学费和住宿等费用。助学贷款还款期限原则上按全日制本专科学制加10年确定,最长不超过14年。此外,贫困新生也可以入学后向高校申请国家助学贷款,该贷款原则上每人每学年最高不超过6000元。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财政贴息,大学生在读期间不需承担利息。
据县教育局介绍,一时拿不出学费的贫困大学生也可入学。全国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都建有“绿色通道”,即对被录取入学、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凭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到学校报到,尽全力缴费后,学校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奖、贷、助、补、减”等不同办法予以资助。大学生在校期间还可通过校内勤工助学、高校设立的奖学金、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完成学业。我省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特别是孤残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及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等,实行减免学费政策。
我县对贫困大学生也十分关爱,县团委近几年连年开展“希望工程爱心资助优秀大学生”活动,今年也联合有关部门在县直机关组织开展“一个团支部结对帮扶一名优秀贫困大学新生”活动,目前已初步确定结对帮扶36名贫困大学新生。县总工会与县新闻办、县电视台也携手开展“金秋助学”募捐活动,县总工会将组织各基层工会、各级劳动模范及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积极参与到“金秋助学”活动中来,帮助贫困大学生筹集学费,让他们顺利踏入大学校园。县工商联也争取省市有关单位资助,开展“天运”助学活动。
对高中和中职学生也有许多资助政策,从去年开始国家启动中西部普通高中贫困生资助专项活动,去年资助我县高中生153人,每人1000元,今年将继续实施,我县贫困高中生可向学校提出申请。我县社会各界对高中也有一些资助项目,“明德奖学金”每年资助高中生30人,每学年900元。“麦田计划”也拿出一定指标资助高中生,开展爱心行动。 此外,国家还规定高中学校还将从“三限生”收费中拿出10%的资金,用于资助贫困家庭品学兼优的高中生。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可申请适当减免学费。
国家对中职生、技校生资助政策更多。只要是取得中职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一、二年级学生都可申请国家助学金,包括农村户口学生和县镇非农业户口学生,以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含城市残疾学生),每生每年1500元。 开学一周内,农村学生和城镇非农业户口的学生凭户口本或户口迁移证,城市经济困难学生可凭低保证,或居委会和街道办事处开具的贫困证明,直接向就读中职学校申请,该助学金不限制生源地。国家还要求各中等职业学校每年从学费收入中提取5%的经费,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减免、校内奖学金、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方面。有条件的中职学校要积极实行“绿色通道”制度,对持有可证明其贫困的新生,可先办理入学手续,根据核实后的家庭经济情况予以不同方式的资助,再办理学籍注册。
九年义务教育更是迎来“艳阳天”。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要求,我县所有中小学校都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免费提供教材,且从今年秋季开始教材标准又有了提高。同时,继续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农村学生除全部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外,还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贴标准为小学每人每天2元,初中每人每天3元,全年按250天计算。(苗东升 凌彩霞 向继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