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8月14日,记者走在官渡街上,居然看见了“官渡黄酒”的招牌,禁不住进店探个究竟。众所周知,竹山烤酒历史悠久,但向来以“苞谷兜子”出名,黄酒是房县的特产,官渡哪儿来的黄酒?难道是个噱头?
进店一问,真是官渡的黄酒,不过是房县的风味,是官渡街居委会曾丽学的房县技术。
2011年,39岁的曾丽带了5000元技术转让费,到房县庐陵王酒厂学艺半年,回来后在官渡做黄酒。房县黄酒不是那么好做的,糯米品质、酿酒温度、用水都有严格要求,曾丽在新街村白家湾建厂,在离厂房1公里外的地方打井,井深20米。去年生产黄酒10吨,产值16万元,还没到春节,黄酒就卖完了。
开始曾丽把黄酒放在官渡街的酒店里出售,还打的是房县黄酒的名头。渐渐地,名声越来越大,尤其是“官渡两日游”开通后,武汉、十堰、安徽、河南的游客品尝了不说,还都往家里带。曾丽于是注册了“官渡黄酒”的商标,在生产散装黄酒的同时,搭上官渡镇旅游产业的“便车”,把黄酒打造成旅游产品,设计外包装,打出“官渡黄酒”的招牌。(陈剑 贺华)

来一杯官渡黄酒

官渡黄酒成旅游产品
进店一问,真是官渡的黄酒,不过是房县的风味,是官渡街居委会曾丽学的房县技术。
2011年,39岁的曾丽带了5000元技术转让费,到房县庐陵王酒厂学艺半年,回来后在官渡做黄酒。房县黄酒不是那么好做的,糯米品质、酿酒温度、用水都有严格要求,曾丽在新街村白家湾建厂,在离厂房1公里外的地方打井,井深20米。去年生产黄酒10吨,产值16万元,还没到春节,黄酒就卖完了。
开始曾丽把黄酒放在官渡街的酒店里出售,还打的是房县黄酒的名头。渐渐地,名声越来越大,尤其是“官渡两日游”开通后,武汉、十堰、安徽、河南的游客品尝了不说,还都往家里带。曾丽于是注册了“官渡黄酒”的商标,在生产散装黄酒的同时,搭上官渡镇旅游产业的“便车”,把黄酒打造成旅游产品,设计外包装,打出“官渡黄酒”的招牌。(陈剑 贺华)

来一杯官渡黄酒

官渡黄酒成旅游产品
相关新闻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