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堵河两岸
“创业启示录”之一:平顶山下的竹坪“井长族”
发布时间: 2007-10-18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开栏语:在这个大开放、大流动、大发展的全新时代,一批批胸怀理想、立志创业的堵儿女走出山门,走向广阔的九州大地,他们历经艰辛,奋勇拼搏,终于在异国他乡开创一方事业。为弘扬他们这种矢志不渝、不畏艰辛、奋勇创业的精神,给建设家园和共奔小康的全县人民添力鼓劲,也为给立志创业的人们提供一些经验启迪,县劳动保障局、新闻办联合推出“创业启示录”系列专题。
平顶山下竹坪“井长族”

策划组稿:方显春 夏行武 李文治   摄影撰文:王素冰
 
  
  人物档案:方大环(左),男,1966年出生于竹坪乡黄家湾村,1996年到平顶山采矿,现为天祥有限公司的“井长”,带有采煤工1200人。田胜华(右),男,1971年出生于竹坪乡黄家湾村,1992年到平顶山采矿,现为金丰矿业“井长”,带有采煤工1500人 。据不完全统计,除方大环、田胜华外,在平顶山煤矿带队的竹坪籍“井长”还有陈丰明、郑成忠等16人,有我县采煤工近2000人。

  位于豫中南的平顶山市,因盛产有“黑金”之誉的优质煤而名扬天下。初秋时节,当我们驱车驰入这座“中原煤仓”时,感受到的是平整的街道、靓丽的楼房、葱笼的绿树和时尚的人群,与此前思维定势中形成的“黑呼呼”的产煤区印象形成了巨大反差。
  听说家乡人要来平项山了,十几名一直忙于各自矿区的竹山人,纷纷放下手中的活儿,齐聚在一家规模很大的“生态园”酒店,像迎接亲人般欢迎我们的到来。他们就是在这里干出一了番事业的我县竹坪乡的“井长”们。
“煤黑子”的生活很阳光
  餐桌设在假山绿树间,乡音乡情一下子洗去了旅途的疲惫。“听说你们要来,大伙儿都盼了一个星期了。”一个精干、时尚的中年汉子对我们说。他叫方大环,因为到这边来得较早,人又热心仗义,在乡亲们中颇有些大哥的架式。
  “看到你们在这里事业做得很大,工作生活都很好,县里的领导和乡亲们就放心了!”随行的县人大常务副主任王友军欣慰地说。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开了。金丰矿业的“井长”田胜华说:“谢谢县里领导和乡亲们的关心。才来的时候,确实很苦,也很危险。现在通过这多年的打拼,我们已经赢得了当地各界人士的尊重和信任。”据介绍,仅竹坪在这里带队当“井长”的就有16人,每人都带着几百到上千号人,大多数“井长”都有自驾车;在这里打工的近2000竹山人,每月人均都能挣到三四千元。
  吃罢午饭,我们驱车二十公里,来到老乡们工作、采矿的石龙开发区。一出市区,便见一座座堆积如山的煤,“煤都”终于现出她的本来面目来。车子刚刚驶入田胜华工作的金丰煤矿,就响起了一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原来这是老乡们燃鞭欢迎我们。
  在煤矿生产监控室,十几个显视屏显示着矿下各个区域、环节运转情况,各种仪表准确地显示着井下空气、瓦斯含量、气压、温度等各项生产指标。接待我们的王矿长介绍说,现在的煤矿管理严格到位,只要严格规范操作,生产是很安全的,“请家乡人放心,我们在这里生活得很好。”
创业从睡屋檐开始
  正如成功的将军都是从最基层的士兵中干出来的一样,竹坪的“井长”们也都是从最苦最累的采煤工打拼出来的。
  在淅沥的小雨中,方大环开始讲述关于他的往事。
  出来打工之前,他已是乡里小有名气的万元户。为了实现买一辆全新农用车的愿望,1996年5月,也是在一个小雨淅沥的初夏傍晚,他和一群竹坪籍的老乡来到了平顶山一家矿区。由于条件简陋,来的民工太多,当夜方大环只好睡在屋檐下,为了遮挡乱溅的雨滴,他找来一床破竹席盖在身上。下矿井,要坐几百米的吊车才能抵达矿井底部,真是又新奇又害怕。矿下的温度能达到四十多度,简直挥汗成雨。为了多挣点工资,他每天要干十几个小时的活儿。这种“人海战术”的采矿方式,效益低下,且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方大环想,如果有一天我能独立管理一个矿井,一定要用科学现代的管理模式。
  基于这种想法,在井下干了一个多月的方大环突然不干了。他决然地带着十几个老乡,来到当地的高山十四井矿。老板见他们人少力薄,又没有独立采煤的经验,怎么也不肯接收他们。方大环向老板立下“军令状”:自带工具、人员下井,如果半个月采不出新矿源,分文报酬不取,自动走人。老板被他们所打动。下井第七天,煤还没见着,却已无米下锅。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异地他乡,在别个矿区打工的老乡田胜华借给他们两袋面条,郑成忠给他们送来了100元钱,可谓“落难之时一碗粥,胜过盛时黄金屋”。方大环说,这两次在别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帮助,让他终生铭记,更让他明白了乡情的可贵。功夫不负有心人,下井第十天,方大环终于带队挖出了优质煤。就这样,平顶山下的第一个竹坪籍“井长”以自己的诚信、勤奋、务实赢得了老板的信赖。2000年开始,方大环开始对矿井“大包”。所谓“大包”,就是全面负责矿井的生产管理,是实质上的矿区“总经理”。方大环用自己挣来的钱投资买机械、添监控设备,使矿井真正实现了科学化、机械化生产,成为当地安全生产的煤矿典型。
  田胜华应该是来平顶山最早的一批竹坪人之一。1992年,身无分文的田胜华与老乡一起,从江苏常州坐火车前往平顶山。因无钱买票,他们混进车后躲在厕所里不敢出来,谁知列车一直把他们带到了西安。列车员见他们确实无钱,不仅没逼着他们要钱,还给他们做饭吃,然后把他们送到下轮开往平顶山的火车上。就这样,田胜华与平顶山结下了缘。从采煤工干到班长,因其勤劳肯干,人缘又好,逐渐得到老板的信赖。1997年4月7日,因人为因素,矿井发生瓦斯爆炸,出现上百人的伤亡事故,田胜华因倒班没有下井而幸免于难,矿区老板被判刑入狱。田胜华重旧情,多次到监狱探望矿区老板。四年后,老板出狱,在亲人的帮助下重新买下一个被人废弃的矿井,点名要田胜华来带队。经过五个月的努力,田胜华带队找到了一片特优煤矿资源。矿区老板说,煤矿的起死复生,田胜华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可真是个“帅才”呢!
  正是在方大环、田胜华的带动下,陈丰明、郑成忠等一批又一批的竹坪人来到平顶山创业,成为当地采煤业的骨干力量。方大环说:“现在,竹坪人在这里的名声很响,很多矿主争着请我们。老乡们的共同努力,为我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
成功有门  创业有道
  我县每年大约有8万人外出打工创业,能真正闯出一片天地的还是少数,竹坪的“井长”们有什么成功之谈吗?
  在我们下塌的龙泰宾馆的房间里,方大环从容而优雅地说:“说不上什么‘成功之谈’,就算是这多年我们闯荡出来的一点经验吧,说出来,看能不能对外出创业的老乡有点帮助。我觉得,成功的因素很多,但有几点要特别看重。”
  首先,要沉下一口气,干出实绩来,树立诚信肯干、吃苦耐劳的好形象。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来,我们一无所有,只剩下勤劳的双手。要赢得老板和工人的信任,就必须沉下一口气,干出实绩来。关键时候要忍得住、吃得亏,最终都有回报。夸夸其谈的人,终究成不了事业。”
  其次,要有一颗当老板、干事业的心。哪怕你穷得吃了上顿没有下顿,也想着明天或后天我要自己当老板,要把这作为克服困难前进的动力。要做有心人,一边干着采煤工,一边观察、思考矿井是怎么运作、管理的,自己干会怎么干。这样,你就会比别人的机会多。”
  再次,要学会和各种人处理关系。这一点非常重要,在矿区和在农村种地最大的不同就是天天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处理各种事情。要懂得别人在想什么、工人最需要什么帮助,要看得准这些主要的问题,并把它解决好。”
  最后,一定要遵纪守法。外边的环境很复杂,我们许多老乡出来,因为不学法、不懂法,吃了很多亏,不少人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我劝外出的老乡们,违法乱纪的事儿一定不要干,一定要知法守法,洁身自好。”
  谈到今后的打算,方大环说:“我们几个竹坪老乡有个想法,准备合伙在十堰建一家五星级宾馆,眼下正着手在北京路上买块地呢。毕竟在外边创业太辛苦,还是回到家乡干一番事业吧!”


采访札记:“富起来”的勇气
  有个成功的富翁提出了一个问题:穷人最缺什么?在场的人莫衷一是,有的说缺金钱,有的说缺机遇,还有的说最缺的是有钱的父母。富翁笑笑说,都不对,他们最缺的是富起来的勇气!
  诚然,一个人要通过成功创业获得财富,资金、机遇等外在的客观条件很重要。但与创业者主观动力比起来,这一切都显得无足轻重了。世界上没有天生的富翁,每一个成功创业的人莫不是白手起家、历经千辛万苦打拼出来的。在创造财富、拥有财富的进程中,鼓起向财富进军的勇气,无疑是成功的源泉和动力。
  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创业的我县<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