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城商业文化探析之一
广告标牌的无语诉说
李 俊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商业文化悄然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评价一座城市是否繁荣昌盛的标准。
看庸城的商业文化,首先当看广告标牌和门店招牌的变迁。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竹山很少见有广告标牌,而门店招牌也很简陋,说不上有什么文化内涵,记得当时大街上有一家非常红火的国营“竹山旅社”,门面为红漆所书4个大字,大字上面画一红色五星,在当时已算是光彩夺目了。在后街有一家私人旅社名叫“裕和诚旅社”,店名是书法家冷冰所题,书法苍劲有力,倒是有一些文化内涵,但只是题写在墙上,也没有任何装裱,任风打日晒,惭已斑驳。再看广告标牌更是无文化内涵可言,当时时兴在店门旁挂一黑板,上书“收购桐油、木耳、核桃、金银花”等字样,也有讲究一点的在门口置一活动竖牌,上面贴上红纸,用毛笔书上“内有袜子、红糖、猪油”等。真正现代商业文化的进入是在九十年代末期,保险大楼和烟草大楼的落成算是竹山标志性建筑,尤其是大楼顶上初次装上霓红灯,给山城人带来不小的震憾,每当夏夜,人们蜂涌到大桥头观灯纳凉,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惬意。
到了本世纪初,现代商业文化如洪水般不可阻挡地灌入山城,把封闭的小城一下与外面的大世界连通起来。门面装修已成为商家的必修课,并且引进了许多外地的经验和款式,较着劲儿看谁装修的大气漂亮、新颖别致;门店的名称也不断变换,“理发店”换成了“某某发廊”、“某某美容中心”,酒店也挂上了“翠园”、“神龙”的金字招牌,更让人叫好的是连“简爱”、“爱拉我游”等外国的雅名也搬上了门顶成为店名。广告标牌的发展更是不得了,从手写广告标牌到喷绘、到写真,从小块广告到大幅广告,从门前广告到楼顶到野外广告,如移动公司的手机广告,叶氏超市“大红鹰”广告,圣水茶的巨幅广牌等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内容上也是各显精采,有反映本地特色的风光、物产,也有企业品牌的创意广告,而更多的是明星的倩影和灿烂的笑容。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五颜六色的牌子,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扑朔迷离的彩灯,小城才有了繁华的景象、才有了现代的气息。
广告标牌、店铺招牌是城市的脸,脸上笑容能灿烂多久这要看商家对商业文化的追求和理解,一种文化讲究的是个性与特色,没有个性的文化只能是“大路货”,不会产生长久的魅力,竹山的商业文化只有朝着地域化、特色化、个性化方向发展,才会有广阔的前景,才会在人们的心中打下深刻的烙印。
广告标牌的无语诉说
李 俊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商业文化悄然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评价一座城市是否繁荣昌盛的标准。
看庸城的商业文化,首先当看广告标牌和门店招牌的变迁。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竹山很少见有广告标牌,而门店招牌也很简陋,说不上有什么文化内涵,记得当时大街上有一家非常红火的国营“竹山旅社”,门面为红漆所书4个大字,大字上面画一红色五星,在当时已算是光彩夺目了。在后街有一家私人旅社名叫“裕和诚旅社”,店名是书法家冷冰所题,书法苍劲有力,倒是有一些文化内涵,但只是题写在墙上,也没有任何装裱,任风打日晒,惭已斑驳。再看广告标牌更是无文化内涵可言,当时时兴在店门旁挂一黑板,上书“收购桐油、木耳、核桃、金银花”等字样,也有讲究一点的在门口置一活动竖牌,上面贴上红纸,用毛笔书上“内有袜子、红糖、猪油”等。真正现代商业文化的进入是在九十年代末期,保险大楼和烟草大楼的落成算是竹山标志性建筑,尤其是大楼顶上初次装上霓红灯,给山城人带来不小的震憾,每当夏夜,人们蜂涌到大桥头观灯纳凉,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惬意。
到了本世纪初,现代商业文化如洪水般不可阻挡地灌入山城,把封闭的小城一下与外面的大世界连通起来。门面装修已成为商家的必修课,并且引进了许多外地的经验和款式,较着劲儿看谁装修的大气漂亮、新颖别致;门店的名称也不断变换,“理发店”换成了“某某发廊”、“某某美容中心”,酒店也挂上了“翠园”、“神龙”的金字招牌,更让人叫好的是连“简爱”、“爱拉我游”等外国的雅名也搬上了门顶成为店名。广告标牌的发展更是不得了,从手写广告标牌到喷绘、到写真,从小块广告到大幅广告,从门前广告到楼顶到野外广告,如移动公司的手机广告,叶氏超市“大红鹰”广告,圣水茶的巨幅广牌等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内容上也是各显精采,有反映本地特色的风光、物产,也有企业品牌的创意广告,而更多的是明星的倩影和灿烂的笑容。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五颜六色的牌子,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扑朔迷离的彩灯,小城才有了繁华的景象、才有了现代的气息。
广告标牌、店铺招牌是城市的脸,脸上笑容能灿烂多久这要看商家对商业文化的追求和理解,一种文化讲究的是个性与特色,没有个性的文化只能是“大路货”,不会产生长久的魅力,竹山的商业文化只有朝着地域化、特色化、个性化方向发展,才会有广阔的前景,才会在人们的心中打下深刻的烙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