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倍的种植关键技术是蚜虫的放养、安全过冬和挂袋……”9月7日,文峰乡塘湾村肚倍专业合作社社长王太新在为社员现场培训肚倍管理技术。
王太新的肚倍致富创业之路始于1989年?当年他发展了17亩肚倍,然而由于缺乏科技知识管理,1993年已发展20多亩挂果的倍树几乎绝收。但是王太新没有灰心?他不停的寻找解决的办法。1996年肚倍不再受市场欢迎,农户纷纷拨掉树苗改种其它作物。王太新见劝阻无用,于是把农户抛弃的树苗运回自己家中栽植,这招致了全体家人的强烈反对。可他还是“我行我素”,经过几年的发展,肚倍林扩展到80多亩。2000年,肚倍价格一路攀升。王太新知道商机来了,他通过查阅资料试着种植了60多平方米苔藓,进行了蚜虫放养实验,结果丰收了,这让他尝到了科技的甜头。
2006年,在乡政府、县林业局技术指导下,王太新和其他农户建起了肚倍高产示范园300亩,人工植藓、蚜虫放养基地100亩。当年塘湾村韩家坡肚倍园喜获丰收,27户倍农共采摘肚倍2.5万余斤,角倍八千余斤,户平收入4000多元。为了组织农户规模化生产,更好地发挥基地效应,今年5月王太新和当地27户栽种肚倍的农户,成立了肚倍专业合作社。作为社长的他免费为社员进行肚倍蚜虫挂袋放养服务和技术培训,组织肚倍销售。目前,在王太新的带动下,全乡已发展肚倍7000余亩。(许 忠)
王太新的肚倍致富创业之路始于1989年?当年他发展了17亩肚倍,然而由于缺乏科技知识管理,1993年已发展20多亩挂果的倍树几乎绝收。但是王太新没有灰心?他不停的寻找解决的办法。1996年肚倍不再受市场欢迎,农户纷纷拨掉树苗改种其它作物。王太新见劝阻无用,于是把农户抛弃的树苗运回自己家中栽植,这招致了全体家人的强烈反对。可他还是“我行我素”,经过几年的发展,肚倍林扩展到80多亩。2000年,肚倍价格一路攀升。王太新知道商机来了,他通过查阅资料试着种植了60多平方米苔藓,进行了蚜虫放养实验,结果丰收了,这让他尝到了科技的甜头。
2006年,在乡政府、县林业局技术指导下,王太新和其他农户建起了肚倍高产示范园300亩,人工植藓、蚜虫放养基地100亩。当年塘湾村韩家坡肚倍园喜获丰收,27户倍农共采摘肚倍2.5万余斤,角倍八千余斤,户平收入4000多元。为了组织农户规模化生产,更好地发挥基地效应,今年5月王太新和当地27户栽种肚倍的农户,成立了肚倍专业合作社。作为社长的他免费为社员进行肚倍蚜虫挂袋放养服务和技术培训,组织肚倍销售。目前,在王太新的带动下,全乡已发展肚倍7000余亩。(许 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