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
撑起“三农”一片天
发布时间: 2005-12-20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编者按:近年来,县农村信用社围绕县委、县政府“走一主三化之路,建生态水电大县”战略目标,创新“三贴近、三分类、三倾斜”的支农举措,为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劲的脉动,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洒下了辛勤的汗水,为此,县委书记書記批示:请宣传部门组织宣传推广。本期推出《撑起“三农”一片天》特稿,希望对我县涉农部门有所启迪。
撑起“三农”一片天
——县农村信用社支农纪实
党世根  胡奎
  当商业银行逐步退出农村市场时,她始终扎根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当农民急需生产启动资金时,她背着挎包把小额贷款送上门;当“农”头企业需大额周转金时,她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授信额输血供氧——竹山农村信用社撑起“三农”一片天。
  不妨摘录一组数据:今年累计发放支农贷款2亿元,同比增加5000万元,各项存款总额突破4亿元大关,同比增加6649万元。数字背后,是改革的强劲脉动;成果之中,是心血与智慧的凝结。
 “三贴近”贴出双赢路
  县信用社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积极探索延伸金融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切入点,提出了信贷服务“三贴近”:贴近县域经济主导产业,乐当农村经济发展加速器;贴近“三农”,乐当“三农”致富奔小康的助推器;贴近客户,甘当民营业主创业的起跑器。他们紧贴县委、县政府确立的特色产业发展项目,集聚资金跟着产业走,支持了茶叶、烟叶、蔬菜、山野菜、药材和农村水电开发等项目,累计投放各类涉农产业项目贷款达13800万元,直接或间接为地方创造利税近5000万元。今年12月6日,该社向湖北洪坪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投放贷款2000万元,用于黄家湾电站的开发建设,为企业解了燃眉之急。今年柳林信用社投放贷款600万元,扶持柳林乡894户种植烤烟8500亩,实现产值900万元,实现税收150万元,占全乡财政收入310万元的48%,通过以贷引存吸储150万元。把握市场定位,倾力服务“三农”,推行贷款证、小额农户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和贷款上柜台等措施,破解了农民贷款难问题。柳林乡墨池村二组农民董存新,在乡信用社贷款2万元,购置一台耕地机,发展烤烟80亩,当年收入7.8万元。同时,开展了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创建活动,扩大了小额农贷的覆盖率。他们通过细分客户市场,建立健全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对客户基本情况、个性特征、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存款及享受金融服务情况等内容的客户信息录入、储存、组合和分类,为不同客户量身定做不同的金融服务产品,实施了民营企业“第一桶金”创业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明天的太阳”子女助学贷款等,通过推行客户个性化服务,拉近了与客户的距离,拓宽了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占有份额。
  “三分类”分出着力点
  为找到支农的有效切入点,确立农村信贷工作的着力点,县联社主任邱世华带领班子成员和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根据经济结构及经济状况,将全县17个乡镇划分为三大类:经济相对活跃类、经济特色为主类和经济相对贫乏类,并通过分类指导,明确乡镇乡镇社信贷工作重点。对城关、宝丰、田家、官渡和得胜等经济活跃、市场繁荣、吸存放贷潜力大的重点集镇,支农的重点是组织资金,主动营销贷款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今年该社在我县金融系统首家推出住房按揭贷款新业务,拉动了城镇房地产开发,解决了农民进城安居创业问题,为宝丰、秦古、麻家渡、溢水绿松石和官渡山野菜加工企业提供产供销金融套餐服务;对竹坪、秦古和柳林等边远乡镇外出打工创业人员多,重点搞好外出务工金融服务,广泛吸收打工存款,将资金调剂到紧缺乡镇。今年5月20日,山西临汾市蒲县克城镇后沟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柳林乡有9名矿工遇难,该社主任与县政府领导一起赴山西义务处理矿难,深深感动了死难矿工家属,9名矿工抚恤赔偿金180万元全部存入信用社。对文峰、深河和楼台等经济相对贫乏的乡镇,以信贷支持农村经济示范户为主。投资50万元,扶持楼台乡发展冬枣、金银花200亩。官坪村农民汪世平在信用社贷款1万元,发展金银花和冬枣25亩,三年见收后收入可达4.5万元。“三分类”使乡镇信用社找到了支农着力点,扶持了一大批特色产业,实现了优势互补,整体联动,协调统一的支农模式,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好评。
  “三倾斜”倾出一片情
  为将有限的信贷支农项目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信贷杠杆撬动地方经济发展作用,他们确立了项目资金向公路沿线倾斜,以315襄关省道、鲍竹路和竹向路贯穿县内三条主干道为主,县乡支道为辅的信贷支农项目资金投资计划,着力培植农业经济示范带。溢水镇华家湾村在当地信用社扶持下,40多户农民建起了蔬菜日光温室8座,拱架大棚38个,从事反季节蔬菜种植,带动了全村农民种菜热情,使该村成为全县首个科技致富示范园。村民华福才在当地信用社贷款1.9万元,建日光温室1座、拱架大棚2个、蔬菜种植面积2亩,年收入3万元,被评为市县“科技致富带头人”。据统计,全县信用社已投放贷款1500万元,在公路沿线培植农村经济示范户1000个,为农民致富奔小康发挥了典型示范效应。建设资金向重点集镇倾斜,扶持农民进镇建房。原田家坝镇杨滩村村民谭顺平,看准了官渡松树岭电站上马的商机,贷款11万元,在官渡镇新区建起四层楼房,妻子经营百货批发生意,他承包公路建设工程,全年收入20余万元。官渡信用社先后投入250多万元,扶持了30多户农民到新区建房,现已建成官渡河东新区一条街。据统计,全县信用社投放1000万元,支持农民迁移集镇创业致富。创业资金向民营经济倾斜。以“圣水牌”龙头企业为重点,扶持了圣水茶场有限公司等23个茶叶民营业主,带动了一方茶农致富。据统计,信用社累计投放创业贷款3000万元,扶持了官渡兆华山野菜公司、县植物油加工厂、林产化工公司、宝丰千百度农膜公司等一批民营企业,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建设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铺设了绿色通道。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