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村沼气建设侧记
山上草木绿,庭院亮灿灿,厨房蓝火苗,栏圈牲畜欢。记者7月中旬在三台村采访,一幅幅生态家园画不时映入眼帘。村民们异口同声地说,这都是县乡党委政府号召和鼓励群众发展沼气,实施“三改一建”生态工程的结果。
一个沼气池不仅是一个煤气罐,更是一个垃圾处理站
楼台乡三台村今年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选取见效快、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沼气建设为突破口,带动“改栏、改厕、改厨”工程全面推进,全村计划建沼气池100口,上半年启动84户,并有65户沼气经县能源办验收合格投入使用。“建了沼气池,人畜粪入池,苍蝇不再满院飞,人居环境得改善,消化肠道疾病明显减少。”村医程显尧翻着门诊记录颇有感慨地说。一向讨厌砍柴的4组村民史国斌回忆,过去他几乎每天都要上坡砍一捆柴,供做饭、煮猪食之用,而今十天半月才弄一回柴。妻子汪善霞赶紧插话,现在用沼气灶,轻轻一拧几十分钟饭就好了,再不像原来做一顿饭几个小时下来人成了灰头垢脸。百姓戏说农村建沼气“解放了男人,漂亮了女人”。
建一口沼气池,等于有了一个攒钱罐
村党支部书记龙德洪算了个连环帐:三台村村民过去生活能耗主要靠砍伐山上的林木,全村80多户人家用上沼气后,年减少烧柴近百万公斤,不仅保护了生态,而且直接为农民节支增收160万元,户平节约砍柴工夫钱或买柴支出2000元、照明用电100元。沼气带动牲畜业发展,该村去年末牲猪存栏量仅1500头,今年沼气建设后,需要大量的人畜粪入池,各农户按人平1头畜的产业发展规划,全村牲猪存栏量增至2400头,出栏900头猪,年增收60多万元。同时,一个沼气池每月可产沼肥2吨左右,施沼肥沼渣不仅对农产品无公害,而且可减少化肥投入。建一口沼气池,就等于建起了一个攒钱罐。目前,该村沼气池建设正成为农民增收节支的新亮点。
齐心协力火焰旺
为把沼气生态工程办成“富民工程、民心工程”,年初县政府安排县发展和改革局进驻该村帮扶,楼台乡党委政府把该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进行重点培植,挤出2万元资金对建设积极的农户进行奖励和扶持,并组织机关党员干部与贫困农户进行结队共建。县能源办派出技术员上门手把手指导服务,严格建设标准,确保建设质量,建立用户档案,实行跟踪维修服务。县政府对65户验收合格户给予了户平1000元的建设补助。优惠的政策和优质的技术服务激励了群众的建设热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犹如一股春风吹拂了这个小山村。短短半年,全村128户人家完成旧房改造,建沼气84口,67户完成“三改一建”配套建设,新修通村水泥路5公里,到院到户路2公里,建高效蔬菜基地500亩,农村面貌焕然一新。首期没赶上沼气建设计划的农户正追着村干部们要指标要灶具,积极要求建设沼气。
(陈兴云 陈 华)
山上草木绿,庭院亮灿灿,厨房蓝火苗,栏圈牲畜欢。记者7月中旬在三台村采访,一幅幅生态家园画不时映入眼帘。村民们异口同声地说,这都是县乡党委政府号召和鼓励群众发展沼气,实施“三改一建”生态工程的结果。
一个沼气池不仅是一个煤气罐,更是一个垃圾处理站
楼台乡三台村今年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选取见效快、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沼气建设为突破口,带动“改栏、改厕、改厨”工程全面推进,全村计划建沼气池100口,上半年启动84户,并有65户沼气经县能源办验收合格投入使用。“建了沼气池,人畜粪入池,苍蝇不再满院飞,人居环境得改善,消化肠道疾病明显减少。”村医程显尧翻着门诊记录颇有感慨地说。一向讨厌砍柴的4组村民史国斌回忆,过去他几乎每天都要上坡砍一捆柴,供做饭、煮猪食之用,而今十天半月才弄一回柴。妻子汪善霞赶紧插话,现在用沼气灶,轻轻一拧几十分钟饭就好了,再不像原来做一顿饭几个小时下来人成了灰头垢脸。百姓戏说农村建沼气“解放了男人,漂亮了女人”。
建一口沼气池,等于有了一个攒钱罐
村党支部书记龙德洪算了个连环帐:三台村村民过去生活能耗主要靠砍伐山上的林木,全村80多户人家用上沼气后,年减少烧柴近百万公斤,不仅保护了生态,而且直接为农民节支增收160万元,户平节约砍柴工夫钱或买柴支出2000元、照明用电100元。沼气带动牲畜业发展,该村去年末牲猪存栏量仅1500头,今年沼气建设后,需要大量的人畜粪入池,各农户按人平1头畜的产业发展规划,全村牲猪存栏量增至2400头,出栏900头猪,年增收60多万元。同时,一个沼气池每月可产沼肥2吨左右,施沼肥沼渣不仅对农产品无公害,而且可减少化肥投入。建一口沼气池,就等于建起了一个攒钱罐。目前,该村沼气池建设正成为农民增收节支的新亮点。
齐心协力火焰旺
为把沼气生态工程办成“富民工程、民心工程”,年初县政府安排县发展和改革局进驻该村帮扶,楼台乡党委政府把该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进行重点培植,挤出2万元资金对建设积极的农户进行奖励和扶持,并组织机关党员干部与贫困农户进行结队共建。县能源办派出技术员上门手把手指导服务,严格建设标准,确保建设质量,建立用户档案,实行跟踪维修服务。县政府对65户验收合格户给予了户平1000元的建设补助。优惠的政策和优质的技术服务激励了群众的建设热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犹如一股春风吹拂了这个小山村。短短半年,全村128户人家完成旧房改造,建沼气84口,67户完成“三改一建”配套建设,新修通村水泥路5公里,到院到户路2公里,建高效蔬菜基地500亩,农村面貌焕然一新。首期没赶上沼气建设计划的农户正追着村干部们要指标要灶具,积极要求建设沼气。
(陈兴云 陈 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