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路就有亨运车”——这不是广告中的虚幻道白,这是生活中的现实图景。
无论在繁华的城镇,还是在偏远的乡村;无论是在朝雾茫茫的九华山巅,还是在暮色沉沉的北星河畔;无论是襄关省道,还是通村水泥路——山雄水阔的上庸大地上,马达轰鸣,车轮飞转,“亨运集团”四个鲜红的大字,仿佛一面流动的旗帜,风行在青山绿树间,成为一道灵动的风景。
“从前出门真是难,现在坐车好方便!”竹山的父老乡亲感叹不已。是啊,就在几年前,下乡进城无班车,面的乘机抬票价,兜圈甩客没商量;长途旅行乘破车,暑热冬寒活受罪,人身安全没保障。竹山汽运公司的日子也不好过:一年亏损几十万,职工才拿三百元。
敢问路在何方? 2004年春,亨运集团毅然斥资820万元整体收购竹山汽运公司,成立了亨运集团竹山有限责任公司,实行民营化经营,并接连投资装修主站候车室,维修得胜和宝丰站房,新建官渡客运站,增开十多条客运专线,恢复六个客运班次,购买七辆空调客车,不到半年就实现利税100多万元,员工人均收入也翻了番… …
当年重阳节,亨运集团离退休老干部集体领导参观亨运竹山公司后,原党委副书记涂开安欣然填词赞叹:“民营运作第一站,新生事物成败惦心间,投资不付东流水,又添亨运新诗篇。”
知情者说,亨运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投资选择竹山,固然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张建忠故乡情结使然。头戴中国第二届企业改革风云人物、湖北省劳动模范、十堰市“十大杰出青年”等诸多耀眼光环的张建忠,是亨运人的自豪,更是竹山人的骄傲,年富力强的他既有企业家的睿智,更有满腔赤子情怀,他以企业家特有的方式回报生他养他的故乡——进军竹山客运市场,志在实现盘活做强企业、促进职工就业、方便群众出行的多赢。
2005年6月,亨运集团又一举投资200多万元,开通了竹山的通村公交车,舒适的环境、低廉的票价和便捷的通达,赢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称赞。
岁月如歌,一路高歌一路景。面对竹山公司取得的成绩,经理宋西军说,这归功于集团公司有一个好品牌、一个好班子、一个好机制,也要归功于张总的知人善任和殷切关怀。他说,集团下辖十二家企业,张总操心最多的是竹山公司,每个月都要回竹山一两次,检查指导站务管理,跟车感受乘座环境……
四十不惑,百年梦想。富有决断力和执行力的张建忠,矢志不渝引领集团一班人致力打造秦巴地区最大的客运中心、最大的维修基地、最大的物流平台、最大的驾驶员培训学校。同时,他也确定了亨运竹山公司的发展重点:增加县内公交班次,开通跨省长途专线,新建南三县货运中心,助推新农村建设,服务打工经济,促进地方发展。
亨者,顺利也。运者,在人为。40年,长路已当歌;40岁,盛大再起航。祝福湖北亨运集团,一路豪歌永向前;祝福亨运竹山公司,一路亨运路路通。(弓 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