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故事(连载之1)
作者:风露清愁
这里被称为鄂西北,区别于大西北的是这里没有漫卷的黄沙和沭人的荒漠,相反这里有数不尽的蔓延无边的大山、荒山,有数不尽的勤劳,但彻骨贫困的人类,有祖祖辈辈被大山封闭住的大好山河和经济前景,据说这里的山海拔都很高,比那些旅游胜景还要高,一座高山一般是很容易成为名胜,但是因为这里所有的山平均海拔都很高,所以不仅成不了名胜,反而由于交通不便利,成为了发展的障碍。后来这里成为了一个生产兵用汽车的重要基地,大概就得益于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如今已被誉为一座因车而建、因车而兴、因车而名的车城。而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一个传说中女娲炼石补天的仙境之地——竹山。
竹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东邻房县,西接竹溪和陕西旬阳,北靠郧县和陕西白河,南抵神农架林区和重庆巫溪。可谓人杰地灵,传说竹山是黄帝六代孙——丹朱的封地,也是女娲炼石补天之处。(有据为证:《康熙字典》里“娲”字的“义”释条目中,第一条是“《说文》:古神圣女,化育万物者也”;第二条有“《史记.五帝记》:女娲练五色石补天”;第三条是“女娲山,在郧阳竹山县西,相传练石补天处。”夏商时置庸国,春秋时置上庸县,汉朝置上庸郡,南北朝时先为安城县,西魏时改为竹山县。)
据说湖北省有八大贫困县,十堰所属辖区就聚集了4个以上。竹山是其中之一。作为八大贫困县之一的竹山县,虽说是一个弹丸之地,但是她亘古的文化底蕴使她拥有仙姿丽质的外表,汉江最大的支流堵河环城一周,成为罕见的天然护城河,小城天气春秋适宜,花木成行,街道洁净。尤其那条堵河,水质清冽,如同仙源,河边绿柳浓阴,见之忘俗。一桥飞架,桥畔即是绵延的高山。这里还有一条环城公路,一路环绕,从山底到山颠,美丽景色尽收眼底。
文中的主人公莫淑书就生长在这个美丽小城里,和她一起玩的有两个和她一样冰雪聪灵的女孩子。一个是她的小姐妹陆海媚,一个比她大两岁的小姑娘,海媚的家庭环境不怎么好,但是她的爸爸妈妈是那种没有吃的可以但一定要穿好的那种人。据说因为海媚的妈妈长的很像那个明星周海媚,所以给女儿取名海媚,希望她也可以一举成名,作个明星。第二个就是淑书的表姐,大淑书四岁的莫非,一个一落地就没安分过一天的调皮丫头,长相却出奇的甜美,和她的性格完全两样。可是谁又知道,这样三个女孩子会走的那么不同,她们的未来就像三层不同色彩的天空,命运对于她们来说,真的是难以捉摸。
淑书在幼儿园里最喜欢的做的事情就是在花坛里面把喇叭花用绳子穿起来,做成花环或者手镯。或者把胭脂花涂在指甲上面,幼儿园后门口的篱笆上还有一种植物,可以结出紫褐色的一个个小小的疙瘩,弄破了就流出紫红色的液体,淑书到现在还是不知道它叫什么,只是她很喜欢这种东西,总是把它摘下来包起来,然后用它们在纸上涂出很多花朵的形状来,常常弄到最后手都洗不干净了。等到她们几个都上了小学,就会常常去附近的一座叫龙背山的地方,由于山长得像龙背所以得名,山上有电视转播塔,所以这座山也算小城内的一座风景区了,山上本来是有很多的参天大树,不过后来都被破坏了,龙背山山脚下就是堵河,河边有大片大片的卵石,她们管这里叫沙滩。这里是淑书她们几个女生最喜欢来的地方。至于玩什么,那个时候虽然玩具不怎么普及,但是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无穷的,什么跳房、跳皮筋、打玻璃弹子,搬螃蟹,拍三角板,好多好多都可以在河边的石滩或者沙地上玩的游戏。而淑书几个最喜欢蹲在河边在水里面找好看的石头,她们管有点透明的半红半白的石头叫水晶,石头在太阳下晒干了就灰灰白白的,看不出透明的光色了,所以她们去的时候都带着玻璃罐子,她们找到了就开心的大叫:看我找的好漂亮!那个又叫:你看我的,像不像一个佛像?另一个也开始雀跃:快看快看!这个上面的纹好像一个字呢,像个莫字!然后都把自己的宝贝放在自己的罐子里面,舀满了水,对着落日的余晖望着自己的罐子,阳光洒在一张张天真的脸孔上,折射出青春和明亮的光泽。
等到她们在水边玩够了,天也是半黑了,然后她们就约了吃饭完了再出来。小城夏天的夜晚是朦胧柔媚的,蝉噪蛙声,徐风阵阵,这时候,在堵河大桥上站满了乘凉的人群,莫非拽着淑书,淑书拉着海媚,三个人从城区对面的桥头右面的公路上往河边下,那里是一个很高的斜坡,很陡,而且满滑,她们几个像溜冰一样冲着滑着就下去了,那是一片很大的石滩,而且还有小片小片的草地,更美的是那些石头堆中间有很多的大丛的芦苇杆,芦苇都是干干的长杆子,一碰火就燃了,她们几个很勤快的折了一堆芦苇就烧了一大堆火,淑书和海媚都开心得围着火堆跳着唱着,只有莫非坐在大石头上面,大声叫着笑着,看着映红的天空和河水,桥上的乘凉的人也看到了她们快乐,烧起来的芦苇哔哔波波的炸着,飞舞起黑色的炭屑。直到乘凉的人都慢慢散去了,她们还舍不得走,直到月已西斜,三个人才说着笑着就慢慢往回晃,回家了当然又是各自编一套复习啊扫地之类的话。
这些琐碎的记忆都是淑书后来断断续续告诉我的,忘了介绍我自己了。我,大名贾俊,因为祖上积德,到清代出来一位大文豪曹雪芹,杜撰出一个财势庞大的贾氏家族,那是妇孺皆知了,又由于我们家里女多男少,我自小就多了许多女人癖好,所以小生外号贾宝玉。在我认识淑书的那一年,我刚刚十六岁。
由于我从小都被认定是宝二爷的镜像,所以我毫不谦虚,在十六岁那一年,我就认定了淑书就是我的林妹妹,而且我一直觉得宝玉没有什么不好,不就是欣赏女子的柔媚精致吗?不就是不愿仕途,追求自己的生存空间而已吗?
如今离我第一次看见淑书,已经时隔十年了,我坐在开往竹山的长途汽车上,心里不断想着:淑书,你还好吗?海媚、莫非,你们都好吗?竹山婚嫁早,她们是不是都已经嫁做他人妇了?如果是,淑书会感怀恨不重逢未嫁时吗?我摇摇头。
我不由想起了十六岁那年的那个夏天的晚上。那个时候竹山的治安不是太好,有很多当时所谓的社会上混的“老大们”天天晚上结集在街头打架、抢劫,那天我和我姐姐的男朋友从桥东走到桥头,快要到公路断那里,忽然来了一群痞子(姑且这样称呼)问我们要钱,可惜我这个当时的未来姐夫(后称哥哥)实在是牛的很,并没有做孙子状给钱陪笑,所以被打是预料之中,我也不记得当时被他们打了多久,只看见桥头路灯惨白的光照在哥哥渗血的额头上,那些痞子围成一个圈,我们被圈在里面,忽然就看见一个绑羊角辫的三四岁的小女孩被他们丢进来,然后是他们放肆的大笑,那个小女孩开始被被别人丢到地上还不明所以的爬起来站着只往后缩头,忽然见了我和我哥哥两个的样子,就扑通坐到地上哇哇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抹着眼睛,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妈妈!~你们快来啊~”小女孩拉长声音大哭大叫,那些痞子四下望望,很快散开了。
那些痞子早已经走了,可是她还是拼命的大哭,好像要把一辈子的眼泪都哭干一样,我对哄小孩实在没有什么概念,只好楼楼她的头,拍拍背,但是她还是哇哇大哭,不肯起来。很快,从后街追出来神色匆忙焦灼的几个人,小孩见了,一骨碌就爬起来跑过去,嘴里大声哭叫着:“妈妈~~~~”
淑书那天就站在小女孩妈妈的背后,那一年她10岁,怀里抱着两本书,白色的衬衣,蓝色的背带校服裙,她居然向我走过来,说了声:“还好医院近,姑父我们送他们去医院吧?”
那个男子却没有理会,拉起淑书走开了,她们走出好远了,我却还始终回味着她临别歉意而羞怯的眼神。
现在的竹山,一定比较太平吧。可是那件不太平的往事却让我找到了我一生想要追逐的女孩。
八几年的时候,湖北发生了一次地震,淑书只有几岁。记得当时整个单位的人都搬到了居民楼下面的大场子里面,搭了很大很大的一个地震棚,吃饭睡觉都在棚子里,那个夏天,成了淑书最美的回忆。
二十多户人家就像一家人一样,吃住在一起,这样的温暖和亲密,现在已经不多了。晚上睡觉的时候,有老爷爷摇着扇子讲着很多好听的故事,家家户户的小孩子都在蚊帐里面,安静乖顺的听着,直到入梦,夜空中有好多好漂亮好漂亮的萤火虫,挂着绿茵茵的小灯笼,飞舞在每个帐篷之间,淑书的爸爸总会捉了很多放在一个帕子里,系好了口给淑书,那个如梦似幻的帕子总是被淑书小心翼翼的抱在怀里,等到了天亮,帕子的光已经很微弱了,打开一看,很多萤火虫已经奄奄一息,尾巴也不亮了,连飞的力气都没有了。淑书一见大哭起来,爸爸总是会告诉淑书,萤火虫们是白天要在爸爸这里睡觉的,你看到了晚上它们不又是亮晶晶的咯!然后爸爸就把帕子里面的萤火虫悄悄倒进垃圾里面,到了晚上又偷偷捉一些回来。
可能淑书习惯了这样的宠溺,所以我能够给她的一切体贴她都感觉不到,她总是说:“她喜欢的男人是她爸爸那样的深沉伟岸幽默的男人。”是啊,稚嫩如我是怎么样也比不上她的父亲的。
去竹山的这条路太远了,而且很多盘山路,车厢里很多人晕车,此起彼伏的呕吐声,混杂着酷热烦闷的空气。
我想起前几年那次车祸,那天是我和淑书分手的日子,看着她头也不回的上了车,结果当天新闻里面就报道爆竹路断塌方,巨石从山上滚落砸到一辆十堰—竹山的汽车上,酿成一场特大车祸……,当时我大脑一片空白,颤抖着拨通了淑书家的电话,当听到淑书的声音的时候,我……自诩为顶天立地的男儿的我居然流下了眼泪。
可是淑书最终还是和我分手了,这些年发生了很多的事情,但是不论我在哪里我始终都没有忘记,那个长着一双忧郁大眼的柔静的小女孩——淑书。
海媚第一次发现自己的美丽是在小学六年级,那时候忽然很流行照艺术照,玫瑰色的口红,绚丽的眼影,各式各样的服装,其实当时的化妆师水平并不高,但是刚刚豆蔻年华的海媚第一次涂上玫瑰色口红的那瞬间,美丽就刹那绽放了<
作者:风露清愁
这里被称为鄂西北,区别于大西北的是这里没有漫卷的黄沙和沭人的荒漠,相反这里有数不尽的蔓延无边的大山、荒山,有数不尽的勤劳,但彻骨贫困的人类,有祖祖辈辈被大山封闭住的大好山河和经济前景,据说这里的山海拔都很高,比那些旅游胜景还要高,一座高山一般是很容易成为名胜,但是因为这里所有的山平均海拔都很高,所以不仅成不了名胜,反而由于交通不便利,成为了发展的障碍。后来这里成为了一个生产兵用汽车的重要基地,大概就得益于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如今已被誉为一座因车而建、因车而兴、因车而名的车城。而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一个传说中女娲炼石补天的仙境之地——竹山。
竹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东邻房县,西接竹溪和陕西旬阳,北靠郧县和陕西白河,南抵神农架林区和重庆巫溪。可谓人杰地灵,传说竹山是黄帝六代孙——丹朱的封地,也是女娲炼石补天之处。(有据为证:《康熙字典》里“娲”字的“义”释条目中,第一条是“《说文》:古神圣女,化育万物者也”;第二条有“《史记.五帝记》:女娲练五色石补天”;第三条是“女娲山,在郧阳竹山县西,相传练石补天处。”夏商时置庸国,春秋时置上庸县,汉朝置上庸郡,南北朝时先为安城县,西魏时改为竹山县。)
据说湖北省有八大贫困县,十堰所属辖区就聚集了4个以上。竹山是其中之一。作为八大贫困县之一的竹山县,虽说是一个弹丸之地,但是她亘古的文化底蕴使她拥有仙姿丽质的外表,汉江最大的支流堵河环城一周,成为罕见的天然护城河,小城天气春秋适宜,花木成行,街道洁净。尤其那条堵河,水质清冽,如同仙源,河边绿柳浓阴,见之忘俗。一桥飞架,桥畔即是绵延的高山。这里还有一条环城公路,一路环绕,从山底到山颠,美丽景色尽收眼底。
文中的主人公莫淑书就生长在这个美丽小城里,和她一起玩的有两个和她一样冰雪聪灵的女孩子。一个是她的小姐妹陆海媚,一个比她大两岁的小姑娘,海媚的家庭环境不怎么好,但是她的爸爸妈妈是那种没有吃的可以但一定要穿好的那种人。据说因为海媚的妈妈长的很像那个明星周海媚,所以给女儿取名海媚,希望她也可以一举成名,作个明星。第二个就是淑书的表姐,大淑书四岁的莫非,一个一落地就没安分过一天的调皮丫头,长相却出奇的甜美,和她的性格完全两样。可是谁又知道,这样三个女孩子会走的那么不同,她们的未来就像三层不同色彩的天空,命运对于她们来说,真的是难以捉摸。
淑书在幼儿园里最喜欢的做的事情就是在花坛里面把喇叭花用绳子穿起来,做成花环或者手镯。或者把胭脂花涂在指甲上面,幼儿园后门口的篱笆上还有一种植物,可以结出紫褐色的一个个小小的疙瘩,弄破了就流出紫红色的液体,淑书到现在还是不知道它叫什么,只是她很喜欢这种东西,总是把它摘下来包起来,然后用它们在纸上涂出很多花朵的形状来,常常弄到最后手都洗不干净了。等到她们几个都上了小学,就会常常去附近的一座叫龙背山的地方,由于山长得像龙背所以得名,山上有电视转播塔,所以这座山也算小城内的一座风景区了,山上本来是有很多的参天大树,不过后来都被破坏了,龙背山山脚下就是堵河,河边有大片大片的卵石,她们管这里叫沙滩。这里是淑书她们几个女生最喜欢来的地方。至于玩什么,那个时候虽然玩具不怎么普及,但是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无穷的,什么跳房、跳皮筋、打玻璃弹子,搬螃蟹,拍三角板,好多好多都可以在河边的石滩或者沙地上玩的游戏。而淑书几个最喜欢蹲在河边在水里面找好看的石头,她们管有点透明的半红半白的石头叫水晶,石头在太阳下晒干了就灰灰白白的,看不出透明的光色了,所以她们去的时候都带着玻璃罐子,她们找到了就开心的大叫:看我找的好漂亮!那个又叫:你看我的,像不像一个佛像?另一个也开始雀跃:快看快看!这个上面的纹好像一个字呢,像个莫字!然后都把自己的宝贝放在自己的罐子里面,舀满了水,对着落日的余晖望着自己的罐子,阳光洒在一张张天真的脸孔上,折射出青春和明亮的光泽。
等到她们在水边玩够了,天也是半黑了,然后她们就约了吃饭完了再出来。小城夏天的夜晚是朦胧柔媚的,蝉噪蛙声,徐风阵阵,这时候,在堵河大桥上站满了乘凉的人群,莫非拽着淑书,淑书拉着海媚,三个人从城区对面的桥头右面的公路上往河边下,那里是一个很高的斜坡,很陡,而且满滑,她们几个像溜冰一样冲着滑着就下去了,那是一片很大的石滩,而且还有小片小片的草地,更美的是那些石头堆中间有很多的大丛的芦苇杆,芦苇都是干干的长杆子,一碰火就燃了,她们几个很勤快的折了一堆芦苇就烧了一大堆火,淑书和海媚都开心得围着火堆跳着唱着,只有莫非坐在大石头上面,大声叫着笑着,看着映红的天空和河水,桥上的乘凉的人也看到了她们快乐,烧起来的芦苇哔哔波波的炸着,飞舞起黑色的炭屑。直到乘凉的人都慢慢散去了,她们还舍不得走,直到月已西斜,三个人才说着笑着就慢慢往回晃,回家了当然又是各自编一套复习啊扫地之类的话。
这些琐碎的记忆都是淑书后来断断续续告诉我的,忘了介绍我自己了。我,大名贾俊,因为祖上积德,到清代出来一位大文豪曹雪芹,杜撰出一个财势庞大的贾氏家族,那是妇孺皆知了,又由于我们家里女多男少,我自小就多了许多女人癖好,所以小生外号贾宝玉。在我认识淑书的那一年,我刚刚十六岁。
由于我从小都被认定是宝二爷的镜像,所以我毫不谦虚,在十六岁那一年,我就认定了淑书就是我的林妹妹,而且我一直觉得宝玉没有什么不好,不就是欣赏女子的柔媚精致吗?不就是不愿仕途,追求自己的生存空间而已吗?
如今离我第一次看见淑书,已经时隔十年了,我坐在开往竹山的长途汽车上,心里不断想着:淑书,你还好吗?海媚、莫非,你们都好吗?竹山婚嫁早,她们是不是都已经嫁做他人妇了?如果是,淑书会感怀恨不重逢未嫁时吗?我摇摇头。
我不由想起了十六岁那年的那个夏天的晚上。那个时候竹山的治安不是太好,有很多当时所谓的社会上混的“老大们”天天晚上结集在街头打架、抢劫,那天我和我姐姐的男朋友从桥东走到桥头,快要到公路断那里,忽然来了一群痞子(姑且这样称呼)问我们要钱,可惜我这个当时的未来姐夫(后称哥哥)实在是牛的很,并没有做孙子状给钱陪笑,所以被打是预料之中,我也不记得当时被他们打了多久,只看见桥头路灯惨白的光照在哥哥渗血的额头上,那些痞子围成一个圈,我们被圈在里面,忽然就看见一个绑羊角辫的三四岁的小女孩被他们丢进来,然后是他们放肆的大笑,那个小女孩开始被被别人丢到地上还不明所以的爬起来站着只往后缩头,忽然见了我和我哥哥两个的样子,就扑通坐到地上哇哇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抹着眼睛,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妈妈!~你们快来啊~”小女孩拉长声音大哭大叫,那些痞子四下望望,很快散开了。
那些痞子早已经走了,可是她还是拼命的大哭,好像要把一辈子的眼泪都哭干一样,我对哄小孩实在没有什么概念,只好楼楼她的头,拍拍背,但是她还是哇哇大哭,不肯起来。很快,从后街追出来神色匆忙焦灼的几个人,小孩见了,一骨碌就爬起来跑过去,嘴里大声哭叫着:“妈妈~~~~”
淑书那天就站在小女孩妈妈的背后,那一年她10岁,怀里抱着两本书,白色的衬衣,蓝色的背带校服裙,她居然向我走过来,说了声:“还好医院近,姑父我们送他们去医院吧?”
那个男子却没有理会,拉起淑书走开了,她们走出好远了,我却还始终回味着她临别歉意而羞怯的眼神。
现在的竹山,一定比较太平吧。可是那件不太平的往事却让我找到了我一生想要追逐的女孩。
八几年的时候,湖北发生了一次地震,淑书只有几岁。记得当时整个单位的人都搬到了居民楼下面的大场子里面,搭了很大很大的一个地震棚,吃饭睡觉都在棚子里,那个夏天,成了淑书最美的回忆。
二十多户人家就像一家人一样,吃住在一起,这样的温暖和亲密,现在已经不多了。晚上睡觉的时候,有老爷爷摇着扇子讲着很多好听的故事,家家户户的小孩子都在蚊帐里面,安静乖顺的听着,直到入梦,夜空中有好多好漂亮好漂亮的萤火虫,挂着绿茵茵的小灯笼,飞舞在每个帐篷之间,淑书的爸爸总会捉了很多放在一个帕子里,系好了口给淑书,那个如梦似幻的帕子总是被淑书小心翼翼的抱在怀里,等到了天亮,帕子的光已经很微弱了,打开一看,很多萤火虫已经奄奄一息,尾巴也不亮了,连飞的力气都没有了。淑书一见大哭起来,爸爸总是会告诉淑书,萤火虫们是白天要在爸爸这里睡觉的,你看到了晚上它们不又是亮晶晶的咯!然后爸爸就把帕子里面的萤火虫悄悄倒进垃圾里面,到了晚上又偷偷捉一些回来。
可能淑书习惯了这样的宠溺,所以我能够给她的一切体贴她都感觉不到,她总是说:“她喜欢的男人是她爸爸那样的深沉伟岸幽默的男人。”是啊,稚嫩如我是怎么样也比不上她的父亲的。
去竹山的这条路太远了,而且很多盘山路,车厢里很多人晕车,此起彼伏的呕吐声,混杂着酷热烦闷的空气。
我想起前几年那次车祸,那天是我和淑书分手的日子,看着她头也不回的上了车,结果当天新闻里面就报道爆竹路断塌方,巨石从山上滚落砸到一辆十堰—竹山的汽车上,酿成一场特大车祸……,当时我大脑一片空白,颤抖着拨通了淑书家的电话,当听到淑书的声音的时候,我……自诩为顶天立地的男儿的我居然流下了眼泪。
可是淑书最终还是和我分手了,这些年发生了很多的事情,但是不论我在哪里我始终都没有忘记,那个长着一双忧郁大眼的柔静的小女孩——淑书。
海媚第一次发现自己的美丽是在小学六年级,那时候忽然很流行照艺术照,玫瑰色的口红,绚丽的眼影,各式各样的服装,其实当时的化妆师水平并不高,但是刚刚豆蔻年华的海媚第一次涂上玫瑰色口红的那瞬间,美丽就刹那绽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