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域文史
一口唱尽千古事 双手对舞百万兵
发布时间: 2006-11-08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深河乡皮影队影像

图/文 邵义龙


  10月上旬,李茂春和他的搭档在深河乡双湾村、风车村等地农户,连续演出皮影戏,观众场场爆满。
  被西方国家誉为“东方魔术般的艺术”的皮影戏,历史悠久,相传“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宋”。在我国流传地域广,除西藏、新疆外各地都有,且风格自成一格。李茂春的皮影戏,无论是唱腔、对白、剧目结构等,都深深打下了竹山地域文化的烙印;语言表述、故事情节、剧情中的民俗等,无不带着浓郁的本土气息。
  李茂春创建的“深河乡皮影队”,只有三人(这在我国各地皮影戏出演人员结构中,人数可能是最少的了),三人分别负责拦门、上手(伴奏)和司鼓。负责拦门的(也叫耍签子或耍影子),说唱结合,双手操纵多个皮影,坐、行、踢、打、提袍甩袖、腾云驾雾,栩栩如生。上手人员(伴奏者)使用京二胡、笛子、喇叭、小镲、大镲及锣6种乐器,司鼓者操作大鼓、小鼓、勾锣、板子等5种乐器,他们二人除协同为拦门伴奏外,还要兼顾三人间的对白、帮腔等工作。
  李茂春的剧目结构多由四个部分组成:依次是“闹台、神戏、正本戏、找戏”。
  闹台是戏剧开始前的乐器合奏,有着鲜明的道教音乐特征。闹台的作用,是号召观众迅速到场,静下心来,等待戏剧的开始。
  神戏则是在还愿、过关等民俗活动中演唱的专用戏,根据人们不同的祈求,均有相应的题材演唱,唱词反映了众多神灵为人间赐福降瑞的故事。
  正本戏以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为素材,宣扬精忠报国、勤劳勇敢、尊老爱幼和忠贞、自由的爱情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时也贯穿了“道、佛、儒”三教因果报应、惩恶扬善的思想,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找戏多以短小、精彩的故事为主,主题集中,情节风趣,耐人寻味。李茂春的找戏剧目《小姑贤》、《麒麟送子》等演出频率最高。
  今年58岁的李茂春是深河乡茅坝村三组村民。他38岁开始学演皮影戏,据说他当年学习皮影乐器,昼夜练习不止,10天学会拉二胡,二三小时学会吹笛子,可以想象他学演皮影戏的顽强毅力和痴迷程度。
  20年来,李茂春带领他的皮影队,走村串户,遍迹竹山、房县各地。上世纪的80、90年代,高峰期每年演出达300多场,2003年他的皮影队荣获湖北省首届皮影戏展演优秀演出奖。

2005年2月25日,李茂春率皮影队下乡演出。

负责拦门的,是李茂春的搭档常开青,他手舞皮影,声情并茂。

司鼓人员李胜利是李茂春的侄子,他要负责5种乐器。

在吹喇叭的李茂春,精通皮影戏所用的11种常规乐器。

2005年3月12日,李茂春在田家坝镇三盛院演出前,吸引了好奇的儿童。

2006年4月30日,李茂春(左)率皮影队赴十堰市演出,在县城转车。

2006年9月30日晚,李茂春的皮影队在深河乡双湾村华福全家演出。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