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我一人在街上闲逛,突然被一位开面的的中年司机拦住,仔细一看原来是儿时的伙伴、高中的同学张金,家住宝丰下坝村。老同学见面,不免要问起分别这多年的情况。
他告诉我说:高中毕业后就回家买了一辆“神牛”拖拉机跑运输,当时通村的只有一条土路,小车、大车都不能过,只有拖拉机勉强可以经过,村里人拉东西、卖粮食全靠我,村里人把我当成了“神仙”。可那时的路的确太差了,弄不好不是翻车就是卧泥。有一年冬天,下着小雪,我给村里一家拉家具,在过一条小河时突然被一个石头一顶连人带车一下子翻到河里,我的一支胳膊也摔坏了。还有一次最好笑的事,1988年我结婚,农村讲究三天“回门”,媳妇是秦古人,她们村当时也修了一条土路,我开着拖拉机和媳妇一道高高兴兴去“回门”,车刚行到土路上,后轮一滑溜进路边的水田里,我和新媳妇都糊成了泥人儿,当时我也不管拖拉机了,只有和媳妇一道步行10多里来到丈母娘家。从这以后我就把拖拉机卖了,发誓再也不开车了。前几年省里来了扶贫工作队,扶持我们村把这条路重新扩修,今年政府又扶持我们把土路铺成了水泥路,现在这路是又宽又平又干净,大班车都能开进去。所以我今年又买了一辆面包车搞客运,每天都要进几趟城,晚上车就停在自家院子里,这路的问题解决了可是咱农民之福啊!
“通村水泥路是咱农民之福。”这话表达了几十万农民的心声,也表达了几十万农民的感激之情。长期困扰农民生存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就是路,路的问题解决了如同为农民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基础。今年我县把通村水泥路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全年共为47个村修通水泥路54条,总长200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