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喜报丰收岁,灵狗欢歌锦绣春。柳林乡80%以上的农民居住在海拔1400米以上的半坡或山巅。过去,平日无事难得下山一趟,住在河边的人便称他们为“山大王”。可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这些“山大王”们却发生了令人不敢相信的变化,且看“山大王”喜庆新年话变迁——
出门不用带钞票
冬闲了,烟卖完了,来年的生产准备工作也差不多了,家住海拔1600米的龙石坪村的李老爹心也痒痒了:“早就想到十堰去看看,顺带给儿子捎3万元买房子钱。”等拿了存折赶到信用社取钱时,李老爹犯愁了:过去出门,怀揣几十块钱就觉得份量特重。这回要带那么多,该放哪儿呢?热心的营业员明白了他取钱的意图后,告诉他,把存款本加个密码带上就行。如今,“山大王”兜里不装钱也能周游全国了,因为信用社、银行、邮政局里存有他们的钱呢。
老汉骑“电驴”
“电驴”是80年代人们对摩托车的一种形象称呼。如今,这些“电驴”在柳林乡成了一道别致的风景:一条条乡村公路上,一辆辆飞驰而过的“电驴”在轰鸣声中扬起漫天尘土。这些车手们,除了年轻的小伙子,就是打扮入时的媳妇,还有年过半百的老爷子。现年65岁、家住洪坪村的柯昌茂老人算是资格最老的骑手了,无论是走亲串友,还是上街游玩,只要有路,“电驴”就是他最贴心的伙计了。如今,“电驴”便是“山大王”们最常用、最便捷的代步工具了。
政府修路我捐款
“我是来捐钱的。”去年11月2日中午,公祖村二组农民刘大云在乡政府门前拦住笔者。还未等笔者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时,他便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了一沓百元大钞。细问才明白:他家附近共有4户人家,这几年年年种烤烟,家家都有了不少存款,但由于路不通,想维修一下房屋可材料上不去,买了部摩托还得寄存在路边熟人家。日前,听说乡政府正计划启动该路段工程,于是他一边动员邻居让大家都出点,一边率先把5000元卖烟款捐了出来。
山顶竖起小洋楼
海拔1700米的长村坝,是该乡山巅的山巅,但最耀人眼的是一幢两层小洋楼。小楼的主人叫邓习荣,典型的农民。几年来,邓习荣凭着勤劳的双手,种出了近20亩烤烟,每年喂养了10多头大肥猪,年收入2万元以上,日子红红火火。有了29寸大彩电,又添了VCD和洗衣机,还买了一辆摩托车,应该说这日子比城里人差不了许多,但房子问题却成了他一块心病--因为城里人住的是楼房。2003年,与爱人一合计,干脆自己也盖起了楼房,了却心病。“山大王”们越来越青睐又省地又漂亮的小洋楼,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了实力。 (张 亮 赵 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