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之际,记者来到双台乡普渡村一组钱金枝家,只见室内装饰一新,彩电、音箱、冰箱、电扇等家电一应俱全。虽然当时窗外滴水成冰,但屋内却温暖如春。
钱金枝小时候家里不算富裕,父母靠省吃俭用供她读完初中,这在偏僻大山中也算一个“文化人”。她出嫁后,丈夫先是学开拖拉机,后在信用社找了一份工作,但家里生活也没有多大改善。从小就聪明能干的钱金枝不甘清贫,1994年初,就打起经商做生意的算盘,她没有与丈夫商量,就请人将屋里一间厦子开了一个窗口,东拼西凑了2000多元钱,独自去襄樊进货,一路上风餐露宿,历尽辛苦,终于在一周内把小店办起来了。在经营中,她实行薄利多销,老少无欺,加之她从不进伪劣商品,还经常帮助村民到外地采购所需物资,对顾客她十分热情,周围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都喜欢到她的店里买东西,渐渐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为了谋求更大发展,钱金枝于2000年在吉阳中心地段投资20万元建起了一个大门面,扩大经营规模,从单纯的从事商品销售,到农副产品收购,每年经营收入达4万多元,过上了小康生活。
对未来钱金枝充满信心。她打算今后继续扩大经营块头,开创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苗东升)
钱金枝小时候家里不算富裕,父母靠省吃俭用供她读完初中,这在偏僻大山中也算一个“文化人”。她出嫁后,丈夫先是学开拖拉机,后在信用社找了一份工作,但家里生活也没有多大改善。从小就聪明能干的钱金枝不甘清贫,1994年初,就打起经商做生意的算盘,她没有与丈夫商量,就请人将屋里一间厦子开了一个窗口,东拼西凑了2000多元钱,独自去襄樊进货,一路上风餐露宿,历尽辛苦,终于在一周内把小店办起来了。在经营中,她实行薄利多销,老少无欺,加之她从不进伪劣商品,还经常帮助村民到外地采购所需物资,对顾客她十分热情,周围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都喜欢到她的店里买东西,渐渐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为了谋求更大发展,钱金枝于2000年在吉阳中心地段投资20万元建起了一个大门面,扩大经营规模,从单纯的从事商品销售,到农副产品收购,每年经营收入达4万多元,过上了小康生活。
对未来钱金枝充满信心。她打算今后继续扩大经营块头,开创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苗东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