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下旬的一天,我们来到擂鼓镇红岩村采访,走到村主任邓彩军种的一块“粮套钱”样板田边,只见绿油油的油菜正抽苔吐花,挖过洋芋的空行子土壤松软。邓彩军兴奋地告诉我们:去年秋播时,他把这块9分田稻谷收割后,立即抢晴趁墒翻耕炕田,然后按“5尺一带”规格开厢,栽三行油菜,种一行地膜洋芋,起垄播种,化学除草。洋芋丰收了,油菜也没受到影响。
当问到经济效益时,邓彩军喜笑颜开地说:到2月底,洋芋已陆续挖完进入市场销售,共挖洋芋300公斤,变现金420元。春节期间,市场上每公斤新鲜洋芋价格高达1.2元,还十分紧俏。邓彩军介绍,他的这块田原本属冷浸田,一年只能种一季水稻,产量在400公斤左右,通过施农家肥增强地力,每年收油菜籽也只150公斤。他指着长势兴旺的油菜说,按目前的长势,今年菜籽收成不会减少。而自己在油菜中套洋芋,工序、生产投入和原来一样,洋芋收入直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了“粮套钱,田不闲,亩千元,田中甜”。
离别时,我们祝贺他创出了一条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成功之路。邓彩军十分欣慰而坚定地说“运用科学种田,把农业引向市场,走高产优质高效之路,实现农村经济超常规发展是完全可能的!”随行的村党支部书记刘永国告诉我们,全村推广了邓彩军耕作经验后,一花引来万花香,到目前为止,已落实“粮套钱”面积700多亩。(陈兴云 朱志润)
当问到经济效益时,邓彩军喜笑颜开地说:到2月底,洋芋已陆续挖完进入市场销售,共挖洋芋300公斤,变现金420元。春节期间,市场上每公斤新鲜洋芋价格高达1.2元,还十分紧俏。邓彩军介绍,他的这块田原本属冷浸田,一年只能种一季水稻,产量在400公斤左右,通过施农家肥增强地力,每年收油菜籽也只150公斤。他指着长势兴旺的油菜说,按目前的长势,今年菜籽收成不会减少。而自己在油菜中套洋芋,工序、生产投入和原来一样,洋芋收入直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了“粮套钱,田不闲,亩千元,田中甜”。
离别时,我们祝贺他创出了一条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成功之路。邓彩军十分欣慰而坚定地说“运用科学种田,把农业引向市场,走高产优质高效之路,实现农村经济超常规发展是完全可能的!”随行的村党支部书记刘永国告诉我们,全村推广了邓彩军耕作经验后,一花引来万花香,到目前为止,已落实“粮套钱”面积700多亩。(陈兴云 朱志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