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始出来
编者按:女娲山风景区五月一日卖出第一张门票,标志着我县旅游产业迈上新的台阶。本报特从本期推出女娲山风景区建设系列报道,回顾女娲山风景区的建设历程,清理女娲文化节举办以来的收获,展望女娲山风景区的发展前景,以有助于我们坚定信心,更快更好地建设女娲山风景区,加快发展旅游产业。
在中国,十几岁的孩子都知道“女娲补天”的故事;在宝丰镇,十几岁的孩子都会说,“女娲补天”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自公元前221年建镇开始,宝丰镇就是竹山县西部重镇。宝丰山(即现在的女娲山)位于该镇西南,古有庙宇。女娲山山势巍峨,树木葱茏,自古是登高望远胜境。其西南5里处,还有双龙洞、大席场、摇钱树等自然景观。其中大席场尤为奇特,山顶平平如席,却有各种造型各异的奇石分布其上。人们传说,那就是女娲抟土造人的地方。
虽然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但“三皇”之一的女娲在中国的崇高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即使女娲庙被毁,周围乡民也会拈香祭祀。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就有宝丰籍人士呼吁重建女娲庙,保存宝丰镇传统的文化习俗。
对宝丰镇而言,这些民间传说以及自然景观其实是一笔丰厚和优势的文化资源。发掘女娲文化,不仅有利于和谐民心,传承传统文化,更能打造宝丰品牌,提高知名度,促进开放开发。但开发利用这笔资源却是一件宏伟而长期的工程,需要资金和文化上的准备。宝丰镇从搜集女娲传说故事、申报中国民间文化之乡等方面入手,为女娲文化的开发利用做充分准备,等待时机。直到新世纪后,在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人们才发现,女娲文化确实是一笔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它不仅有文化上的重要价值,而且有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
首当其冲的是对绿松石价值的提升。宝丰镇及其周围有着丰富的绿松石资源,虽然畅销欧美,但缺乏文化内涵,卖不上好价钱,若能结合女娲文化,其意义不言而喻。同时,随着旅游产业的兴起,身处武当山、神农架、西安黄金旅游圈中的竹山县,有着“女娲”这个声名显赫的人物,足以建设成一个著名的旅游风景区,以拉动经济的发展。如果观望等待,无所作为,就会丧失旅游产业发展的机遇。
在文化和经济的双重背景下,2004年秋,宝丰镇正式提出建设以女娲山为龙头、以周围20公里为半径,建设以女娲山为核心的黄金度假旅游经济圈,兴建女娲祭坛和施洋烈士纪念馆,以期形成以宣传推介女娲文化为主导,人类始祖文化、现代传统文化、民间文化于一体,不断提高旅游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同时举行女娲文化节,以节会友,以节招商,全面拉动经济发展,实现文化和经济的双赢。
是迎难而上还是裹足不前?宝丰镇乃至竹山县作出了抉择——建设女娲山风景区!2005年7月,女娲山风景区建设正式启动。(袁 斌)
编者按:女娲山风景区五月一日卖出第一张门票,标志着我县旅游产业迈上新的台阶。本报特从本期推出女娲山风景区建设系列报道,回顾女娲山风景区的建设历程,清理女娲文化节举办以来的收获,展望女娲山风景区的发展前景,以有助于我们坚定信心,更快更好地建设女娲山风景区,加快发展旅游产业。
在中国,十几岁的孩子都知道“女娲补天”的故事;在宝丰镇,十几岁的孩子都会说,“女娲补天”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自公元前221年建镇开始,宝丰镇就是竹山县西部重镇。宝丰山(即现在的女娲山)位于该镇西南,古有庙宇。女娲山山势巍峨,树木葱茏,自古是登高望远胜境。其西南5里处,还有双龙洞、大席场、摇钱树等自然景观。其中大席场尤为奇特,山顶平平如席,却有各种造型各异的奇石分布其上。人们传说,那就是女娲抟土造人的地方。
虽然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但“三皇”之一的女娲在中国的崇高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即使女娲庙被毁,周围乡民也会拈香祭祀。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就有宝丰籍人士呼吁重建女娲庙,保存宝丰镇传统的文化习俗。
对宝丰镇而言,这些民间传说以及自然景观其实是一笔丰厚和优势的文化资源。发掘女娲文化,不仅有利于和谐民心,传承传统文化,更能打造宝丰品牌,提高知名度,促进开放开发。但开发利用这笔资源却是一件宏伟而长期的工程,需要资金和文化上的准备。宝丰镇从搜集女娲传说故事、申报中国民间文化之乡等方面入手,为女娲文化的开发利用做充分准备,等待时机。直到新世纪后,在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人们才发现,女娲文化确实是一笔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它不仅有文化上的重要价值,而且有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
首当其冲的是对绿松石价值的提升。宝丰镇及其周围有着丰富的绿松石资源,虽然畅销欧美,但缺乏文化内涵,卖不上好价钱,若能结合女娲文化,其意义不言而喻。同时,随着旅游产业的兴起,身处武当山、神农架、西安黄金旅游圈中的竹山县,有着“女娲”这个声名显赫的人物,足以建设成一个著名的旅游风景区,以拉动经济的发展。如果观望等待,无所作为,就会丧失旅游产业发展的机遇。
在文化和经济的双重背景下,2004年秋,宝丰镇正式提出建设以女娲山为龙头、以周围20公里为半径,建设以女娲山为核心的黄金度假旅游经济圈,兴建女娲祭坛和施洋烈士纪念馆,以期形成以宣传推介女娲文化为主导,人类始祖文化、现代传统文化、民间文化于一体,不断提高旅游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同时举行女娲文化节,以节会友,以节招商,全面拉动经济发展,实现文化和经济的双赢。
是迎难而上还是裹足不前?宝丰镇乃至竹山县作出了抉择——建设女娲山风景区!2005年7月,女娲山风景区建设正式启动。(袁 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