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患者多花一分钱药品收入仅占医院总收入的30%
市人民医院药品管理工作赢得一片喝彩
5月初,市民李某患了感冒,到市内某小型医院就诊时,医生一次给他开了三天近500元钱的针剂、口服药,把他吓了一跳。他处方都没要,直接来到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医生一查,只是普通感冒,仅给他开了十几元钱的口服药。李某按医嘱服药后,第二天就恢复了健康。对此,李某深有感触地说:“人民医院为人民,还是市人民医院值得信赖,医生能为我们老百姓着想,今后我的亲朋好友生病了,我都会让他们到市人民医院来!”
李某的话是市人民医院结合正在开展的医院管理年工作,强化药品规范管理,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一个缩影。多年来,该院把药品规范管理作为医院经营、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它当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民办实事的大事来抓,严把药品进入关和临床使用关,坚决杜绝大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出现,将药品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比率牢牢控制在30%左右,远远低于省卫生厅要求的三级医院药品收入在医院总收入中要低于40%的标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委员、中南大学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李焕德教授今年4月26日到市人民医院作学术交流时,了解到该院的药品管理情况后不禁大为称赞:十堰市人民医院的药品管理工作不仅在湖北省处于前列,在全国也处于先进水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市人民医院的药品管理工作能取得今天的佳绩,得益于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院医务人员对这一工作的深刻认识、认真贯彻执行。
一是严把药物进入关。医院本着为群众负责的态度,积极参加全市药品招标,实行阳光采购,杜绝不合格药品、价格虚高药品进入医院,从源头上扼制了药品管理混乱情况的发生。同时,医院先后投入数百万元安装了先进的制剂生产线,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自行生产部分药剂,极大地降低了药品成本,进一步压低了药品价格,给群众带来了实惠。
二是严把药品临床使用关,坚持做到合理用药、安全用药、因病施治。该院药学部严格按照国家卫生部《医院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医院管理达标指南》中的相关规定,以合理、安全用药为工作核心,真正把医院的药学管理模式从以往的以药品供应为中心,转变到现在的以关注病人疗效为中心的模式上来。不仅确保了医院的药品管理工作规范有序,还使医院的整体医疗工作更趋人性化,受到广大群众称赞。为了确保药品的临床使用工作真正合理,医院设立了临床药师制,药学部每位药师轮流参与临床科室医师查房、会诊、咨询、处方和病历检查,对临床医师开出的大出方、不合理用药,临床药师有权否决并督导相关医师修正。负责医品管理工作的副院长钟森教授每周都要率领医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深入临床进行一次药品管理、使用情况检查督导,医院质控办每月公布全院的药品管理情况,对开大处方、不合理用药的医护人员予以通报批评并进行相应的经济处罚。同时在院内开展广泛的合理用药宣传,在全院形成了浓厚的合理用药、安全用药氛围;能不做的检查尽量不做,一元钱的药能治好的病绝不多开一分钱的药,站在普通群众的角度行医,多为患者着想的观念深入人心。因此,在该院发放的医院管理年调查表中,99%的患者都对该院的收费情况表示满意,公认市人民医院的医疗、药品收费处全市最低。
在抓好合理、安全用药的同时,该院还进一步发挥全市扶贫医疗排头兵的作用,先后对近千种药品进行了降价,每年仅此就让利群众数百万元。该院党委书记、院长、湖北省首届扶贫奖得主余锋教授多次在医院大会上讲到:群众利益无小事,医院哪怕给出一点点优惠,群众都会得到大实惠。为了解决广大群众看不起病的问题,尽量减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发生,医院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牺牲一定的利益是必要的。市人民医院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令人奇怪的是,药品大幅降价了,病人住院时间大幅缩短了,不仅没有使该院的总体业务收入降低,反而逞现出迅猛增长态势的强烈的磁场效应。不仅市内各县、市、区患者纷至沓来,周边很多地区的群众也不远千里来到这里就医,甚至一些已住进市内其他医院的患者,最后都要求转到市人民医院来,医院每天门庭若市,很多病区病人爆满,病床加了再加仍供不应求,医生加班加点应接不暇。
得民心者得市场,市人民医院用事实诠释了这一简单而又深刻的真理。
市人民医院药品管理工作赢得一片喝彩
5月初,市民李某患了感冒,到市内某小型医院就诊时,医生一次给他开了三天近500元钱的针剂、口服药,把他吓了一跳。他处方都没要,直接来到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医生一查,只是普通感冒,仅给他开了十几元钱的口服药。李某按医嘱服药后,第二天就恢复了健康。对此,李某深有感触地说:“人民医院为人民,还是市人民医院值得信赖,医生能为我们老百姓着想,今后我的亲朋好友生病了,我都会让他们到市人民医院来!”
李某的话是市人民医院结合正在开展的医院管理年工作,强化药品规范管理,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一个缩影。多年来,该院把药品规范管理作为医院经营、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它当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民办实事的大事来抓,严把药品进入关和临床使用关,坚决杜绝大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出现,将药品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比率牢牢控制在30%左右,远远低于省卫生厅要求的三级医院药品收入在医院总收入中要低于40%的标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委员、中南大学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李焕德教授今年4月26日到市人民医院作学术交流时,了解到该院的药品管理情况后不禁大为称赞:十堰市人民医院的药品管理工作不仅在湖北省处于前列,在全国也处于先进水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市人民医院的药品管理工作能取得今天的佳绩,得益于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院医务人员对这一工作的深刻认识、认真贯彻执行。
一是严把药物进入关。医院本着为群众负责的态度,积极参加全市药品招标,实行阳光采购,杜绝不合格药品、价格虚高药品进入医院,从源头上扼制了药品管理混乱情况的发生。同时,医院先后投入数百万元安装了先进的制剂生产线,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自行生产部分药剂,极大地降低了药品成本,进一步压低了药品价格,给群众带来了实惠。
二是严把药品临床使用关,坚持做到合理用药、安全用药、因病施治。该院药学部严格按照国家卫生部《医院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医院管理达标指南》中的相关规定,以合理、安全用药为工作核心,真正把医院的药学管理模式从以往的以药品供应为中心,转变到现在的以关注病人疗效为中心的模式上来。不仅确保了医院的药品管理工作规范有序,还使医院的整体医疗工作更趋人性化,受到广大群众称赞。为了确保药品的临床使用工作真正合理,医院设立了临床药师制,药学部每位药师轮流参与临床科室医师查房、会诊、咨询、处方和病历检查,对临床医师开出的大出方、不合理用药,临床药师有权否决并督导相关医师修正。负责医品管理工作的副院长钟森教授每周都要率领医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深入临床进行一次药品管理、使用情况检查督导,医院质控办每月公布全院的药品管理情况,对开大处方、不合理用药的医护人员予以通报批评并进行相应的经济处罚。同时在院内开展广泛的合理用药宣传,在全院形成了浓厚的合理用药、安全用药氛围;能不做的检查尽量不做,一元钱的药能治好的病绝不多开一分钱的药,站在普通群众的角度行医,多为患者着想的观念深入人心。因此,在该院发放的医院管理年调查表中,99%的患者都对该院的收费情况表示满意,公认市人民医院的医疗、药品收费处全市最低。
在抓好合理、安全用药的同时,该院还进一步发挥全市扶贫医疗排头兵的作用,先后对近千种药品进行了降价,每年仅此就让利群众数百万元。该院党委书记、院长、湖北省首届扶贫奖得主余锋教授多次在医院大会上讲到:群众利益无小事,医院哪怕给出一点点优惠,群众都会得到大实惠。为了解决广大群众看不起病的问题,尽量减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发生,医院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牺牲一定的利益是必要的。市人民医院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令人奇怪的是,药品大幅降价了,病人住院时间大幅缩短了,不仅没有使该院的总体业务收入降低,反而逞现出迅猛增长态势的强烈的磁场效应。不仅市内各县、市、区患者纷至沓来,周边很多地区的群众也不远千里来到这里就医,甚至一些已住进市内其他医院的患者,最后都要求转到市人民医院来,医院每天门庭若市,很多病区病人爆满,病床加了再加仍供不应求,医生加班加点应接不暇。
得民心者得市场,市人民医院用事实诠释了这一简单而又深刻的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