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
两位数增长的背后
发布时间: 2006-08-08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我县近三年财源建设解析
□ 弓 长  胡明升
  前七个月,全县完成财政收入6148.7万元,占年度预算的61.9%,同比增长27.1%,收入完成进度居全市四个特困县之首。
  近几年来,我县财政收入一直保持了较快的增长,2003年本级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11.9%,2004、2005两年可比口径增长分别达15.8%、24.9%,增速都在两位数以上。另一方面,工商税收稳定增长,三年分别同比增长13.4%、13.2%、20.3%,这表明地方财政收入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无疑,县域经济的繁荣带来财政收入的增长。在政策性减收因素接连增加的背景下,我们来看财政收入的增长轨迹,不难发现:三年多来,随着“走一主三化之路,建生态水电大县”战略的实施和推进,我县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效应开始释放,财源建设的亮点逐步显现。
  工业成为主体财源。近几年来,我县按照“县域经济以民营为主”和实施工业化的要求,把发展县域经济的重点放到工业上来,把发展工业的着力点放到发展规模企业上来,稳步推进工业企业改制,或改制重组,或招商新建,盘活了2.8亿元的存量资产。通过综合运用财税政策、财政贴息、财政担保和财政引导性投入等措施,支持多家骨干工业企业开发新品和技改扩能,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自主创新和自我发展能力,工业经济有了质的提高和量的扩张。截至2005年底,全县规模工业企业达到25家,全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3484万元,实现税收2129万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47.1%、129%和109.8%。水电能源、医药化工、绿色食品、金银珠宝饰品四大特色产业基本形成,规模工业企业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已经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工业经济对财政的贡献越来越大。今年前6个月,全县工业经济实现税收3671万元,同比增长65.7%,占上半年财政收入的66.2%。元至7月,仅发电企业就提供税收880多万元,水电能源产业已经成为第一大支柱产业。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成为纳税大户或新兴财源。近三年来,面对我省农业税率下调乃至取消农业税和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我县积极谋划应对之策,立足本地资源,构建特色产业,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运作,培植和壮大了烟叶公司、圣水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观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兆华山野菜加工厂、武当山珍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深河乡山野菜加工经济合作社等一批“农字号”龙头企业,它们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密切了产加销各环节、贸工农各方面的关系,架起了农户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在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民增收的同时,自身发展越来越快。烟叶公司、圣水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等成为稳定的纳税大户。
  城镇化带动税收增长。近几年来,我县已初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襄关省道、鲍双路和堵河沿线的建制镇为支撑,以中心村为辅助的“一心三线”城镇化发展格局,全县城镇化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特别是城关、宝丰、官渡三个中心城镇的功能有了很大提升。同时,随着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的明显改善,投资环境的优化,人流、物流、信息流大大增加,进入小城镇的人口数量增加,消费提等升级,城镇的经济功能也逐步增强,聚集和带动了建筑建材产业和金融、商贸、餐饮、文化娱乐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近三年来,据统计,仅房产开发和交易每年提供税收250万元以上。今年前七个月,房产开发和建筑安装行业提供税收达330多万元。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近几年来,我县大力实施“项目强县”战略,项目建设扩大了财源总量,带动税收持续增长,效应十分明显:据分析测算,三年来,固定资产投资直接拉动和间接转化提供的财政收入占财政收入总量的五分之一强。可以佐证的是,今年前六个月,在建的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达36个,直接和间接提供各类税收1190万元,同比增长高达71.5个百分点。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