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
尽责履职带民富
发布时间: 2006-10-11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记县十五届人大代表、潘口乡潘口河村支书周兴华
  10年前,潘口乡潘口河村人均纯收入仅有508元,人均粮食产量只有178公斤;到2005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就增加到1803元,人均粮食产量达到570公斤,养殖业、林果产业也飞速发展起来,成为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这些变化正如干部群众反映的那样,多亏了县十五届人大代表、现任村支书周兴华。
  被群众选为县十四届人大代表的周兴华,于1997年春又担任了潘口河村党支部书记。他上任办的第一件事,就是认真履行职责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找穷根,寻富路,提建言、建议,把发展中药材和林果经济做为兴村富民的首选项目。1999年冬,他带领村干部向信用社贷、向亲朋好友借,筹借资金1.2万元建起了高标准的60亩干鲜果示范基地,第二年就获纯收入达到6000多元。2001年,他又瞄准市场走向,率先在全村示范,在自家责任地里建起了20亩以芍药、牡丹为主的中药材基地。年底,当浙江温洲老板来周兴华家收购药材时,村民们都看到了希望,都开始在自家田地里种上了中药材,年终一算帐,户平增收300多元。村民们尝到了甜头后,周兴华又不失时机地组织村民们发展起集中连片地规模种植中药材和建起刘家台子板栗示范基地。到2002年,全村发展板栗达到1500亩,规模种植的中药材就有600亩。
  作为县人大代表和村党支部书记,周兴华抓药材和林果经济,不仅仅是为着个人致富,而最主要的是用自己的示范,带领群众致富。在他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下,潘口河的三个主职干部每人都发展了10亩以上的规模林药套种基地,村上的乡人大代表都有5亩以上的林果产业或其它致富项目。几年来,周兴华经常上门为村民义务服务,指导群众发展药材、林果500多亩,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先后有30多家农户兴起了药材,林果产业,而且这些农户家家都有了彩电,子女也无弃学辍学现象,有25户还盖起了小楼房。
  一花开放不是春,百花开放春满园。在周兴华的带领下,潘口河板栗基地已发展到2500亩,药材基地常年保持在500亩以上,板栗运销到西安、宁夏等地,中药材已成为安徽亳州客商的订单产品,每年仅此两项可创产值60万元,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半壁江山。(李大权 林红)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