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 雪
堵河从神农架顶峰的大九湖飞奔直下向北注入汉水,仿佛一根蓝色的琴弦在华中腹心不息地颤动,弹奏出下里巴人悲欢离合的心声。一千二百多年前贬谪到这里的大诗人刘禹锡曾经感叹道:“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然而,也正是这方山水的灵慧之气、这方山民的野歌清唱养育出盛唐全新的诗魂,以至使他的那首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东边日头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成为唐诗向民歌学习进行革新的风标。而今,堵河仍然是“下里巴人”的山歌之乡,是民间歌手永不落幕的露天赛唱舞台。
竹山多山,群山藏宝,山歌为宝中之宝。大巴山里的天狭如一条变色的彩带飘在人们头顶上,大巴山里的地陡如一架登天的高梯踩在人们脚板下。山套山,云压云,水抱水,村隔村,艰辛的劳作却没有寂寞,困苦的日子却不会单调。山民们生活却是鲜活灿烂的,这鲜活灿烂之歌就是喊山歌。
堵河人的日子是山歌揉成的日子,堵河人的人生是山歌伴随的人生。下地薅草有“锣鼓歌”,上山砍柴有“砍柴歌”,草地放牛有“牛郎歌”,河里放排有“堵河号子”,老人做寿有“祝酒歌”,新娘入房有“闹房歌”,逢年过节有“彩船歌”,女人绣花有“绣花曲”,男人抽烟有“烟袋歌”,死人丧礼有“丧鼓子歌”,男女恋爱有“定情歌”。真是五花八门、浩如烟海。然而,最撩人心魂的还是堵河情歌,正所谓“无姐无郎不成歌”。
堵河是古代巴国故土,下里巴人的情歌俚曲虽然在春秋时代为正人君子所不取,但因其和者众多,一度成为九州大地经久不衰的通俗流行歌曲,受到黎民百姓喜好。大巴山是封闭的,因为其重峦叠嶂的封锁,导致现代的相对落后,同时也完好地保存了古朴淳厚的民风和丰富多彩、原汁原味的民间歌谣,成为原始风情的天然博物馆。
放牛郎撞见了意中的牧羊女:“想妹着急见妹惊/话到嘴边又吞进/包子露糖面皮薄/刨子刨板怕碰钉。”牧羊女早已心仪放牛郎,便挥鞭唱出心中话:“砍柴莫怕上高岭/手挥刀斧狠下劲/叮叮铛铛不成曲/大大方方来弹琴。”一唱一和两颗青春火热的心给牵缠到一起了。山歌是最好不过的“媒人”。初恋的歌是含蓄的,热恋的歌却充满野性:“太阳出来照白岩/姐睡早床没起来/去年相思还没好/今年又把相思害/恨不得挑起相思卖。”医治相思病的灵丹妙药无非是偷情约会,堵河里的船则往往成为情人们的“诺亚方舟”:“郎把舵/姐撑篙/郎若撑时姐便摇/姐道郎呀/逆水篙子要撑好/郎若撑时姐便摇/郎撑船/姐摇船/耍个花样颠一颠/姐摇橹呀郎打水/郎越撑篙姐越欢。”
堵河情歌既有狂野的呼唤,同时也有柔美的低吟,水乡的温柔给了堵河儿女以多情的娇媚:“哥哥河中撑竹排/妹妹洗衣下河来/人影掉在河中间/一朵鲜花水底开”; “种田要种弯弯田/一弯弯到妹房前”;“有心留郎吃顿饭/筛子关门眼睛多。”这婉约的浅斟低唱一咏三叹、一波三叠,活脱脱地展露出堵河儿女无拘无束的洒脱、欲露还遮的娇羞。
欢爱如歌,悲情也是歌。情妹妹诉说:“十指尖尖手攀墙/眼泪汪汪望情郎/昨日为你挨顿打/浑身打的都是伤/宁舍皮肉不舍郎”;情哥哥回应:“不怕打来不怕踢/小郎不怕命归西/要上刀山背你上/剥皮就请剥我的/不等阎王瞌睡醒/小郎又长一层皮。”“生不丢来死不丢”的奔放旋律,把大山的儿女滋养得多情而骠悍。
堵河歌谣中最具人文价值的首推“创世歌”。1984年9月21日《湖北日报》以头版显著位置报道“神农架发现汉族首部创世史诗《黑暗传》。”这个消息震撼了我国史学、民俗学、人类文化学界,得到学术界的一致承认和高度评价。汉民族史诗的发现者胡崇峻被称为“中国荷马”。然而,胡崇峻先生承认自己得益于大巴山区世代相传的“创世歌”。“远古汉文化的活化石”完整地保存在堵河及其源头神农架一带的民歌中,这就是大巴山民间歌手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黑暗传》从盘古开天辟地唱起,一直唱到明代结束,是丧葬仪式中歌师对唱的长篇“孝歌”,大巴山人家喻户晓,一共有八万句组成,要唱十天搭八夜才能唱完。宇宙的诞生、天地的开辟、人类的起源、历史的演变都以形象生动的诗歌语言予以描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李尔重先生甚至说:“《黑暗传》比《离骚》的铺叙和联想能力不知高出多少倍,其内容丰富、文采之光华,能使《昭明文选》之类的著作为之逊色”。
《黑暗传》各段可单独成篇,随时对唱。如讲到创世开头时唱到“玄黄老祖传徒弟/传给泥隐三支笔/一支名叫画天笔/会画日明与星辰/二支名叫画地笔/画出江河与山林/三支笔叫画人笔/一画盘古来出生/二画女娲传世人/三画天皇十二个/四画地皇十一人/五画人皇人九个/六画伏羲八卦身/七画神农尝百草/八画轩辕治乾坤”,原来人文历史是玄黄老祖授意徒弟泥隐子象游戏一样画出来的一幅大作,多么充满诗意。唱到神农时,一位歌师开始问:“提起神农一段文/歌师请问众先生/神农生在什么地/又是怎么教百姓?”于是有一位先生起而接唱:“神农皇帝本姓姜/南方丙丁火德王/提起神农有根痕/他是少典所亲生/母亲峤氏女贤能/安登夫人是她名/配合少典结为婚/烈山上面长成人/当时天下瘟疫广/村村户户死无人/神农治病尝百草/劳心费力进山林。”神农架一名由此有了来历。《黑暗传》讲述的神话传说较之已发现的中国远古神话传说更加系统、更加详细、更加活泼。而不独其文字整理者,整个堵河流域大巴山区的世世代代民歌手都应是“中国的荷马”。
堵河人不仅歌颂爱情、歌叙历史,而且歌咏劳动。堵河两岸山山坡,四季都听到“露水号子”、 “收工号子”、 “竹山高腔”、 “薅草锣鼓”声声飘荡。而且各行各业都有歌。“三百六十行/各有各的腔”。边干活边唱歌,是辛苦还是甘甜?也许两种味道掺和在一起了,艰辛也就大大减轻,并且洋溢着劳动者的自豪感。
更为惊奇的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堵河流域的竹山县又流行传唱着洋溢时代精神的“农民文明修身歌”。巴人新唱竹枝词,雏凤清于老凤声。如火如荼的“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正在这里蓬勃展开,民间歌手放开歌喉高唱《修身歌》,一直唱红到中央电视台的电视屏幕中。歌颂集体主义时有人唱道:“千船万橹一条江/千枝万桠一树长/千家万户向集体/千山万水向太阳/大河水满小河涨”;劝人讲团结时则唱道:“铜锣落地一声响/秤杆倒地一条心/东家行船我放水/西家要雨我行云/互相帮助土变金”;宣传计生政策时有人唱出:“天下星多月不明/地上坑多路不平/山上藤多树难长/大树枝多难入云/劝君少生和优生”;歌颂文明新风尚时有人唱:“孤老住在堵河岩/没有儿子烧干柴/没有女儿穿新鞋/村长送来腊肉块/惹出老人眼泪来”;讽刺时弊时则唱道:“村里来了检查团/一顿饭吃十亩田/吓出老乡一身汗/坏汤胃尤则可/坏了党风怎么办?”劝人改过从善时有人唱:“北京太岁王宝森/秦安皇帝胡建学/欺天压民投网罗/劝君莫作贪心事/篱巴关门眼睛多。”真是嬉笑怒骂皆成绝唱。
堵河山歌内容丰富多彩,形成大江东去之豪迈,又有晓风残月之秀雅,融南腔北调于一炉,会楚风蜀情于一曲。放牛郎与牧羊女悠然地一声吆喝,率性地一曲浪歌,仿佛一片天籁,清新自然,灵气氤氲,荡人魂魄,撩人清思,拨动你心灵深处最敏感最柔软的琴键。顿时让你飘然、让你雄阔、让你柔媚、让你渲汇、让你轻盈,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静静地聆听风声、鸟声、水声,然后,一阵山歌飞过来轻轻地抚摸你疲惫困顿的心田,那该是多么爽心的体验啊!
堵河民歌,下里巴人的绝唱。在天籁凤鸣渗入你身心之后,都市霓红灯下的狂歌滥舞显得俗不可耐的做作、百无聊奈的苍白、歇斯底里的疯狂和自作多情的浅薄起来,仿佛世纪末最后一顿晚餐上的哀鸿之鸣。文明象征的现代歌舞在机器、电脑与货币碰撞的交响伴奏下喧嚣着侵占我们越来越小的生存时空,直把我们逼得节节败退,最后不得不逃进牧歌袅袅的乡村世界。
堵河从神农架顶峰的大九湖飞奔直下向北注入汉水,仿佛一根蓝色的琴弦在华中腹心不息地颤动,弹奏出下里巴人悲欢离合的心声。一千二百多年前贬谪到这里的大诗人刘禹锡曾经感叹道:“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然而,也正是这方山水的灵慧之气、这方山民的野歌清唱养育出盛唐全新的诗魂,以至使他的那首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东边日头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成为唐诗向民歌学习进行革新的风标。而今,堵河仍然是“下里巴人”的山歌之乡,是民间歌手永不落幕的露天赛唱舞台。
竹山多山,群山藏宝,山歌为宝中之宝。大巴山里的天狭如一条变色的彩带飘在人们头顶上,大巴山里的地陡如一架登天的高梯踩在人们脚板下。山套山,云压云,水抱水,村隔村,艰辛的劳作却没有寂寞,困苦的日子却不会单调。山民们生活却是鲜活灿烂的,这鲜活灿烂之歌就是喊山歌。
堵河人的日子是山歌揉成的日子,堵河人的人生是山歌伴随的人生。下地薅草有“锣鼓歌”,上山砍柴有“砍柴歌”,草地放牛有“牛郎歌”,河里放排有“堵河号子”,老人做寿有“祝酒歌”,新娘入房有“闹房歌”,逢年过节有“彩船歌”,女人绣花有“绣花曲”,男人抽烟有“烟袋歌”,死人丧礼有“丧鼓子歌”,男女恋爱有“定情歌”。真是五花八门、浩如烟海。然而,最撩人心魂的还是堵河情歌,正所谓“无姐无郎不成歌”。
堵河是古代巴国故土,下里巴人的情歌俚曲虽然在春秋时代为正人君子所不取,但因其和者众多,一度成为九州大地经久不衰的通俗流行歌曲,受到黎民百姓喜好。大巴山是封闭的,因为其重峦叠嶂的封锁,导致现代的相对落后,同时也完好地保存了古朴淳厚的民风和丰富多彩、原汁原味的民间歌谣,成为原始风情的天然博物馆。
放牛郎撞见了意中的牧羊女:“想妹着急见妹惊/话到嘴边又吞进/包子露糖面皮薄/刨子刨板怕碰钉。”牧羊女早已心仪放牛郎,便挥鞭唱出心中话:“砍柴莫怕上高岭/手挥刀斧狠下劲/叮叮铛铛不成曲/大大方方来弹琴。”一唱一和两颗青春火热的心给牵缠到一起了。山歌是最好不过的“媒人”。初恋的歌是含蓄的,热恋的歌却充满野性:“太阳出来照白岩/姐睡早床没起来/去年相思还没好/今年又把相思害/恨不得挑起相思卖。”医治相思病的灵丹妙药无非是偷情约会,堵河里的船则往往成为情人们的“诺亚方舟”:“郎把舵/姐撑篙/郎若撑时姐便摇/姐道郎呀/逆水篙子要撑好/郎若撑时姐便摇/郎撑船/姐摇船/耍个花样颠一颠/姐摇橹呀郎打水/郎越撑篙姐越欢。”
堵河情歌既有狂野的呼唤,同时也有柔美的低吟,水乡的温柔给了堵河儿女以多情的娇媚:“哥哥河中撑竹排/妹妹洗衣下河来/人影掉在河中间/一朵鲜花水底开”; “种田要种弯弯田/一弯弯到妹房前”;“有心留郎吃顿饭/筛子关门眼睛多。”这婉约的浅斟低唱一咏三叹、一波三叠,活脱脱地展露出堵河儿女无拘无束的洒脱、欲露还遮的娇羞。
欢爱如歌,悲情也是歌。情妹妹诉说:“十指尖尖手攀墙/眼泪汪汪望情郎/昨日为你挨顿打/浑身打的都是伤/宁舍皮肉不舍郎”;情哥哥回应:“不怕打来不怕踢/小郎不怕命归西/要上刀山背你上/剥皮就请剥我的/不等阎王瞌睡醒/小郎又长一层皮。”“生不丢来死不丢”的奔放旋律,把大山的儿女滋养得多情而骠悍。
堵河歌谣中最具人文价值的首推“创世歌”。1984年9月21日《湖北日报》以头版显著位置报道“神农架发现汉族首部创世史诗《黑暗传》。”这个消息震撼了我国史学、民俗学、人类文化学界,得到学术界的一致承认和高度评价。汉民族史诗的发现者胡崇峻被称为“中国荷马”。然而,胡崇峻先生承认自己得益于大巴山区世代相传的“创世歌”。“远古汉文化的活化石”完整地保存在堵河及其源头神农架一带的民歌中,这就是大巴山民间歌手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黑暗传》从盘古开天辟地唱起,一直唱到明代结束,是丧葬仪式中歌师对唱的长篇“孝歌”,大巴山人家喻户晓,一共有八万句组成,要唱十天搭八夜才能唱完。宇宙的诞生、天地的开辟、人类的起源、历史的演变都以形象生动的诗歌语言予以描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李尔重先生甚至说:“《黑暗传》比《离骚》的铺叙和联想能力不知高出多少倍,其内容丰富、文采之光华,能使《昭明文选》之类的著作为之逊色”。
《黑暗传》各段可单独成篇,随时对唱。如讲到创世开头时唱到“玄黄老祖传徒弟/传给泥隐三支笔/一支名叫画天笔/会画日明与星辰/二支名叫画地笔/画出江河与山林/三支笔叫画人笔/一画盘古来出生/二画女娲传世人/三画天皇十二个/四画地皇十一人/五画人皇人九个/六画伏羲八卦身/七画神农尝百草/八画轩辕治乾坤”,原来人文历史是玄黄老祖授意徒弟泥隐子象游戏一样画出来的一幅大作,多么充满诗意。唱到神农时,一位歌师开始问:“提起神农一段文/歌师请问众先生/神农生在什么地/又是怎么教百姓?”于是有一位先生起而接唱:“神农皇帝本姓姜/南方丙丁火德王/提起神农有根痕/他是少典所亲生/母亲峤氏女贤能/安登夫人是她名/配合少典结为婚/烈山上面长成人/当时天下瘟疫广/村村户户死无人/神农治病尝百草/劳心费力进山林。”神农架一名由此有了来历。《黑暗传》讲述的神话传说较之已发现的中国远古神话传说更加系统、更加详细、更加活泼。而不独其文字整理者,整个堵河流域大巴山区的世世代代民歌手都应是“中国的荷马”。
堵河人不仅歌颂爱情、歌叙历史,而且歌咏劳动。堵河两岸山山坡,四季都听到“露水号子”、 “收工号子”、 “竹山高腔”、 “薅草锣鼓”声声飘荡。而且各行各业都有歌。“三百六十行/各有各的腔”。边干活边唱歌,是辛苦还是甘甜?也许两种味道掺和在一起了,艰辛也就大大减轻,并且洋溢着劳动者的自豪感。
更为惊奇的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堵河流域的竹山县又流行传唱着洋溢时代精神的“农民文明修身歌”。巴人新唱竹枝词,雏凤清于老凤声。如火如荼的“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正在这里蓬勃展开,民间歌手放开歌喉高唱《修身歌》,一直唱红到中央电视台的电视屏幕中。歌颂集体主义时有人唱道:“千船万橹一条江/千枝万桠一树长/千家万户向集体/千山万水向太阳/大河水满小河涨”;劝人讲团结时则唱道:“铜锣落地一声响/秤杆倒地一条心/东家行船我放水/西家要雨我行云/互相帮助土变金”;宣传计生政策时有人唱出:“天下星多月不明/地上坑多路不平/山上藤多树难长/大树枝多难入云/劝君少生和优生”;歌颂文明新风尚时有人唱:“孤老住在堵河岩/没有儿子烧干柴/没有女儿穿新鞋/村长送来腊肉块/惹出老人眼泪来”;讽刺时弊时则唱道:“村里来了检查团/一顿饭吃十亩田/吓出老乡一身汗/坏汤胃尤则可/坏了党风怎么办?”劝人改过从善时有人唱:“北京太岁王宝森/秦安皇帝胡建学/欺天压民投网罗/劝君莫作贪心事/篱巴关门眼睛多。”真是嬉笑怒骂皆成绝唱。
堵河山歌内容丰富多彩,形成大江东去之豪迈,又有晓风残月之秀雅,融南腔北调于一炉,会楚风蜀情于一曲。放牛郎与牧羊女悠然地一声吆喝,率性地一曲浪歌,仿佛一片天籁,清新自然,灵气氤氲,荡人魂魄,撩人清思,拨动你心灵深处最敏感最柔软的琴键。顿时让你飘然、让你雄阔、让你柔媚、让你渲汇、让你轻盈,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静静地聆听风声、鸟声、水声,然后,一阵山歌飞过来轻轻地抚摸你疲惫困顿的心田,那该是多么爽心的体验啊!
堵河民歌,下里巴人的绝唱。在天籁凤鸣渗入你身心之后,都市霓红灯下的狂歌滥舞显得俗不可耐的做作、百无聊奈的苍白、歇斯底里的疯狂和自作多情的浅薄起来,仿佛世纪末最后一顿晚餐上的哀鸿之鸣。文明象征的现代歌舞在机器、电脑与货币碰撞的交响伴奏下喧嚣着侵占我们越来越小的生存时空,直把我们逼得节节败退,最后不得不逃进牧歌袅袅的乡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