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自年初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以来,为了切实转变干部工作作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以客观真实为原则、便民服务为根本,以一日一记、一事一记的工作日志为抓手,实行痕迹管理制度,敦促广大党员干部俯下身子静下心,实实在在为民谋福为民谋利。现摘编三篇绩效工作日记,共同走进基层、深入基层、聆听基层心声:
双台乡党委书记 李光锐
灾情就是命令 雷声便是号角
8月20日 星期一 阴转大雨
“上午在县城开会,下午2时许,接到关沟村书记电话,说关沟村突降大雨,我带领部分干部赶赴关沟村组织现场群众转移,同时电话组织水坪、普渡、花元、吉阳、银洞五地干部进行抗洪救灾。”
背景:8月20日下午2时许,双台乡关沟、水坪、普渡、花元、吉阳、银洞陆续普降大雨,大雨持续时间长达3小时之久,大雨造成茅塔河河水暴涨,据当地老年人回忆,此次洪水是继1958年、1975年之后的最大洪水。雨情发生后,双台乡各级干部积极奔赴灾区一线,组织群众向安全地带转移,先后组织转移河边、沟边等危险地段群众200余人。据统计,大雨造成房屋倒塌3户,房屋进水21户;公路塌方17处,冲毁毛路路基6公里;过河简易桥、过河滚水坝彻底冲毁7处;农作物大面积倒伏,绝收400亩以上,沿河堰渠冲毁20公里。
基层心声:“我们怕干旱,更怕下雨。农时盼雨,又怕雨,年年抗旱,又防洪。”双台乡党委书记李光锐说。地处鄂西北山区,山高坡陡、蓄水困难,路窄沟深、交通不便,居民多居住在在较为便利的河沟谷地,但一旦进入雨季平时的便利瞬间就会转化为灾难,山间即使是小雨也能形成洪灾。
县残联理事长 陈建林
爱的呼唤 路的漫长
8月22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我从东北学习回来,下午研究如何夯实残联的基本功,如何实现多本门联动切实让广大农村残疾人更好地享受相关政策。”
背景:我县共有各类残疾人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高于全国6.34%、全省6.6 4%的比例。县残联向上积极争取资金及政策扶持,积极推行多部门联动的“社会福利套餐”行动,即残疾救助同社保、低保、新农合相结合切实解决残疾人的日常生活与就医问题。全县贫困单身重症残疾人全部纳入五保、低保救助范畴,重度残疾人托养对象由乡镇福利院集中供养,对持证残疾人,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阳光家园”项目和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有125名重度肢体、精神病、智力残疾实施居家托养、日间照料服务,为60户贫困残疾人实施危房改造。
基层心声:“聋哑瞎傻瘫三万八千三,残联工作干好了是本分,更是积德。”县残联理事长陈建林经常念叨说。作为一个贫困县据不完全统计因灾致残、用工致残、先天残疾等就有将近40000残疾人,如何承担残疾人的康复、教育、就业、培训、扶贫等费用这既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潘口乡干部 李耀春
政策好了也是“祸”
7月20日 星期五 晴
“上午接访胡某要求解决3个人的农村低保问题。向张某解释社保有关问题;下午梁某因0.6亩土地被征收要求解决2个农村低保,胡某、梁某因不符合低保条件,通过解释,他们满意而归。”
背景:上年度全县享受城市低保对象4805户10438人,农村低保对象18998户39114人。为更好保障城乡困难居民生活,把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月240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年1000元。同时,按要求提高了城乡低保对象的补助水平,城市低保对象每人每月增15元,农村低保对象每人每月增12元,目前,全县城市低保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164.5元/月,农村低保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75.9元/月。
基层心声:“没有低保遇见贫困户揪心,有了低保解决问题闹心。”潘口乡干部李耀春紧锁眉头的说到。为此,抢抓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战略机遇,加强山区扶贫力度,加快农村低保户致富步伐,依然是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心。(刘先忠 蔺万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