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堵河文苑
中秋花灯
发布时间: 2004-08-30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文/ 金伟忠

  小时侯学过一首诗:
  富家一盏灯,
  太仓一粒粟;
  贫家一盏灯,
  父子相对哭;
  风流太守知不知?
  犹恨笙歌无妙曲。
  
这首诗说的是唐朝元宵灯节的事情,当时的福州太守为寻欢作乐,粉饰太平,竟下令每户人家在元宵节必须出七盏灯,加重了穷苦百姓的负担。
  在我的童年里,花灯也是属于奢侈品。我始终未能拥有一盏美丽的花灯,但这并不妨碍它给我的童年带来欢乐,留下难忘的记忆。
  在家乡,花灯总是与中秋节联系在一起,而与元宵节无关。这可能是家乡的小镇太穷,有限的物力都投放在过年了,对随后而至的元宵节就重视不起来。因此,对童年时元宵节的记忆,仅限于一碗碗的汤圆,还有一首名叫《卖汤圆》的国语歌曲。中秋节来了,大人们又做好了充足的储备,传统食品如月饼、芝麻糊、芋头、菱角、水果都是少不了的。对于孩子,最富诱惑的则是街上闪烁着动人色彩的各式花灯。
  当时街上出售的中秋花灯都是使用蜡烛的,图案有嫦娥奔月、玉兔、奔马、莲花等,其中以嫦娥奔月最为常见,这可能是由于中秋节的起源与嫦娥奔月的故事有关。传说在远古时,射落九个太阳的英雄羿得到仙人赠送的一包不死药,吃后可以升天成仙。羿舍不得扔下妻子嫦娥而没有食用,交给嫦娥保管。羿的徒弟逢蒙是个奸险小人,趁羿在八月十五日外出打猎之机,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为保不死药,情急之中便一口吞下肚去,随即身轻如燕,不得已飞上月宫安身。事后,羿在院内摆下供桌,陈列瓜果食品,面对月亮遥祭嫦娥。人们纷纷仿效,年年如此,于是八月十五便成为固定的节日。
  童年的花灯对我来说确实是奢侈品。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却养着我们四个孩子,经济十分拮据。中秋节前夕,在街头小货摊上可以欣赏到出售的花灯,它们一般是用铁丝或者竹枝扎成架子,中间固定放蜡烛的位置,外面包上透光性很好的玻璃纸,上面印着各种色彩鲜艳的图案,极为生动。
  为了在中秋节晚上可以和其他小孩一样提着花灯逛街,我决定自己动手做一个花灯。我找来几根铁丝,扎成手枪形状的架子(当时我比较喜欢手枪),在四面糊上薄薄的白纸,再用颜料、画笔在白纸上涂上花纹,我的手枪花灯就算是做好了。当然,手工很粗糙,与其说是花灯,还不如说是灯笼。但是,我毕竟是有了自己的花灯。
  中秋节晚上,在家人集中赏月吃月饼之前,我和邻居小虫一起提着花灯在街上游逛。我提着我的手枪花灯,小虫则提着家里给他买的莲花花灯。
  我的花灯引来不少孩子的注目,可能他们也想自己做一个,就围着我的花灯仔细观看,议论纷纷。这时候,小虫突然提出要跟我交换花灯。我当然乐意,我的手枪花灯再好也比不上买回来的花灯漂亮,而且我随时都可以再做一个。于是我们便做成了这笔交易。一回到家,我马上得意地对父母扬扬手中的莲花花灯:“看,这是人家跟我换的!”接着,我把花灯挂到大厅上。家里人都很高兴,父亲双眼更是发出异样的神采:“这花灯多好看啊,我们的儿子有出息了。”此刻,我觉得这盏花灯就是世上最美丽的花灯了。
  但是,没过一刻钟,小虫的父亲就拉着哭哭啼啼的小虫找上门来,小虫怀里还抱着我做的手枪花灯。小虫的父亲要把莲花花灯换回去:“我家小虫不懂事呢,怎么能把过节的花灯跟别人换了呢?”我父亲赶紧说:“对,小孩子不懂事啊!大叔你就把灯拿回去吧。”就这样,我眼巴巴地看着那盏莲花花灯又被摘下提走,刚才的兴奋劲儿一扫而光。父亲把退回来的手枪花灯的蜡烛小心点着,挂到大厅上,说:“其实这灯笼也挺好看的。”
  不错,它确实只是一个铁丝和白纸糊成的粗糙灯笼。我已提不起丝毫的兴趣,突然有种想哭的感觉。从此,我再没自己动手做花灯的念头。
  有一年,镇政府搞了一次中秋灯会,在一片宽敞的空地上支起竹竿,把一盏盏花灯挂上去,其中还有几盏电台灯。每盏灯下面都贴了一条灯谜,谁猜中了,就可以当场把花灯取下拿走。那是我第一次接触灯谜,以为跟谜语差不多,却老是猜不中,只好惋惜地看着别人猜对后把我最喜欢的一盏“嫦娥奔月”的走马灯提走,心里很不是滋味。
  一个月后,趁着跟父亲去书店的机会,我缠着买了一本《灯谜入门》,自己钻研起来。我发现自己很快适应了猜灯谜的思维,而且也试着接连猜对了好几个,便对明年中秋的猜谜夺灯充满了信心和期待。第二年,中秋节到来前的一个星期里,我每天一放学就往镇上的那片空地跑,却始终不见有花灯和灯谜挂出来,只好失望而回。事实上,镇上再也没有举办猜谜灯会。
  于是,在童年里,我始终不能拥有一盏属于自己的美丽花灯,在心里留下了隐隐的遗憾。
  今年的中秋节快到了,大街小巷又开始出现各式各样的中秋花灯。现在的花灯大多是吹气用电的,偶尔也会见到童年时那种用蜡烛的传统花灯。它们的用途当然不在于照明,而更像是用竹支和不同色纸塑造出的一件色彩斑斓的艺术品。
  我曾经动了念头要买一盏,但是最终也没有买,因为心里明白:即使能买回和童年时一模一样的花灯,也弥补不了当时没有花灯的遗憾。时过境迁,自己已不可能再有赏玩花灯的闲适心情,单纯的怀旧只会徒添伤感。还不如让美丽的花灯永远留在童年的记忆里,不沾尘土……   (作者单位:县公路段)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