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喻燕在贫困生家门口为其照相做准备

山路不好走,儿子拉着妈妈走在前面。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记者 李寅 严玲 朱贲 实习生 华子博报道:
24年前,一种怪病突然向她袭来,患有重症肌无力的她被医生“判了死刑”。 那时她16岁,全身上下只有脖子和右手几根手指能够活动的喻燕,硬是凭着坚强的毅力,勉强活了下来。
16年前,她被分配到竹山县一所偏远的山村小学校当老师。她拖着病体,照顾相继患病的丈夫和儿子。16年来,这位在常人眼中连生活都需别人照顾的女教师,在连绵的大山中奔走十万多里,为200余名贫困学生争取资助近百万元。
16岁花季突发重病
一度被医生“判死刑”
身体有些臃肿,40岁的她看上去饱经沧桑。7日,记者驱车前往竹山县楼台乡三台九年一贯制学校见到这位“爱心妈妈”。在交流中,记者了解到, 16岁那年夏天,一种怪病莫名侵袭,喻燕被医生“判下死刑”。
“我姐夫是一名村医,是他发现我的病情,那时候我吃很麻的花椒,一点知觉也都没有。小腿上大块大块的紫斑,随后被送进医院。”高中三年,喻燕有一半时间是在病床上度过的。
“这个孩子免疫系统有问题,是没有希望的人。”有一天,在医院喻燕无意中听到主治医生的预言,让她绝望无比。重症肌无力令她浑身上下长出很多大块大块的紫癜,手和脚一点知觉都没有,上台阶都困难。全身上下只有脖子和右手几根手指能够活动的喻燕,硬是凭着坚强的毅力,勉强活了下来。
后来经过3年不断治疗,喻燕的病情奇迹般有了好转,虽然在这20多年里,她也曾多次犯病,但生命还一直在延续。“每一次我都想过放弃,甚至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每次看着那些失爱的孩子们,就像是自己亲生的一般难以放下。”喻燕说。
她顺手倒掉酸菜
一个学生哭了
1997年9月,喻燕电大毕业后,被分配到竹山县楼台乡田湾学校任教,担任四年级班主任。
喻燕刚上班没多久,见班上一饭盒里的酸菜坏了,就顺手倒掉,却听到一个孩子的哭声。回头一看,孩子一脸的失望。喻燕立刻回到寝室重新为孩子炒了一盘菜,了解孩子家中情况后,喻燕决定去他家走访。然而,她被孩子的家境震惊了。破损的墙壁,满是灰尘的房间,孩子的爷爷孤独地坐在屋子里。
“从小我就不在父母身边,所以我知道亲情的缺乏是孩子最致命的伤痛。我从教后,一看到有些孩子的眼神,我就能看透他们心底的忧伤。”这次走访,让喻燕下定决心尽力帮助贫困的孩子们。
“既然自己的生命快没了,就得珍惜这有限的时间去帮助他们。”从那一刻开始,喻燕再没有闲下来,一有时间,她便行走在大山的小路上,走访贫困学生,搜集资料,寻找爱心人士和企业资助……
16年行走十万余里山路
为孩子争取资助近百万
16年来,喻燕的脚印遍布竹山贫困山区的每一个角落。
竹山县深河乡有个孩子辍学在家多年,因为身体残疾,直到14岁也无法和普通孩子一样进学校学习。得知这件事后,喻燕当即决定去孩子家里了解情况。这是她走访最远的地方,走路翻过两座山,坐摩托车又翻过几座山。到孩子家里时天已经黑了。之后,通过多方努力,喻燕将这个孩子送进了特殊学校。一切办妥后,她深深松了口气说:“我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2012年暑期,喻燕冒着酷暑,到竹山县沧浪乡走访一批学生。一位同行的爱心人士说,一天下来,喻燕来回翻了十几座山,过了22道河。
喻燕的笔记本里,记满所有走访过的贫困学子的资料。经粗略统计和估算,16年时间来,她为了帮扶这些贫困孩子,行走了十万余里山路,与麦田计划、竹根联盟等社会爱心组织联合,为200余名贫困家庭孩子争取到近百万元资助。
楼台乡小男孩董深深出生第14天,父亲就离开人世,满月第二天,母亲离家出走,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2012年冬天,小深深又被查出患有败血症。得知此事,远在百里外的喻燕赶到小深深家中了解情况,通过多地奔波,为小深深募捐到善款6000余元。
“没有喻妈妈就没有我的今天。”2013年春节,在湖南岳阳检察院工作的郭东播专门赶回来看望喻燕。原来,他在上学时身体不好,喻燕曾为他熬了一个学期的中药,还天天给他煮鸡蛋做营养餐。参加工作后,为了报答喻燕的关怀之恩,郭东播托家人和朋友在竹山多次询问,最终找到喻燕。
“才工作不久,有两兄弟叫王文和王武,王武读四年级,因为家里没钱面临失学,我多次与学校沟通后决定,每学期我和学校分别承担一半费用,一直帮助到初中快毕业时我离开那所学校。”喻燕告诉记者,自己刚参加工作时,每月工资也就一百多块钱。每次看到一些贫困学生交不起学费,她总是悄悄帮他们垫付,一年下来就是好几百元。
丈夫儿子相继患病
她的生活再遭重创
喻燕说,之前她每次走访,都是背着家人靠着双脚走出来的,直到2008年后的一次变故让一切发生了改变。
当年8月26日,喻燕的丈夫突发精神分裂烧毁一笔还未上交的公款。“因为当时所有账目统计都被烧掉,现在只要有人来要钱,就得还钱给别人,一次就是好几千元。”喻燕说,加上丈夫看病每年要花一笔医药费用,外债不断增多。
从那一刻起,家里的重担全部都落在喻燕一个人身上。
今年8月的一天,喻燕下乡走访学生,谁知才离开半天,因为家中缺钱停药两天的丈夫突然发病,将年幼的儿子打伤。回到家,看到儿子可怜的模样,喻燕的心第一次不再那么坚定。“我不想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可我也不能不管我的家。”从那之后,喻燕每一次走访,必须先安顿好丈夫,然后带着儿子一起去。“我只希望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我的儿子能够有能力养活自己。”
2010年3月30日,喻燕的儿子眼睛里长了一个泡,医院确诊为左眼睫毛囊肿,有积水,随时有可能出现意外要做手术。
“我知道,我不该为自己的孩子做资料,虽然已经被爱心联盟批准,但我还是觉得不妥,我真的很矛盾。”不久前,喻燕在自己的QQ里这样写道。原来,多年来家庭的变故和对学生的资助,让她欠下外债十几多万,儿子患病3年多,因没钱治疗,一直拖下去。
“现在儿子的囊肿更大了,我越来越担心出意外。”喻燕说,她为儿子寻求帮助,也是经过很久的思考后作出无奈的抉择。
大山深处坚守信念
“不想孩子和我一样苦”
在喻燕的家中,记者看到一沓沓厚厚的登记表,囊括了每个贫困儿童的资料。
7日中午放学后,喻燕没有回家,而是背着包,来到附近的一户贫困家庭走访。记者随同前往,见面后才发现这是本报近日报道的“暴走父亲”一家。为给患脑瘤的女儿赵翠治病省去路费,“暴走父亲”花了10多个小时从楼台乡徒步走至十堰城区。喻燕知道此事后,又开始为他的孩子赵浩阳做资料,尽量争取更多的资助。
星期五放学后,是孩子们回家、也是家长接孩子的时间,而喻燕的走访工作才刚刚开始。“喻老师,你能帮帮我么?我爸爸和奶奶伤残,哥哥大脑有病,姐姐乙肝,最近我妈又病得很。喻老师,您到我家看看行么?”喻燕去了孩子的家,回到家后不到半个小时,一对夫妻出现在喻燕家中,“喻老师,我女儿脑瘤,儿子在你们学校读书……”
“因为自己所患的病不能多走路,我曾想过放弃。”喻燕说,有一次摸山路出行,她被重重摔在地上,脚扭伤了,疼痛和艰辛让她流下了眼泪,但想到孩子们渴望的眼神,她又艰难地从地上爬起来,继续往前走去……
2012年4月22日,是喻燕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她的血液第一次恢复正常。
有知情人劝她,家里日子如此艰难,不要坚持了,可是喻燕却坚持自己的信念,从不言弃。 “我走过孩子们的路,苦过他们的苦,我不想他们和我一样苦。”喻燕说,她不知道将来的生活会是怎样,但会一直努力,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蓝天。

